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资源、平台、机制三协同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机理研究

2017-08-15张国民周建松孔德兰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机制建设平台建设

张国民 周建松 孔德兰

摘 要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至今已有十年,项目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进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深入探究发现,项目在资源内容适切性、平台功能完备性、建设机制保证性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深入解读《指南》之于资源、平台、机制三要素的基本要求,对比当前建设现状,资源内容开发应着力于单一性、结构性、自包含性、不可再分性、可寻回性、系统性等特征的提升,平台功能优化应着力于资源智能推送、移动学习支持、平台开放式接口技术提供、数据统计扩展等功能的提高,建設机制完善应着力于强化学校在机制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和提高教师在机制运行中的主体权益。唯有资源、平台、机制三方面协同发展,才能有效助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整体推进。

关键词 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机理;内容建设;平台建设;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9-0024-06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出,信息化俨然成为了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建设也从“起步”“应用”阶段正式进入“融合”发展阶段。纵观国内外E-learning发展,“内容、平台、服务”一直是信息化教与学的核心要点。然而,不论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OCW项目,还是斯坦福的“人工智能”MOOC课程,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一直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鉴于此,教高[2006]14号文件开启了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序幕。“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先后发布教高司函[2010]129号、教职成函[2011]7号、教职成函[2013]9号、教职成函[2014]10号、教职成函[2015]10号等文件立项了67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就明确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即根据区域特点,以专业建设为重点,提升要素质量,创新发展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和覆盖面,提高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均衡程度和社会认可度,这为资源库项目建设提出了新的命题和要求。笔者通过对已验收项目的调查发现,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虽已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其在建设和应用的广度、深度、效度方面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顺应“互联网+”时代教学变革的需要,更好地发挥项目在培养“大国工匠”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上发挥更好的推动作用,成为当前教学改革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亟需对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项目建设的核心要素及其运作机理等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一味“下载式”继承过往经验开展建设和应用,再现“李康之惑”,造成“数字废墟”[1],使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抓住“互联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机遇。

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成效与不足

(一)项目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财政部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合计投入资金3.8亿元,形成了由71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其中机械制造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3个资源库为中职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和1个学习平台(数字校园学习平台)构成的资源库建设体系。所建项目覆盖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等18个高职专业大类(2015年版),建成数字资源71万余条,注册学员达92万余人,累计访问量超过1.5亿人次。项目建设成果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进高职教育协同发展上作出了很大贡献,尤其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等高职内涵诸要素建设方面成效显著[2]。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主持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的院校达到79所,参与项目建设院校有745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数一半以上,项目覆盖院校范围之广可窥一斑。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上,5批立项项目申报方案拟建设课程数合计1073门。所建课程范围从以往单一的核心课程向专业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专业群课程等范围拓展,有效带动了基于资源库的课程教与学改革。再者,项目建设创新了校企合作形式,参与项目建设的行业企业达到1377家,且参建企业数呈逐步递增趋势,使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产教研合作、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共赢。

(二)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库建设内容适切性不足

资源库项目的创新性注定了不同批次项目建设具有定位的差异性,然而部分项目建设一直处于“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探索中,造成了项目建设缺乏系统化的顶层设计,以致资源之间缺乏有效紧密的衔接,整体性、系统性不强;由于系统性不足,造成了部分项目资源分层分类不够明晰,颗粒细度不一;许多资源缺乏支持项目化教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和“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资源[3];再者,资源建设和应用应面向多元用户(教师、学生、企业员工、社会大众等),但大多数资源库实际应用领域基本停留在建设院校层面,行业主动参与资源库建设和应用的意识也都不强,来自产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等动态信息难以为教师和学生所用[4]。

2.资源库应用平台功能性不全

平台是资源呈现和教学交互发生的主要媒介。然而,以往资源库项目平台成为了资源堆积的仓库,仅局限于资源素材的建设和呈现,并未将学习者与授课者的学习互动纳入资源库建设重点[5];同时,平台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功能不强,在智能化、数据化教学支持功能偏弱,在搜索功能、激励互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用户体验效果不佳;平台对基于资源利用的教学活动缺乏应用数据支撑,难以形成基于应用数据的资源质量及应用效果反馈。

