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水浒传》中的人生理想

2017-08-17文思奇

魅力中国 2017年30期
关键词:招安好汉宋江

文思奇

《水浒传》自诞生以来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学界也对这部著作进行了诸多研究。关于作品主题、人物形象、作者其人等的讨论可谓百家争鸣,众说纷纭。这部作品讲的是北宋末年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透过这部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好汉们的起义故事,还能对故事发生的朝代北宋以及作者生活时代的社会民情有一定了解。在这篇论文里我将试着从人生理想的角度谈谈这部著作。

梁山一百零八将,既包括原本就在少华山做没本生意的陈达、朱武、杨春,也有正经朝廷官吏戴宗、花荣,甚至包括将相名门之后关胜、杨志,此外社会上的三教九流从飞檐走壁的贼寇到钟鸣鼎食的财主,从落第秀才到三清道士也名列其中。这些人聚到一起除了一个“义”字,也实则是因为他们怀有共通的人生理想。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这一类人生理想的简单含义即是口腹之欲的满足。作品中大量笔墨用于展现好汉们的口腹之欲。凡好汉登场,那必然会出现“打几斤好酒,切几斤熟牛肉”等言语,若是兄弟聚首,那更是酒肉铺陈大快朵颐。在军事斗争中立功而得的奖赏也是“十瓶酒,一口猪”之类。酒肉不仅能赏人,也能破敌,小说第四十三回中朱富朱贵商量营救李逵时用的计策是“今晚煮了三二十斤肉,将十数瓶酒,把肉大块切了,却将些蒙汗药拌在里面。”不仅梁山好汉喜欢酒肉,官吏也喜欢。某种意义上这说明人们普遍地追求酒足饭饱的生活。

酒足饭饱的愿望也包含著对金钱财富的追求。梁中书准备了十万贯金珠宝贝由杨志押送入京为岳父做寿礼。刘唐主动寻找晁盖说要送这一套富贵与他,与吴用不谋而合。吴用遂以三寸不烂之舌劝诱阮氏三雄入伙。刚议定,公孙胜也不请自来,对晁盖说“今有十万贯金珠宝贝,专送于保正作进见之礼。”梁山好汉的第一桩买卖至此就已算做成了。刘唐没交代出身姑且算他一个游民,晁盖自有家私,吴用乃一介书生,三阮也算有家有业,公孙胜是出家道士,除了刘唐可能衣食有虞之外,其他几位真没别的理由,他们要取生辰纲,不为别的,就为贪那“十万贯金珠宝贝”。作品对智取生辰纲之后诸位好汉的行动描写是“晁盖正和吴用、公孙胜、刘唐在后花园葡萄树下吃酒。此时三阮已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弟兄们获得这一大笔财富后,也无非是论秤分金银、大吃大喝,而并没有如其他的侠义之士“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他们的愿望实实在在就是安逸享乐。

这类理想的最高境界得数好汉们义聚梁山时的组织方式与生存状态。梁山就如同一个分工合作井然有序的桃源社会。在梁山上,好汉们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军事上“五虎将英雄猛烈,八骠骑悍勇当先”;谋略上“施谋运计,吴加亮号智多星;后勤总务上既有“修葺房舍,李云善布碧瓦朱甍;屠宰猪羊,曹正惯习挑筋剔骨”又有“宋清安排筵宴,朱富酿造香醪”;医疗上有“皇甫端专攻医兽,安道全惟务救人”;财务上则有“掌管钱粮,廉干李应柴进”……

安居乐业可以说是好汉们的人生理想,也可以说是当时普通民众的一般人生追求。《水浒传》把这种理想具体化了极端化了。现实世界的不允许使得安居乐业的愿望只能通过啸聚山林的方式来实现,不可谓不辛酸不讽刺。

“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梁山生活足够安逸自在,为何好汉们最后还接受了招安?这不得不说到他们的第二种人生理想。作为水浒好汉的总头领,“搏个出身”、“封妻荫子”的人生理想在宋江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宋江两次被纹面发配,一次为怒杀阎婆惜,一次为浔阳楼头题了“反诗”。不管宋江如何忠孝双全,仗义疏财,这两篇诗词才算是彻底表白了他的人生理想。“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这首乘着酒兴而作的《西江月》慷慨道出了一个志存高远的怀才不遇者心中的苦闷不满。那么他的志向究竟是什么呢?小说三十二回宋江对武松说“如得朝廷招安,你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也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这一段话,说明了宋江是不赞成啸聚山林之事的,好男儿应该凭本事武功建一番功业名载史册。再看这首著名的反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黄巢起义造反一度称帝,宋江却未将这种事业放在眼里。很简单,尽管他流落江湖,却是“心在山东身在吴”,他时时刻刻惦念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要比起义造反名正言顺得多,也是身后留下美名的好事。宋江不仅要功成还要名就,这就是他的人生理想。

从头至尾,宋江就没有把梁山事业看作人生的终极目标。相反,他几乎是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接受朝廷招安。不招安他的人生理想就不能算完成。梁山英雄排过座次后,重阳节安排赏菊宴会,宋江作《满江红》一词,下半阙为“统豺虎,御边幅,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好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其渴盼招安的心情可见一斑。而众兄弟们除了李逵较为直接和激烈地表达了抗议之外,余者即便开始有异议最后也都默许了宋江的安排。为了早日归顺朝廷,宋江甚至不惜冒着大风险以看灯为名进京师打探情况自求招安。宋江带着柴进、李逵进京到李师师处,希望寻求李师师的帮助,代为转达招安的愿望。恰巧皇帝来会李师师,宋江竟然急切道:“今番错过,后次难逢。俺三个何不就此告一道招安赦书,有何不好?”

宋江最终如愿以偿接受了招安,但他的人生理想却依旧未能实现。归顺朝廷后,宋江带着兄弟们征辽征方腊,得到了边庭上一刀一枪博出身的机会,但战胜之后却得不到朝廷的认同反而连遭排挤,最后兄弟离散饮鸩而亡。宋江终其一生未能实现“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人生理想。梁山好汉个个如此。

无论追求安居乐业还是功成名就,这两种理想都是人之常情,算不上过分。但在《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只有在啸聚山林的时候才享受到了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生活。偏偏他们自身是渴望纳入正常世界,被朝廷认可被人们称颂的。接受招安本来企盼着建一番功业光耀门楣,岂料死的死伤的伤不死不伤的也在政治上受倾轧最终被害。由于处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他们的理想只能以非正常的手段来实现。

梁山泊的悲剧结尾,不仅仅是好汉们个人命运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现实令人悲哀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施耐庵.《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2]曾大兴.《北宋军事人才的人生理想与悲剧命运——换个角度解读<水浒传>》,开放时代2001.4

[3]王处辉胡翼鹏.《从<水浒传>看传统中国下层民众的社会理想》,南开学报2007.1

猜你喜欢

招安好汉宋江
好汉一个半
像好汉一样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水浒传》中招安的历史意义及结局的必然性
50年后仍是一条“好汉”!
《水浒传》所反映的酒俗及其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水浒传》中武松性格发展变化分析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明末招安误抚与金圣叹腰斩《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