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晕痣与白癜风致病机理免疫学对比分析研究

2017-08-16宋鹏飞陈加媛贺勤徐娟王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6期
关键词:黑素细胞白介素中波

宋鹏飞 陈加媛 贺勤 徐娟 王京

晕痣与白癜风致病机理免疫学对比分析研究

宋鹏飞 陈加媛 贺勤 徐娟 王京

目的 对比分析晕痣与白癜风致病机理免疫学,完善院内对晕痣与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220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做白介素-6、白介素-8和血清抗黑素细胞IgG抗体检测,对晕痣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探究。结果 白癜风与晕痣的发作与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具有正相关性,抗黑素细胞IgG是指示白癜风免疫学成病原因的重要指标,晕痣可诱发白癜风,白癜风不一定会并发晕痣。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的抗黑素细胞IgG和细胞因子对比正常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癜风与患者自身免疫能力成正相关性,晕痣可导致白癜风,白癜风与晕痣在免疫学致病机制上具有相似性,泛发性白癜风患者晕痣发生概率较高。

晕痣;白癜风;抗黑素细胞IgG抗体;细胞因子;临床研究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型脱色疾病,有泛发性和局限性之分,白癜风以皮肤非正常白化为主要特征,由皮肤黑素细胞功能损伤或消失所致,可发于手腕、背部、脸部、颈部、前臂、下肢和生殖器周围区域[1-2]。而晕痣属于白癜风的一种,是以皮肤痣为中心的皮肤脱色,当皮肤痣消失(或不消失),皮肤脱色范围增加(或不增加),可引发泛发性白癜风[3-4]。虽然白癜风和晕痣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确,但根据以往的研究资料和笔者的临床经验,白癜风和晕痣的发生情况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具有密切关联[5]。本文根据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对晕痣与白癜风的致病机理的免疫学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涉及资料均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220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男性91例,女性129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31.17±2.52)岁;病程10 d~15年,平均病程(5.31±2.07)年。

1.2 分析方法

对全部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做白介素-6、白介素-8和血清抗黑素细胞IgG抗体检测,对晕痣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探究。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将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标准。

2 结果

白癜风患者中以15~30岁为高发期,有患者89例,占40.45%,并发免疫疾病者23例,占比10.45%;晕痣者52例,占比23.64%;有家族疾病史15例,占比6.82%。根据本次研究结果现将220例白癜风患者的白介素-6、白介素-8和血清抗黑素细胞IgG抗体阳性率与正常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表2所示。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的抗黑素细胞IgG和细胞因子对比正常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白癜风在皮肤科中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临床主要表现特点为局部或是泛发性色素脱失产生的白斑,在临床治疗中属于一种获得局限性或是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症,后天由于患者的患病皮肤脱失色素而形成的局限白斑,进而使临床皮肤表现出白斑样[6-7]。在世界范围内,白癜风这种疾病都有发生,通常皮肤颜色浅的人群发病率较低,但皮肤颜色深的人群发病率较高。到目前为止,导致白癜风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遗传、缺少铜离子、外伤、酪氨酶、精神原因、化学原因等,但具体导致白癜风的原因仍然无法完全确定。无论白癜风发生在患者身体的什么位置,均和微循环障碍有一定关联[8-9]。白癜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自身细胞被破坏,导致局部色素细胞功能减退或是数量减少,倘若病情进展过快,或是病情时间较长,都有可能引发局部色素细胞全部消失[10]。皮肤的颜色不一定会伴随黑色素细胞中黑色体的增加而变深,主要是取决于黑色体从黑色素细胞向临近角远细胞行动过程是否顺畅。黑色素在降解、转移、生成阶段,其中任意环节出现障碍都会对色素代谢造成影响,从而使皮肤颜色发生变化[11]。例如:酪氨酸-酪氨酸酶之间的反应受到影响,黑色体从黑色素细胞向临近角远细胞运动时受到阻碍,产生黑色体或是降解速度变慢等。络氨酸酶在黑色体形成中与黑色素转化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同时影响酪氨酸酶活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铜离子、紫外线等。

治疗白癜风的主要方法为,恢复黑色素正常代谢渠道。紫外线可以使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上升,使皮肤表面中黑色素的体积变大、黑色素细胞变多、树突增长、移动加快、运转增加、黑色素生成体旺盛[12]。并且,使用紫外线对患病皮肤进行照射能有效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控制皮肤接触产生的过敏反应同时延迟超敏反应。甲氧沙林作为光敏剂,通过日光照射或是紫外线照射产生化学反应,这样不仅能够使酪氨酸酶的活性得到提升,帮助皮肤表面黑色素的形成,同时还能帮助皮肤毛细孔中的黑色素细胞向皮肤运动,进而使色素沉着在皮肤上[13]。药物使用方法主要有:静脉注射、口服、外服等,但不管使用哪种给药方式,都要保证不能提高机体免疫反应。甲氧沙林与紫外线联合使用,经过内外综合治疗产生作用,可以使治疗效果更好。白癜风在某种特定环境下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威胁,比如:能够诱发恶性贫血、皮肤癌等,同时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负担,进而产生自卑等不良后果,因此对于此种疾病要尽早诊治。白癜风与晕痣的免疫学关系:晕痣患者血清中有痣细胞与黑素细胞循环抗体、抗黑素细胞抗体,病理学上痣细胞周围存在数量较多的淋巴细胞侵润,在破坏痣细胞的同时也破坏了黑素细胞,从而导致白癜风[14]。另外,自身免疫系统存在功能性障碍或损伤时,晕痣发展成广泛性白癜风的概率会明显增加[15]。