3.资源库应用机制保证性不强

良好的机制是推进项目可持续的保障。然而教育的长周期特点与资源库项目管理的即时性矛盾引发资源持续更新难、缺乏激励机制、人事变更与松散团队结构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多数项目一旦通过国家级验收,便不再更新资源;同时,项目建设缺乏市场机制调节,无法得到持续经费支持,以资源换资源模式尚未建立;再者,缺乏有效的推广运用机制,资源应用处于被动状态,学校、校际联盟的推动指导不够。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个体上分析是资源内容、平台功能、建设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但从整体上分析,则是项目建设与当前教育信息化所主导的“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供需匹配问题,即单个要素的创新性和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性都不足。形成上述情况,既非建设院校不积极作为所致,也非人们对资源建设期望过高,与在顶层设计上不够清晰不无关系,应该说,大家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三、资源·平台·机制: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核心要素

正因为这样,有必要重回问题的主题,即要素在哪里?是什么?大部分文献对專业教学资源库的内涵探讨基本都是结合实际情况对教高[2006]14号文件的解读,对于专业教学资源库还没有一个准确和公认的定义,不同学者、院校有不同的解读和界定。杨明从教育技术学角度提出,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6]。汪善锋等人从资源建设思路视角提出,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是高职院校牵头,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资源开发为核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目的,建成一个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信息存储容量大、设计科学规范和使用方便快捷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及信息公共管理平台[7];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提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指满足职业院校师生、企业培训师和社会学习者等用户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专门研制的具有资源集成、网络传播、用户服务功能的资源平台和支持用户共享适用、提供用户服务的机制三者的结合。上述定义都不同程度提到了资源库建设的三个核心要素,即资源、平台和机制(或服务),其中数控专业的界定最为全面,其强调了三要素的结合,这也是笔者比较认同的一个概念界定。

综上所述,资源、平台、机制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三大核心要素,从“互联网+教育”的内涵特征来看,三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逻辑关系。

第一,资源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要素,更是教学改革推进的必要条件。好的资源既要能够对接岗位所要求的能力、素质,能够准确对接行业标准,也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设计符合学习者需求和学习特质的平台,尽可能贴近学习者应用场景的资源[8]。可见,优质资源是保障用户“粘性”的第一要素。

第二,平台是保证资源得到共享和应用的环境要素,更是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充要条件。好的平台既要能够实现对教学资源的集聚、搜索、下载和展示,还要满足基于资源的学习活动组织和设计,更需要以用户为中心,从服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员工职业发展培训等角度实施基于平台的在线教与学改革,为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有效支持。可见,平台是资源应用的载体,更是机制发挥作用的中介。

第三,机制是促进资源建设和应用的保障要素,更是落实教学改革的充分条件。有效的机制能够促进资源的整合来组建优秀团队、运行以保障建设内容的可用性、高效率,还可以推动资源使用者基于平台开展广泛而有效的使用,并提供资源建设、更新和平台运维的经费支持和应用动力。可见,好的机制能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建设和平台功能的不断迭代更新,保障项目高效、合理、常态运行。

四、资源·平台·机制: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运作机理分析

为更好地推进资源库项目的生态建设和应用,在研读《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2016)》(以下简称《指南》)的基础上[9],结合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特点、高校混合教学改革趋势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等外部需要,对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三个核心要素(资源、平台和机制)进行了运作机理层面的分析,以寻求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痛点”或“盲点”。

(一)资源内容建设的机理分析

1.《指南》强调了资源内容开发的融合性和协同性

分析资源的功能定位,将有助于了解资源的应用路径和表现形式,以适应不同学习对象的需求和动机,并反哺于资源的建设和更新。《指南》对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功能定位已从“辅教辅学”提升为“能学、辅教”。“能学”是指凡有学习意愿并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职业院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均能够通过自主使用资源库实现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并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辅教”是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资源库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实施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使用资源库巩固所学知识、实现拓展学习。《指南》提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须从遵循“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转向“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设逻辑。这一变化旨在为了更好地从顶层设计上系统性地把握应用功能的强化和共享机制的整体设计,注重各要素之间的融合性和协同性,也是为了重点解决当前资源建设顶层设计不足的问题。综上,从资源面向的功能定位来说,资源建设更为注重融合性和协同性,即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合应用、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协同推进。

