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责制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7-08-16袁雪丽于小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肠蠕动发生率研究组

袁雪丽 于小梅

全责制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探讨

袁雪丽 于小梅

目的探讨全责制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4月—2017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按照实施的不同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全责制护理,比较两组肠蠕动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86.67%,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提供全责护理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肠蠕动恢复情况,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护理;肠蠕动;并发症

传统护理中护士按照打针、输液、发药等具体护理工作进行分工,每个护士对患者的照顾是片段式的,并且偏重治疗,忽视了对患者的整体照顾;而全责护理是护士通过包岗责任的形式进行分工,对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包括基础护理、治疗给药、康复指导、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所有的护理工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手术治疗胰头部的恶性肿瘤及较大的良性肿瘤、壶腹部周围肿瘤、严重胰头慢性局限性胰腺炎及胰外伤、十二指肠肿瘤等的经典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最复杂的手术,切除脏器多,重建复杂,手术持续时间长、患者恢复速度慢等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明显特点,且术后并发症及致死率高[1-2],多项研究表明,高质量的术后护理能够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3],笔者对近年来收集的60例在我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其中的30例给予全责护理,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4月—2017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将所有患者按照实施的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1.6±7.3)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37例,最大80岁,平均年龄(51.1±7.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全责制护理:(1)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对于不良情绪给予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4]。(2)引流管护理,术后妥善固定各类引流管,对各部位的引流管进行密切观察,确保引流畅通,防止引流管扭曲、堵塞、脱落等,一旦堵塞,及时向医生报告,在医师的指导下,将引流管用无菌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对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等的变化每日均需进行详细的观察及记录,如引流液的颜色鲜红,量多,则可能为腹腔出血,如有消化液或胃肠内容物等混在引流液中出现则可能存在瘘,如患者有不良情况出现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在术后出血多为突发情况,一旦发生,除了给予必要的止血措施外,安抚患者的情绪也一样重要[5]。(3)饮食护理,手术后患者机体的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出现营养不良,术后患者食用的食物应为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食物,患者的活动量宜适当增加,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免疫力,在日常的饮食中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6]。(4)术后并发症护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需对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进行严密监测,如有功能障碍发生做到及早发现及治疗,早期营养,首选EN,对EN不耐受者行PN[7]。腹腔内出血:一旦发生,立即给予对症治疗,包括给予止血、补充血容量及输血等措施,以有效控制病情,仔细观察患者是否有烦躁、口渴、心率快等术后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并给予重视,如果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提高警惕[8],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及引流液减少,血性液体等情况,一旦出现,应及时向医师报告,准备手术[9]。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避免发生感染。

1.3 观察指标

两组肠蠕动恢复情况比较: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胆瘘,感染,并计算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用满意度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该表将患者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很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肠蠕动恢复情况比较

由表1可见,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肠蠕动恢复情况比较(天)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由表2可见,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腔出血发生率、胆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86.67%(26/30),其中很满意18例,满意8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67%(20/30),其中很满意9例,满意11例,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涉及范围广,手术时间长,病死率较高,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病死率与以往比较有了明显的降低,但是手术并发症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明显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手术费用,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能改变其行为能力和生活方式所必须的知识、技术服务,目的是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心理、生理、社会的愉快状态,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预后,促进身体的康复,还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该组患者在肠蠕动恢复情况、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较差,考虑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护理模式更偏重于机械性及片面性,与患者的临床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好的体现人性化,患者术前产生的不良情绪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研究组患者实施全责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等,更侧重于了解患者的本身情况及护理需求,针对患者的个体性差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更好的体现了人性化特点[11],并对患者实施连续性的整体化护理,患者对护士信任度得以提高。结果表明,研究组肠蠕动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为3.33%、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3.33%,与对照组26.67%、46.67%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腹腔出血、胆瘘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别不大。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86.67%(26/3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提供全责制护理效果较好,促进患者肠蠕动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患者更易于接受,也更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临床价值较高。

[1]易婉婉,崔培元,范恒伟,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2例围手术期治疗[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2):171-173.

[2]刘雪芹.围手术期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75-76.

[3]张玲,方颖,胡少华.早期集束化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5,22(10):50-52.

[4]杜利.规范化护理干预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17):1613-1614.

[5]杜晓燕.整体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5,21(10):71-72.

[6]董建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233-234.

[7]徐文亚,钱惠玉,李艳.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12):79-81.

[8]冀保风,潘峥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3):147-148.

[9]董土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有效护理模式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119-120.

[10]方小萍,许勤,万文锦.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40例综合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0):1-3.

[11]李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5):267-268.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otal Responsibility Nursing in Pancreatoduodenectomy

YUAN Xueli YU Xiaomei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Surgery, Beijing Tsinghua Changgung Hospital, Beijing 102218,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otal responsibility nursing in pancreatoduodenectomy.MethodsThe subjects were all 60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February 2017.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at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nursing,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full responsibility nursing, recovery of intestinal peristalsi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study group borborygmus recovery time, anal exhaust time, defecation time shorte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86.67%,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 was 66.6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0.05).ConclusionGiving full responsibilit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pancreatoduodenectomy is effective,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intestinal peristalsis, prevent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 nursing; intestinal peristalsis; complications

R473

A

1674-9308(2017)16-021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16.117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外科,北京 102218

猜你喜欢

肠蠕动发生率研究组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
有的便秘只是药物的副作用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