表1 220例白癜风患者血清抗黑素细胞IgG抗体阳性率与正常指标对比结果统计表 (n,%)

表2 220例白介素-6、白介素-8与正常指标对比结果统计表()

表2 220例白介素-6、白介素-8与正常指标对比结果统计表()

项目白介素-6(ng/ml)白介素-8(ng/ml)检测值P值t值检测值P值t值进展期0.15±0.02<0.052.800.56±0.03<0.052.41正常指标0.10±0.020.32±0.05稳定期0.13±0.02>0.051.400.34±0.05>0.050.89正常指标0.10±0.020.32±0.05

本次研究中白癜风患者中以15~30岁为高发期,有患者89例,占40.45%,并发免疫疾病者23例,占比10.45%,有家族疾病史15例,占比6.82%。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的抗黑素细胞IgG和细胞因子与正常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白癜风与患者自身免疫能力成正相关性,晕痣可导致白癜风,白癜风与晕痣在免疫学致病机制上具有相似性,泛发性白癜风患者晕痣发生概率较高。

[1] 宋东燕. 中药驱虫斑鸠菊和白灵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7(1):41-43.

[2] 张文强. 他卡西醇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470-471.

[3] 栗江霞,贾振宇,赵慧霞,等. 局部封闭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27(4):290-291.

[4] 苏伟团. 甲氧沙林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55-56.

[5] 范崇帅. 养血益气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J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6] 贺红霞,白莉. 复方卡力孜然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月刊,2011(4):345-346.

[7] 张敏. 定向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山东大学,2011.

[8] 祁怀山,李志刚. 他卡西醇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10):640-641.

[9] JP Ortonne,DB Mosher,TB Fitzpatrick. Hypomelanosis Secondary to Irradiation and Physical Trauma[J]. Springer US,1983:475-477.

[10] RM Halder,EF Battle,EM Smith. Cutaneous malignancie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psoralen photochemotherapy(PUVA)for vitiligo[J]. Archives of Dermatology,1995,131(6):734-735.

[11] AK Gupta,TF Anderson. Psoralen photochemotherap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1987,17 (5 Pt 1):703-734.

[12] E Calanchini-Postizzi,E Frenk. Long-term actinic damage in sunexposed vitiligo and normally pigmented skin[J]. Dermatology,1987,174 (6):266-271.

[1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 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65.

[14] 汪京峡,徐平,夏莉,等. 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IgG抗体的检测及意义[J]. 皮肤病与性病,2004,26(3):1-2.

[15] 李志强,高天文,马翠玲,等. 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IgG,IgM抗体的检测及补体介导的血清细胞毒反应[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3):136-138.

Com parative Study on the Pathogenesis and Imm unology of Nevus and Vitiligo

SONG Pengfei CHEN Jiayuan HE Qin XU Juan WANG Jing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The Eigh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China

Ob jective To com pare and analyze the pathogenesis and immunology of halo nevus and vitiligo, and to improve their clinical treatment. M 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20 cases of vitiligo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7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concent of IL-6, IL-8 and interleukin melanocyte IgG antibody were detected. Resu lts The onset of vitiligo and halo nevus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 ith patients' immunity. Anti melanocyte IgG was an im portant immunology indicator of vitiligo into disease causes. Halo nevus could induce vitiligo, how ever, vitiligo may not induce halo nevu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rmal indexes of anti melanocyte IgG and cytokine in patients w ith advanced vitiligo (P < 0.05). Conclusion Vitiligo are positively related w ith autoimmune ability, halo nevus can lead to vitiligo, vitiligo is sim ilar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mmunology w ith halo nevus, and generalized vitiligo patients have a higher probability of halo nevus.

nevus; vitiligo; anti-melanocyte IgG antibody; cytokines; clinical research

R 758

A

1674-9316(2017)16-0063-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6.033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CYJ20140416094256893)

基金项目:深圳市福田区卫生公益科研项目(项目编号:FTWS2014001)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皮肤科,广东 深圳 518000

王京

猜你喜欢

黑素细胞白介素中波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
浅析DAM中波发射机日常维护
研究1kW中波发射机频率响应的改进
异欧前胡素对人表皮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和Rab27a的调节作用
关于中波广播发射技术及维护的探析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自体培养黑素细胞治疗白癜风患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