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质创新、灌溉与玉米稳产研究
——兼论中国玉米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是否有所改观

2017-08-13王全忠薛超周宏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机井种质灌溉

王全忠,薛超,周宏*

(1. 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2.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种质创新、灌溉与玉米稳产研究
——兼论中国玉米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是否有所改观

王全忠1,2,薛超2,周宏2*

(1. 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2.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玉米稳产的农业适应性策略研究,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玉米为例,对中国农业生产是否“靠天吃饭”这个老话题给予了一种新的检验。通过2004-2014年玉米主产区12个省(自治区)166个地级市(区、盟、自治州)的统计数据,研究发现玉米种质创新和灌溉条件改善作为减缓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适应性策略对稳定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干旱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玉米种质创新、灌溉条件和干旱指数的联合检验结果表明,2004-2014年中国玉米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已有所改观。然而,支撑玉米有效应对干旱的灌溉手段是不断扩张的机井数量,这对于农业灌溉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将加重粮食生产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安全性风险。“十三五”时期,在平衡粮食生产和环境资源的双目标时,有必要缩减农业灌溉水资源负荷过重地区的粮食生产任务,并就这一问题给予相关的科研论证。

玉米产量;种质创新;灌溉;气候变化;适应性策略

Abstract: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China’s grain security and the effcient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to study the adaptive agricultural strategy for corn prod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change. Based on the data of corn production in 166 cities from 12 main corn producing provinces from 2004 to 2014, this paper examined the classical question about whether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is still relying on nature. Results show that corn breeding innovation and improved irrigation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reducing the dependence of corn production on nature. While drought has a signifcant negative impact on corn yields. In addition, joint test also shows that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corn production relying on nature has been improved from 2004 to 2014. But irrigation expansion relies on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wells, which will result in the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and the increased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During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o balance the objectives of future food prod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his paper suggests to reduce food production task from the regions requiring heavy irrigation and to conduct more related scientifc research for this problem.

Key words:corn yield; seed breeding innovation; irrigation; climate change; adaptive strategies

玉米稳产或产量潜力挖掘对于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围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玉米稳产的农业适应性策略更备受关注[1]。中国玉米种植区域基本横跨中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期较高的植株需水量与经常性干旱相伴而生,加之区域水资源短缺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有限,中国玉米主产区70%以上仍为雨养农业[2-3]。有研究指出,干旱是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影响区域最广和发生最频繁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之一,成为中国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4],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极端气候事件中的干旱对(春)玉米种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5-6],如2014年夏季,中国东北、华北地区陷入严重干旱,导致玉米减产严重。

在诸多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策略中,种质创新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被认为是玉米稳产的重要载体之一。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一般是玉米育种技术发展的基础,其目标旨在促进新品种选育。根据育种专家们对大量品种进行历史序列分析发现,玉米产量的持续提高和新品种增强了抗逆性密切相关,如耐密植、抗倒伏、耐低温与抗各种生物逆境等[7]。仇焕广等[8]测算,2003-2012年单产提升对中国玉米产量增长中的贡献率约占30%。与此同时,玉米种植的大田农作物特性决定了其高度依赖于自然环境,目前除新品种培育、创新及推广外,玉米稳产的有效途径还依赖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控制自然风险,尤其是以应对干旱为主的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当前,中国1.23亿hm2耕地中有灌溉条件的只有0.56亿hm2,其他55%的耕地完全“靠天吃饭”,而具有灌溉条件的大部分农田的灌溉标准也不高,同时面临严重的老化失修现象[9]。有效灌溉面积是对粮食主产区乃至全国粮食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适度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是提高中国粮食产量最有效的途径。相关实验研究表明,灌溉对于玉米单产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旱季相对于有灌溉条件的耕地来说,无灌溉条件的耕地中玉米单产要低得多[10]。

追溯种质创新与灌溉能否适应气候变化对玉米稳产的影响,实质上也是着力解决或回答中国玉米生产是否“靠天吃饭”这一经典问题。在当前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新背景下,农业基础设施、生产技术条件和财政支农力度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农业高度依赖于气候所经常遭受的产量波动,可以说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或改观,粮食生产“十二连增”或许在一定程度说明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应该已经不是问题了,但也有学者提出目前中国农业生产活动对气候的依赖性还很大,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致使国内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缺乏牢固基础,“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11]。因此,我们不禁疑虑,中国农业或玉米生产是否已经走出“靠天吃饭”的命运这一问题的解答或检验,对于在当前全球和中国气候变化的不稳定影响的趋增,正逐步地考验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性以及平抑粮食自给、库存与进口之间矛盾的关键时期,对我们如何有效选择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模型设置及变量说明