2.现有资源内容开发呈现的主要特征

2010年至2016年的项目申报指南,都明确了所建资源体系应突出专业和资源库两大特点。从专业层面看,应包括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境、网络课程、课程评价标准、培训项目及测评系统等内容;从资源运用情境看,可分为素材、积件、模块和课程等不同颗粒层次。从项目申报、验收文件和资源运行及使用的实际效果对比发现,目前资源内容建设呈现出如下几大特征:所建专业核心课程逐渐增多,项目申报任务书拟建设课程数从2010年第一批项目12.4门/项目到2015年第五批的18.6门/项目;资源内容的社会服务属性逐渐强化,从过去以教学支持为主的资源建设体系转变为教学培训并用的内容建设;资源建设内容颗粒化程度逐渐提高,所建视频资源从过往以传统课堂(每节课)为教学单位的录像到以知识点或技能点为单元的微课建设;资源建设类型非静态文本逐渐增加,所建资源更为注重提高微课程、动画、虚拟仿真等具有一定交互性资源的比例,强调动态资源在概念可视化、知识迁移应用、仿真教学环境创建和学习反馈中的使用;资源建设方式更为注重教学支持,从传统的学习内容呈现与传递转变为基于教学活动支持视角的资源设计方法,拓展教学活动支持与管理功能;资源的多终端适应能力强化,从过往单一网页显示转向适应多种终端的自适应显示。

3.未来资源内容开发的主要着力点

《指南》为顺应“互联网+”下的教学改革需求,资源功能定位进一步拓展至资源共享应用功能和资源使用情境,因此需将单一资源内容在颗粒化资源建设上呈现出更多微型教学内容的需求特征:提高资源的单一性,将颗粒化聚焦至单一的主题、思想或内容,以保障资源的灵活性;优化资源的结构性;遵循元数据的信息结构(如标题、描述、标签、作者、创建或修改时间等),以保证资源在不同系统间的可迁移性;强化资源的自包含性;资源内容扩展到能自我释义,即无需再参考其他信息来源来理解以保证资源的相对独立性;突出资源的不可再分性;知识点或技能点即为不能再进一步划分更小的单元,以保障在不同的、松散的教学环境和内容中任意开放式重组;保证资源的可寻回性;使用者可方便搜索或使用需要的资源以保障资源的可用性;强化资源的系统性;在资源建设重构与解构过程中容易产生资源的碎片化和离散化,因此要做好资源的整体设计,确保资源碎而不散、散而不乱[10]。

(二)运行平台建设的机理分析

1.《指南》强调了平台功能的多元化和体验性

有学者曾指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应具备教学功能、资源功能和管理功能[11]。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将平台功能定位进一步扩展为:提供资源共建共享的社群平台,促进资源应用与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联结平台,推进校企合作开展资源建设可持续应用长效机制的中介平台。同时,《指南》提出资源库(运行平台)功能应按照“便捷、成效、促用”原则构建。结合平台实际运行功能需求,“便捷”主要指基于平台获取资源的方式快捷、方便,实现多终端(PC端和移动手机端)在线学习或下载使用;“成效”指平台提供一定的教学支持服务,实现教师基于平台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和学习者利用平台推进深度学习的发生;“促用”指平台提供教学交互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功能,实现基于数据的用户奖励和分级管理机制。

2.现有运行平台的主要功能

《指南》提出,国家级资源库可自主选择符合功能、技术和管理要求,并提供免费使用的运行平台。截至目前,教育部官方指定使用的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有两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心”(http://www.icve.com.cn)和“数字校园学习平台”(http://101.71.249.90/dc)。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心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负责开发的资源库项目平台,主要包括内容与资源、工具与环境等两大部分。该平台在前台主要设置了专业门户、课程中心、微课中心、培训中心、素材中心、题库和特色栏目,在后台配置了学习社区、个人空间、建课工具与教学系统、资源提供工具与资源管理系统、学习工具与测评系统、系统管理与统计分析等模块;数字校园学习平台是由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英特尔等公司联合开发的资源库项目平台,主要包括开放式资源库、个性化教与学平台、共享型社区等三大部分。该平台主要功能有资源创建与发布、课程管理、教学管理、资源组织、我的檔案、职业生涯定位导航、学习小组、博客、论坛等模块。

