APP下载

40例早期应用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2017-08-28王永芳

中外医疗 2017年18期
关键词:血气肺泡气道

王永芳

江苏省丹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江苏丹阳 212300

40例早期应用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王永芳

江苏省丹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江苏丹阳 212300

目的 探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中早期N-CPAP治疗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早期N-CPAP治疗,观察比较40例患儿治疗后各阶段血气分析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40例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治疗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2、6、24 h和48 h PaCO2指标分别为(45.23±3.14)、(40.71±3.06)、(35.28±4.30)、(33.55±3.30)mmHg,治疗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40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结论 早期NCPAP治疗有效控制新生儿呼吸抑制和呼吸衰竭症状,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起效快,有效改善血气分析,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早期;N-CPAP;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治疗效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生理功能障碍综合征,导致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呻吟、发钳现象,在早产胎儿中最为常见,可导致胎儿极度缺氧,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关键在于保持患儿的呼吸顺畅,在传统抢救治疗中多采用常频机械通气,但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可引起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出血、颅内出血等不良后果,预后较差[2]。临床有研究指出,NCPAP有效避免了气管插管操作,减少对患儿幼嫩气管的损伤,气管固定操作方便,起效快,是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理想通气方法[3],同时,早期进行N-CPAP治疗可有效纠正患儿低氧血症,维持血氧浓度,减少对脑组织及器官组织的损伤[4]。该文为探究早期N-CPAP治疗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在参考国内外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患者年龄出生后10 min~22 h,平均年龄(11.08± 2.05)h,胎龄32~42周,平均胎龄(39.29±3.05)周,体重1.8~5.2 kg,平均体重(3.27±0.55)kg。其中男婴21例,女婴19例,所有患儿临床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增快、上下窝吸气性凹陷、呼吸呻吟等临床表现,均符合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且由两位以上主任医师确诊。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早期N-CPAP治疗,在患儿确诊后立即给予NCPAP通气,患儿取仰卧位,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仪(功率50周,工作压力2~20 cmH2O),选择合适的鼻塞置入患儿鼻腔,与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仪相连接,设置通气仪参数为吸入氧浓度40%~60%,呼吸末正压5 cmH2O,根据患儿血气分析相关变化情况上下调整,呼吸末正压不得超过8 cmH2O。在NCPAP治疗同时,开放静脉通道,给予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在通气后2、6、24 h和48 h分别比较血气分析变化情况,记录并发症反应及治疗效果,实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4]。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后2、6、24 h和48 hPaO2、PaCO2、pH血气分析各项指标、临床症状表现及并发症反应。

1.4 疗效评判指标

根据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目标将40例患儿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呼吸苦难、呻吟、发钳等临床症状消失,血气分析恢复症状,无并发症发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血气分析接近于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效:患者病情未改善或病情加重,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或死亡[5]。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0例患儿治疗各阶段血气分析情况的比较

观察比较40例患者治疗后各阶段血气分析改善情况,结果显示,40例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治疗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2、6、24 h和48 h PaO2和PaCO2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40例患儿治疗效果的分析

在患者治疗2 d后分析比较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40例患儿中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40例患儿中有5例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其中2例呼吸困难不能缓解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肺出血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颅内出血1例,患儿均及时给予凝血止血、抗感染等针对性干预治疗,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多为早产儿,主要由于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可继发性引起呼吸骤停、呼吸抑制现象,在一定阶段的供氧不足情况下,可对患儿的心脑血管组织及各脏器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6]。由于患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气管粘膜较为娇嫩,患者肺泡容量及残气量较早,轻微的肺部感染均有导致呼吸窘迫的可能。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起病急且病情且病情发展迅速,应当尽早给予呼吸干预,通过机械通气等措施解除患儿呼吸困难症状[7]。与N-CPAP治疗相比,常频机械通气治疗需要经过患儿口气管插入人工气管通气,在保持畅通呼吸道的同时对患儿气道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引发肺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8]。有研究结果指出,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可到到94.87%,这与该次研究成果相一致[9]。该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40例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治疗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2、6、24 h和48 h各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在N-CPAP治疗中,可根据患儿的血气分析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末正压,维持患儿的呼吸处于稳定的频率,患儿的不适感小,鼻塞式通气不对患儿造成创伤,有效缓解患儿痛苦[10]。N-CPAP为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在患儿鼻腔置入导管,减少了气道对肺泡和气道的阻力,起效迅速,有效缓解呼吸窘迫,有效避免了气压伤、肺部感染等问题。N-CPAP装置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保持患儿呼吸道内的持续性正压,增加跨肺压,使呼吸道和肺泡有效扩张,降低呼吸阻力,增加肺泡功能残气量,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消耗,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N-CPAP装置与患儿的自主呼吸周期相一致,有效促进

表1 40例患儿治疗各阶段血气分析情况的比较(x±s)

患儿自主呼吸,解除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改善血气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仪操作简单,价格经济,设备小,在基层医院中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早期N-CPAP治疗有效控制新生儿呼吸抑制和呼吸衰竭症状,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起效快。N-CPAP治疗患儿有效调节机体血氧平衡,满足各脏器供氧需求,改善血气分析,并发症发生率低,不对患儿造成损伤,保持患儿呼吸道及肺泡解剖结构完整,安全性和稳定性高,易于家属接受。同时,N-CPAP治疗操作简单,治疗费用经济,可作为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首选机械通气方法,在呼吸困难早期即给予干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谢飞燕.N-CPAP在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5):140-142.

[2]周冬强.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2):178-179.

[3]陈红.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6):56,58.

[4]高建波,刘会青,解发雨.nCPAP呼吸机辅助呼吸联合氨溴索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90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5):5200-5201.

[5]戴永利,王君霞,薛晓茹.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738-7739.

[6]罗放灵,孙翠萍,钱兴萍.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1):64-65.

[7]姚大洲.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2):122-123.

[8]丁秀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用CPAP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 68.

[9]庄骏,毛旭琴.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3):2948-2950.

[10]张雪,潘家华,陈洪.NCPAP和CMV早期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安徽医药,2013,17(12):2063-2066.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N–CPAP in Treatment of 40 Cases of Newborns with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

WANG Yong-fa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Danya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Danyang,Jiangsu Province,2123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N–CPAP in treatment of 40 cases of newborns with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MethodsConvenient selection 40 cases of newborns with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were treated with early N–CPAP,and the gas analysis improvement situation,treatment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at various phase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After treatment,40 cases of children were improved to a different degrees,and the PaCO2indexes at 2,6,24,48 h after treatment were respectively(45.23±3.14),(40.71±3.06),(35.28±4.30),(33.55±3.30)mmHg,and various indexes of blood gas analysi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5),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40 cases of children was 92.50%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12.50%.ConclusionThe early N–CPAP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espiratory depression and failure symptoms of newborns,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obvious with rapid onset thus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blood gas analysis,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s low with high safety.

Early;N-CPAP;Newborns with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Treatment effect

R743

A

1674-0742(2017)06(c)-0043-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7.18.043

2017-03-21)

王永芳(1972-),女,江苏丹阳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新生儿方面。

猜你喜欢

血气肺泡气道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