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人才兴粮工程助推行业创新发展

2017-08-23吴国勇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粮食局湖北省职业技能

文/吴国勇

实施人才兴粮工程助推行业创新发展

文/吴国勇

近年来,湖北省粮食局积极实施科技兴粮、人才兴粮工程,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资源的培养开发作为行业人才工作的首要任务统筹规划、落实政策、创新方式、强力推进,使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边干边学、以干促学、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正成为共识,行业人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粮食行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2016年全国首届粮食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推介活动在武汉举办,湖北省135家企业和9家科研院所展示成果93项,签约总金额近3.5亿元。

突出规划引领,切实加强人才工作的行业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粮食行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认真谋划、规划先行。湖北省粮食局成立了科技人才兴粮领导小组,结合国家粮食局和省委省政府中长期人才发展目标要求,组织编制了《湖北省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指导全省组织实施,形成了全省一盘棋的良好局面。2016年,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把加快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湖北省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以独立章节突显其重要位置,统筹谋划湖北省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局党组切实担负起党管人才责任,始终把行业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近几年,局党组坚持把推进科技兴粮、人才兴粮工程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与粮食业务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落实、同步检查、同步兑现。每年初,研究制定全省粮食行业人才工作要点,指导各地粮食人才工作,把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落实到年度计划之中。先后与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建立产学研联盟,为全省粮食行业人才培训开发提供了智力支持,促进了行业人才规划的顺利实施。

突出政策支撑,加大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近两年来,湖北省粮食局先后出台了《湖北省粮食局关于实施人才兴粮工程的意见》《湖北省粮食局关于加强粮食科技创新的意见》,为实施科技人才兴粮战略、统筹推进粮食行业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经多方争取,从2015年开始,湖北省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采取奖补的方式,用于推进科技兴粮、人才兴粮,鼓励和支持粮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同时,省粮食局还联合省财政厅出台《湖北省粮食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等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把“金蓝领”高技能人才、粮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粮食行业高端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纳入了奖补资金的使用范围,明确了具体的奖补标准。一是粮食行业特有工种培训鉴定,按技师2000元/人、高级工1000元/人、中级工700元/人、初级工500元/人对培训鉴定站点给予补助;二是粮食行业行政管理人才、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省级培训班,按每人350元/天对培训点给予补助;三是与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联办粮食行业在职职工学历班,按每人6000元/年对培训院校给予补助;四是粮食企业创建的领军人才工作室,按10万元/个给予补助;五是粮食企业引进高端粮食专业人才的,按硕士研究生2万元/人、博士研究生5万元/人对引进企业给予补助。突出夯实基层,开展面向粮食职工的学历教育。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基层粮食企业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至关重要。2015年,湖北省粮食局就实施科技兴粮、人才兴粮进行专题调研,发现全省粮食企业仓储质检专业人员紧缺,急需培养“留得住”的人才。为此,湖北省粮食局联合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积极争取省教育厅批准,启动了面向全省粮食行业的单独招生工作,持续开展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学历教育。2016年招生对象为全省各地国有中心粮库和承担省级商业储备的粮食企业在职职工,学历层次为专科,学制三年。学费每年7500元/人,由省财政按规定标准进行补助,差额部分由企业承担。学员在校期间,原单位工作关系不变、工资照发。入学前,与所在企业签订定向就业协议;毕业后,一律按定向就业协议回原企业就业。为做好这次学历教育的组织工作,省粮食局下发了关于做好面向粮食行业开展高等学历教育相关工作的通知,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动员、组织学历班报名工作;协助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完成考生资格审核、考试、公示、录取等工作。2016年9月,来自全省粮食企业的64名职工,作为单独招生班的新生,在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开始了为期3年的专科学历教育。学院制定了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等特点。各地粮食部门和企业也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支持在职职工参加成人自考、函授提升学历层次。通过几年持续发力,2016年底,湖北省粮食行业从业人员学历水平不断上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达到24858人,占职工总人数的24.72%,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2个百分点。

突出实践需要,实施“订单式”培训

紧扣粮食行业人才需求,才能做到因才施教、因需施教。湖北省粮食局针对粮食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不同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订单培养,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2016年,省局共安排16个行业教育培训班次,培训人员1930人次。一是组织举办新任县市粮食局长研讨班。以省粮食局领导亲自授课为主,同时邀请国内粮食行业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辅导,培训内容突出粮食政策及业务理论知识,帮助新任职粮食局长尽快适应岗位、熟悉业务。二是举办中心粮库主任研讨班、粮油加工龙头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研修班、“放心粮油”配送中心经理业务培训班等,不断提升企业家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强化企业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倡导企业自主培训。省储备粮管理公司近年先后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两期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人员110名。三是围绕粮食仓储、质检等业务,以应用型、紧缺型人才培训为重点,与院校联合举办粮油质量检验、仓储保管等专项业务培训,提升在岗职工岗位技能。近年连续举办两期粮食仓储信息化管理培训班,培训学员212名。四是以“熊宁创新工作室”为依托,积极推进领军人才工作室建设,支持领军人才承担项目研发、参与高层次知识更新和培训交流。2016年,全省各地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共举办培训班4790次,比上年增加1360次,培训78237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31098人次。

突出以赛促学,规范和完善职业技能竞赛

技术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振兴粮食产业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湖北省粮食局积极倡导“工匠精神”,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建立健全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的职业技能提升机制,为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逐步完善职业技能竞赛组织程序和规则,全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每三年一个周期,第一年开展培训和市州选拔赛,第二年开展省级竞赛选拔,第三年挑选优秀选手组队集训参加全国大赛。2015年,联合省人社厅、省总工会举办了全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省总工会对获得各工种第1名的选手授予“五一劳动奖章”,省人社厅对获得各工种第1~3名的选手授予“湖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在办好第二届全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基础上,2016年,精心组织第四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集训和参赛工作,6名参赛选手有3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并取得优秀团体奖、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创造了湖北省参赛最好成绩。对在国家和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荣誉称号的选手,各单位及时把他们选拔到中层领导岗位上来,发挥先进典型的引路、带动作用。省质检中心刘利夺得第二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粮油检验员(质检机构组)第一名后,很快走上中心检测室主任岗位,带动了单位形成学、赶、比、超的良好氛围,为全省粮食职工树立了苦练技艺、崇尚技能的鲜活典范。

突出行业特色,推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开展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是粮食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湖北省拥有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省质检中心3家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结合省内3家鉴定站实际情况,湖北省粮食局对培训鉴定工作进行合理分工,既防止了恶性竞争,又避免了资源浪费,形成工作合力。近年来,湖北省粮食局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加大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政策支持力度,对3家省级技能人才培训鉴定基地,采取购买培训方式,下达培训任务,验收培训成果,按照通过技能鉴定的等级和人数对鉴定站点给予补助,大大调动了各鉴定站和学员参与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积极性。同时,不断提升粮油保管员、质量检验员职业技能鉴定档次,鉴定重心由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逐步向技师和高级技师转移,每年培训鉴定特有工种人数500人左右。2016年底,湖北省高级技师、技师人数达到2474人,占工人总人数的3.6%,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逐步趋于优化。

(作者单位:湖北省粮食局)

猜你喜欢

粮食局湖北省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江苏省粮食局 多措并举去库存
安徽省粮食局 抓好收购 真情助农
四川省粮食局:念好“六字经” 诵好“十优诀”
广东省粮食局 加强地方粮食安全保障立法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