3.未来平台功能优化的主要着力点

“移动、开放、共享、协作”是未来学习的发展方向,平台的架构也需要提供相匹配的功能支撑。按照信息化教学流程改造需要,平台将主要在内容呈现和管理、活动设计和组织、教学评价与实施、数据统计和管理认证等四大方面提供开展个性化教与学的辅助功能。在“互联网+教育”的改革进程中,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功能至少需要在融合互联网教育公司平台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一是设计资源的智能推送功能。智能推送策略可以采用基于内容关联的推送、基于身份识别的推送、基于行为分析的推送和基于学习诊断的推送,实现“从人找资源到资源找人”的效果(这一功能也将是现在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研究和改进的功能) [12]。

二是强化移动学习支持功能。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势必推动资源的应用从“在线展示+下载应用”模式进入“在线展示+在线组课+在线学习”模式[13]。基于网络的整个教与学的活动也需要在移动终端提供支持,如在线选课、在线学习、在线作业、在线答疑、在线测试、在线调查等的开发。

三是提供平台开放式接口技术。为特色资源或拓展的学习系统和测评系统提供统一身份认证,全面统计项目访问的数据。

四是添置平台收费功能。当前各类互联网教育公司运行的利润增长点有来自用户的付费,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在资源使用上可以免费,但在特色资源、在线直播课程或咨询答疑等教学服务上可建立收费模式,以便补助项目经费运行和激励教师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五是扩展数据统计功能,强化学习分析应用。在现有的用户分析、课程分析、资源分析、题库分析、引用分析、日志分析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颗粒度”的大数据分析,如细化和分类以微资源、积件、模块、课程及不同角色为统计对象的数据统计功能,可对资源作者、编者、使用者、运营者进行有效反馈,方便后续提供单个资源应用效益统计和改进、个体学习效果分析(如微学分奖励)和学习能力分析、教师教学工作量认定(如积分奖励)等量化数据服务。

(三)运行机制建设的机理分析

1.《指南》强调了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解读《指南》,行文篇幅、字里行间无不在强调机制建设在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如“指导思想”中提出“探索基于资源库使用的学习、培训等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建设思路”中提出“强化共享机制设计”;“项目组织”中提出“应继续探索和完善以用促建、共建共享、开放建设、动态更新的有效机制,保证每年新增和更新的资源比例不低于原有总量的10%”;“功能设计”中提出“建立用户使用奖励和分级管理的机制(或类似机制)”;“监测与管理”中提出“健全资源审核编校机制”;“申请条件”中提出“资源建设标准和评价机制明确”;“后续管理”中提出“建立激励和淘汰机制”;“保障措施”中提出“知识产权”和“经费资助和使用管理机制”。同时,2016年版《指南》首次提出了资源库项目建设要做好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的统筹规划,这是落实资源库建设国家、省级、校级指导意见,也是更好地落实资源的分类指导、统筹建设。此外,资源库项目建设涉及的核心机制主要有:资源的协同建设机制、资源的审核编校机制、资源的共享应用机制、资源的宣传推广机制、资源的动态更新机制、资源的激励使用机制、知识产权保护、资源的经费资助和管理使用机制等。可见,建立以满足应用、服务应用、促进应用为目标的“学校-行业企业-技术支持方”资源开发共享、有效运行、持续更新的机制仍是当前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亟待进一步探索的核心课题。

2.现有机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已验收或在建项目发现,在资源建设和资源应用上处于非均衡状态,即大部分项目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建设、轻应用、难更新”现象。而《指南》所涉及的如资源协同建设、资源动态更新、资源激励使用、经费资助来源和使用等方面的机制都是保障项目可持续性的核心机制,但部分机制的实际建设和运行状态仍处于“断档”或“空档”状态。根据国际开放教育资源项目的实践经验,资源建设和应用主要存在着诸如对项目的推进和认识、教学支持和认定、版权和知识产权、标准和质量保证、技术和基础设施、财政支持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共性问题[14]。笔者在此将核心机制的关键问题归纳为不同层级(如教师个体、院校、行业企业、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解决项目建设的动力(如为什么建设、为什么应用、为什么更新等)和阻力(如如何持续运维项目、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如何获取经费支持等)两大矛盾问题。

