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在2017年7月关注哪些书业热点话题?

2017-08-16

出版人 2017年8期
关键词:知识性书店作家

山寨书为何屡禁不止?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7.07.05)

马光磊

近日,一本作者署名“亚特伍德”的《人类简史》被义愤填膺的读者口诛筆伐,并由此开启了新一轮讨伐山寨书的浪潮。相对激愤的读者,出版同行对此更多的是“见怪不怪”的无奈。山寨书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出版机构在当下的法律框架下无法作为,还有一个原因是有销路——读者有意或无意的选择之外,恐怕是其得以生存的根本原因。

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

(《光明日报》 2017.07.14)

靳晓燕

7月6日,国家教材委员会正式成立。作为我国首个统筹指导管理全国教材工作的组织机构,国家教材委员会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以及高校重点教材实行统一编写、统一审查;其他教材多是一纲多本,各地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编写。

《晓说》这类知识性脱口秀节目能代替读书吗

(《人民日报》 2017.07.20)

张贺

近年来,以《罗辑思维》《晓说》等为代表的知识性脱口秀节目在互联网上大量涌现。比看书轻松,比看影视剧有益——对已经习惯用看视频打发业余时光的网民而言,这样的知识性脱口秀寓教于乐、很受追捧。但“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恐怕是知识性脱口秀节目给观众造成的错觉,你以为自己是在学习,其实是在娱乐。

共享书店“开张”一周,运营情况如何?

(央广网 2017.07.24)

徐秋韵

7月16日,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旗下合肥三孝口书店以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身份正式亮相。书店“开张”一周以来,总借还书量达到两万本。对此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表示,共享书店可以消除读者购书阅读的门槛,促进进店客流的增加,从而进一步提升书店的商业价值、品牌价值和异业合作价值。

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得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

——余秀华坦言,自己没有把诗歌看做是抗争的工具。

现在有很多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作家,写很多关于农村的事儿、苦事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都憋着要得诺贝尔奖。但是那些中国的苦事,看着不像现在生活的事儿。

——当下城市作者扎堆乡村题材,这让作家冯唐有些不解。

不要在读书这件事上附加太多戏份,也许就是对读书最大的尊重。

——编剧史航将读书视作一种本能,但对于那些本能上不爱读书的人,他的态度是:强求无益,不如随心。

如果规则是比谁写得多而不是写得好,那么就是逼好厨子去煮快餐,也使很多本来有才华的作者把生命消耗在和人拼打字上。

——放眼当下,网络文学的鼻祖、《悟空传》作者今何在感慨幸亏当时写小说不是用来赚钱的。在他看来,现在的网络作家只是在拼字数拼更新,而写作也变成了一项看谁更勤奋的体力活。

在经典化的过程中,建构是人为的,淘汰却是自然的;“加法”是偶然的,“减法”却是必然的。

——经典如何诞生?作家韩少功提醒读者留意背后的“权力之手”,即政治、金钱、宗教、知识精英在此过程中起到的附加作用。但他也坚信,在时间和主流民意的淘汰面前,只有真正优秀的作品才能经受住考验。

猜你喜欢

知识性书店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知识性与素养性
最美书店
在书店
谜中谜
空中的战斗
学术性要更加深化 知识性要更加丰富——《军事历史》1988年第1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