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射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应用价值

2017-08-22黄晓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诊断

黄晓锋

[摘要] 目的 对放射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分析。 方法 抽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26例(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作为观察对象,上述患者均接受放射CT血管造影对疾病进行检查与诊断,分别开展1mm重建与3mm重建,对钙化斑块与小钙化斑块的检出情况及准确率进行比较。 结果 1mm重建组中的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检出22个,其中包括19个冠状动脉小钙化斑块,敏感性均为100.00%;3mm组患者中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与小钙化斑块分别检出19个与11个,敏感性分别为73.08%与68.42%。 结论 放射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不同重建层厚在检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亦有差异存在。

[关键词] 放射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 R5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3-13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radiographic CT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nd to carry out exploratory analysis. Methods 26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ur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1999 to December 2016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adiographic CT angiography to examine and diagnose the disease.Reconstruction and 3mm reconstruction,calcification plaque and small calcification plaque detection and accuracy were carried on and compared. Results 22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plaques were detected in the 1mm reconstructed group,including 19 small coronary calculi with 100.00% sensitivity.Coronary calcification and small calcified plaques in 3mm group 19 and 13 were detected,the sensitivity was 73.08% and 68.4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Radiologic CT angiography has a high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thickness of different reconstructed layers in the detect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Key words] Radiation CT;Angiography;Coronary artery disease;Diagnosis

在临床心血管疾病当中,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概率极高,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在冠状动脉疾病类型中最为常见[1]。该病存在复合糖类聚集现象,受累动脉内膜中沉着类脂质,组织有纤维钙化及沉着等情况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主要特征。冠状动脉造影是临床中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行诊断较为常用的方式,该诊断措施在心导管检查术当中属于使用概率较高的方式,可以对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但是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过程当中极易发生心肌梗死与心律不齐以及冠脉离断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2];此外该项诊断方式属于有创性操作,且诊断的价格较高,患者对其难以接受,在临床中通常用于存在严重指征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将疾病诊断的难度提升。放射CT近年来伴随医学发展而逐渐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断与检查中,具备扫描速度快及分辨率高等优势[3]。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患者26例,主要研究放射CT血管造影診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对该疾病进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检查与治疗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15例,女11例,年龄51~80岁,平均(62.4±2.1)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16±0.35)年;心率为(47~95)次/min,平均(68.53±2.06)次/min。

入选标准:有胸闷、胸前区疼痛、胸痛等不适症状存在的患者;无法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存在未确定原发性心肌病的患者;存在不典型心绞痛的患者;经同位素心肌灌注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存在的患者;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后,结果为阳性的患者;置入冠状动脉支架的患者。排除标准:存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有心律不齐或合并严重心肌疾病的患者;存在严重的心力衰竭的患者;高敏体质或对碘剂存在过敏症状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呼吸功能受损或衰竭、凝血功能存在障碍以及有低血钾等疾病存在的患者;无意愿纳入至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选用由飞利浦公司所生产的64排128层螺旋CT为患者进行检查工作,将扫描参数调整为120千伏与450 ~ 500mAs,将其螺距调节为0.5mm,准值为0.625mm,此外利用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分析软件以及图像工作站进行诊断。开展检查操作之前叮嘱患者开展呼吸训练。取维拉帕米为存在心率较快症状的患者进行减缓心率的治疗,以此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发生风险的概率将至最低。在扫描的过程中应当叮嘱患者屏息,将扫描的起点定为气管突隆处,直至心脏膈位置将扫描操作停止(扫描范围为气管突隆处至心脏膈),在扫描的过程中应当将心电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4]。

在130Hu区域值范畴当中,钙化灶被多个相邻像素CT值检出,且均在图像软件当中保存,若钙化斑块在130Hu值以上,颜色可直接转变为粉色。若在检测的过程当中有伪影出现,应当将伪影与钙化斑块有效的区分,同时应当对窗宽及窗位等进行有效的调节,以此将误差减小,同时可以放大局部,以确保可以将其对比于原始图像[5]。所有患者检查后的数据均通过两种方法重建进行分析,分别为1mm重建与3mm重建,其中1mm重建即为每层间隔的距离均为1毫米,且每层厚度均为1mm;3mm重建则为每层以3mm为间隔距离,且厚度亦为3mm[6]。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放射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对1mm重建与3mm重建的检出情况以及敏感性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相关数据均经过SPSS19.0版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患者检查后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1mm重建检出26个钙化斑块,小钙化斑块为19个;3mm重建组患者中检出19个钙化斑块,其检出率(敏感性)为73.08%,检出小钙化斑块11个,其检出率(敏感性)为57.89%,其中1mm重建组的钙化斑块与小钙化斑块检出情况以及敏感性同3mm重建对比,均有明显差异存在(均较3mm重建组高),P<0.05,见表1。