3.未来解决机制建设问题的主要着力点

现阶段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的推动力是来自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体系,而资源应用推广则更多取决于学校的教职人员,缺乏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机制配套。笔者在综合参照OER项目研究结论[15]、资源库项目参与者访谈和参与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参与项目建设的院校和教师两个层面进行项目推进着力点分析:

一是强化学校在机制建设中的主体责任。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工作,单纯依靠国家下拨和项目划拨的建设资金往往是不够的,更应该建立根据项目运行绩效的财政拨款和项目自身创收相结合的资金收入机制。在资源的应用与推广方面,目前的现状是主体责任更多落在主持院校和项目参建院校的具体参建教师身上。现有的政策环境是但凡立项验收的项目都须更新资源和推广应用,如达到要求则进行经费补助;反之,则整改、警告或除名处理。市场化运作,采用会员制实行付费使用是当前很多项目验收时提出的方法,也是当前国内外互联网教育公司的运营模式。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然存在着一定困难,这其中与资源内容质量、平台用户体验(如是否有收费功能)及相关政策保障(收费机制、分配机制等)都存在着无法匹配的现实问题有关。综上,项目参与院校应担负起第一主体责任,尽快建立和有效落实资源建设与更新、应用与推广的各项激励机制。

二是提高教师在机制运行中的主体权益。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的核心要素是资源内容,本质资源却是那些建设资源和提供资源在线教学支持服务的指导教师。在当前资源建设“项目导向”“群体共享”的状态下,资源建设更新和在线服务所需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成为这些参与者的一大问题。激励措施尤其是工作认可和经济激励正成为当前教师提供后续资源更新和在线服务的最大障碍。因此,为确保项目建设可持续性,必须确保教师在资源建设中的核心权益。以教师为中心完善机制,从项目和教学两个维度同时保证教师参与项目的权益。对于参与资源建设的核心成员视同参与了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并在项目建设期内建立资源库建设津贴及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对于提供在线教学支持服务的教师,可根据平台教学指导记录给予相应的教学工作量认可。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充分而广泛的运用专业教学资源库推进教学改革已然成为了高职院校内涵整体推进的一条重要路径。因此,更为开放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育改革新机制应尽快推出,才能最大程度、最广范围地促进广大高职战线教职员工最快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在机制保障、平台支撑及资源支持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王竹立.网络教育资源为什么存在“数字废墟”——中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之难点剖析李康之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46-53.

[2]周建松,张国民,郭福春.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策略和路径研究——基于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34):13-18.

[3]周衍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基于42个国家资源库建设方案的统计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32):5-8.

[4][5][8]童卫丰,姜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07-110.

[6]杨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99-102.

[7]汪善锋,赵明珍,邢军,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7):51-54.

[9]關于做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6年度相关工作的通知[EB/OL].[2016-07-28].http://www.moe.edu.cn/s78/A07/A07_gggs/A07_sjhj/201605/t20160506_242282.html.

[10]顾小清.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

[11]王学东,李贤彬,刘庆华,申荣卫.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11-13.

[12][13]叶波,刘怀恩.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平台建设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8):49-53.

[14][15][加]苏珊·安东尼,[英]卡特里奥娜·萨维奇.开放教育资源:网络空间对话[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179-184.

Abstract It has been ten years s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library co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roject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in promoting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resources,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platform functions, the guarantee of th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By analyzing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guid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databas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16) in the factors of resources, platform and mechanism, compa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it shows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 contents should focus on the promotion of unicity, structuralization, self-containedness, indivisibility, findability, systematism and other features. The optimization of platform functions should focus on the promotion of intelligent data push, the support of mobile learning, the provision of platform open interface, the expansion of data statistics and other function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the school in th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the princip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teacher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mechanism. Only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platforms and mechanism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operating mechanism; contents construc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uthor Zhang Guomi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Zhejiang Financial Vocational College(Hangzhou 310018); Zhou Jiansong, professor of Zhejiang Financial Vocational College; Kong Delan, Zhejiang Financial Vocational College

猜你喜欢

机制建设平台建设
建立健全基层人民银行党建工作量化管理考核评价机制探究
青海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析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组织机制管理的建设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中学语文“碎片化”阅读平台建设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