3 讨论

冠状动脉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几年来,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发生概率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升以及生活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且该疾病的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加之疾病的病情较为隐匿,一定程度上提升疾病早期诊断的难度[7]。临床主要通过手术与保守药物治疗等方式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治疗,但是临床中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均为中老年人,使得其临床治疗的难度提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疾病中最为典型的症状[8]。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年龄在40岁以下,预测其患有冠心病的概率为50%,提示冠状动脉当中有钙化现象出现,即可诱发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9]。疾病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存在,及时有效的诊断不仅可以明确病情,而且有利于临床尽早针对疾病情况、要求及患者的具体状况等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将疾病对其生存质量及身体健康等产生的负面影响减轻[10]。诊断该类疾病时,应当对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对钙化斑块的面积以及数量等进行详细掌握,同时应当对血管狭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以确保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11]。由此可见,将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检出概率提升,明确血管狭窄的程度对冠状动脉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造影是以往临床中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诊断的传统措施,该项诊断措施可以将疾病大量可靠的信息反馈给医务人员,但是存在操作步骤繁琐以及诊断费用高昂等缺陷,且具有较多的并发症,使得其临床应用受限[12]。冠状动脉成像必须具备较高的时间与空间分辨率,对其时间分辨率与扫描的范围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将其成像的质量提升并对诊断可靠性进行改善[13]。CT血管造影相比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扫描速度快,且具有造影范围大与诊断率高、使用简便、诊断费用低廉等优势,逐渐成为临床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诊断的有效性较高及常用的方式。

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CT血管造影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且逐渐成熟,将临床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难度降低[14]。且在为患者开展CT血管造影检查的过程中,仅需要屏息一次即可形成多个与患者心脏情况有关的成像。且对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CT扫描可以将出现运动伪影的情况避免,且可以将存在心率失常患者的心脏成像完成,对存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是否有粥样硬化的情况进行有效掌握,同时可明确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的情况,了解钙化斑块具体的数量[15]。除此之外,使用CT血管造影技术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诊断还具备扫描速度快、无损伤以及安全性高等优势。

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通过CT血管造影进行检测与诊断的过程中,层厚及层间隔均可对其检测的结果产生影响,为此应当采取多种层厚,對不同的层厚数据与层间隔数据进行重建,以此保证CT血管造影的有效性。在检查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过程中应当由持续性容积开始扫描,随后通过层厚与重叠的方式开展重建,与此同时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完善相关操作。本次研究中主要以0.625mm与0.75mm为层厚的方式,50.00%的重叠为其重建的手段。不仅将分辨率提升,而且可将疾病漏诊的概率降低。但是临床检查人员应当对重叠的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若出现重叠数过高,则可对处理的速度产生影响,使其检测速度下降。因此临床工作人员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开展CT血管造影检查的过程当中,应当将具体要求与患者实际的情况相结合,合理选取重叠的方式,以此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本次研究当中,通过观察部分在本院接受CT血管造影检查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根据数据重建将其分为1mm重建组与3mm重建组,对其层厚进行重建,以此将纵向分辨率提升,将溶剂效应减轻,同时有利于提升较小斑块的检出率。除此之外,间隔越窄及检测的效果越佳。研究当中,1mm重建组的钙化斑块检出敏感性与小钙化斑块检出敏感性均为100.00%,均明显较3mm重建组高,P<0.05。提示在1mm层厚图像当中,钙化斑块与小钙化斑块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且其诊断的敏感性与准确率等相对提升。

总而言之,CT血管造影是临床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诊断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以将小钙化斑块准确的检出,同时可确定钙化斑块的具体数量,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重大。该项诊断措施可以将科学、可靠的数据信息提供给临床医务人员,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喻文,罗红敏.采用CT血管造影筛查高危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对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FACTOR-64随机对照临床试验[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3):240-240.

[2] 李永忠.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与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2):145-146.

[3] 盧刚,吕方方,张泉,等.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比较[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3):76-78.

[4] 王晓泉,李跃华,张佳胤,等.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评价冠状动脉弹性的临床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6,15(4):331-334.

[5] Thomas DM,Branch KR,Cury RC.PROMISE of Coronary CT Angiography:Precise and Accurat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Southern Medical Journal,2016,109(4):242-247.

[6] Shammakhi AA,Sun Z.A Systematic Review of Image Quality,Diagnostic Value and Radiation Dose of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Using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Compared to Filtered Back Proj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 Health Informatics,2015,5(1):13146-13153.

[7] N?rgaard BL,Gaur S,Leipsic J,et al.Influence of Coronary Calcification on the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CT Angiography Derived FFR in CoronaryArtery Disease :A Substudy of the NXT Trial[J].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2015,8(9):1045-1055.

[8] 史金雁,王巧红,柴云花.心理护理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6,30(21):2677-2679.

[9] 杨俊杰,陈韵岱.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指导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23(6):341-343.

[10] 曹阿丹,郭海燕,武乐乐,等.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变异临床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5):467-469.

[11] 曹阿丹,郭海燕,牛玉军,等.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9):920-922.

[12] 李外琼,谢永芳,董路兵,等.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6,45(25):3551-3553.

[13] Wang C,Cheng G,Duanmu Y,et al.Correlation of coronary plaque characteristics and obstructive stenosi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by coronary CT angiography[J].Cardiovascular Diagnosis & Therapy,2015,5(6):435.

[14] Mostafavi L,Marfori W,Arellano C,et al.Preval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evaluated by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in women with mammographically detected breast arterial calcifications[J].Plos One,2015,10(4):e0122289.

[15] 李小明,浦江,董宏宇.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容积CT血管造影检查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3):57-60.

(收稿日期:2017-04-12)

猜你喜欢

诊断
智能变电站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针对代谢标志物的分子探针设计与合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法医尸检中生前伤检验的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PLC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