研究玉米种质创新和灌溉等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策略对玉米产量变化的影响,往往可通过控制组试验或回归方程等方式来进行判别和检验,但构建相关指标以表示玉米生产“靠天吃饭”这一问题则相对复杂。一般来说,玉米生产“靠天吃饭”可表示为农户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遭遇气候灾害时(或后)的应对方法的缺失或效果不理想,最终带来产量减少。关于检验玉米生产“靠天吃饭”这一问题的存在性,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分别来解释。在微观方面,以农户调查访谈为基础,围绕“农户在玉米生长期内遇到气候影响时,能否得到有效的应对措施(如排涝或引水灌溉等),以缓解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不利影响?”这一核心问题来设置观测指标。在宏观方面,可以选定玉米主产区,使用气候(温度、降水与风速等)、灌溉条件(灌溉面积、沟渠里程与机井数量等)及地区特征(如地表径流、河流流量等)等数据,利用气候、灌溉对玉米产量的模型估计参数并进行联合检验。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在传统生产函数基础上引入玉米种质创新、灌溉条件和气候变量,分析玉米生长期内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种质创新、灌溉条件和气候状况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检验中国玉米生产是否“靠天吃饭”这一命题。实证研究采用双对数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式中:yit、xit、TEit、Iit和Cit分别表示第i地区第t年的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生产要素投入、玉米种质创新、灌溉条件和气候因子,Controlit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βk(k=1,2,…,K)表示估计参数,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式(1)中的关键变量与控制变量的选取参考了已有研究资料,具体变量指标的选取依据如下:

1)玉米种质创新(TEit)变量选取中国玉米主产区各省的玉米新品种审批数。在玉米生产实践中,与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相关的两大技术,一是栽培技术,二是育种技术。由于玉米栽培近年来变化并不大,而且一些栽培方式、技术的改变往往伴随玉米种子的变化而改变的,所以本文选取育种技术方面的指标以期表示玉米种质创新。随着国家和各省(区、市)玉米育种研发力度的不断增强,一批优质、抗旱等特性的玉米品种被研发、审批、试种和推广,对稳定玉米产量起到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但需要指出,玉米新品种审批数、主要品种推广面积和地区实际使用品种数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后两个指标可能更好地表示一个地区的玉米技术进步,但限于上述两个指标很难获取,故本文选择各省份历年的玉米新品种审批数作为玉米种质创新的代理指标。

表1 实证模型指标定义Table 1 Defnition of model variables

2)玉米灌溉条件(Iit)选取有效灌溉面积(IAreait)和机井数(IWellit)两个指标。有效灌溉面积是在正常情况下当年可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它基本上反映出一个地区农业生产上灌溉条件的优劣。然而,有效灌溉面积是一个地区关于农作物灌溉面积的加总指标,可能无法直接反映出农户应对干旱时所采取的措施或行为,因此本文选择观测地区的机井数作为反映灌溉条件的重要指标,这主要是考虑到一个地区机井数的年际变化往往直接关联到当地的干旱程度。当干旱发生,降水和地表径流(干涸等)不能进行灌溉时,农户或政府往往会通过钻井等方式汲取地下水,作为支撑灌溉的主要手段。同样,机井具有多种用途,如灌溉农业、牲畜饮水或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等。机井用途的多样性,导致准确分离或统计用于农业(或专用于玉米)灌溉的机井数量往往较为困难,但基本来说,一个地区机井数的年际变化,还是可以描述该地区的干旱程度。

3)气候状况(异常或不稳定等)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具有较大影响已被众多研究所证实[1,12]。本文选取不需要专业的植株生长田间观测数据(如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CI指数和帕默尔干旱指数等)所表示干旱指数[6](Cit),以描述各省(区、市)玉米生长期内的气候状况,具体表达式为:

4)控制变量(Controlit)主要选取地区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政府支农力度和地区控制变量3个方面,其中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表示农户家庭收入水平,这一指标不仅反映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反映出农户家庭的重要禀赋特征。财政支农力度显示出地方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支农财政中用于各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三农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使用玉米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总面积的比例作为地区控制变量的代理变量。中国玉米产区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明显,这不仅表现为耕地质量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也反映出水资源(地表径流、地下水量等)空间分布差异。这一代理变量的设置原因有两点:一是避免人为设定地区虚拟变量(如华北、西北地区=0;东北、西南地区=1)可能带来的偏误;二是考虑到水稻是中国灌溉农业的典型作物之一,其生产需水量大,一个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多与少,反映出该地区耕地、气候和灌溉条件的优劣。

最后,在式(1)基础上,设置以下检验指标,在模型参数估计后进行联合检验,以判断玉米生产是否“靠天吃饭”,即:

式(2)表示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提升过程中,玉米种质创新(TE)和灌溉条件(I)的改善,能否抵消气候变化(C)的负面影响,其中,若式(3)的联合检验显著大于0,则表示玉米生产不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即现阶段中国玉米生产上良好的技术支撑和灌溉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地抗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反之,则说明玉米生产存在“靠天吃饭”问题,玉米产量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气候变化,或者说玉米种质创新和灌溉条件改善尚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1.2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2004-2014年中国玉米主产区的统计数据,数据涵盖了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云南、陕西和新疆共计12个省(自治区)166个地级市(区、盟、自治州)的玉米生产、气候和经济社会发展等相关信息。上述地区合计玉米产量占中国玉米总产量的80%以上,具有较好的样本代表性。

模型变量指标的数据出处说明如下: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数据来自各省的统计年鉴和部分地级市的统计年鉴。玉米单位面积的物质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数据来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5-2015年)。玉米主产区各省的玉米新品种审批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种业信息网(http://www. seed.gov.cn),其中删除了有重复和无审批编号的项目。玉米灌溉条件中的有效灌溉面积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5-2015年),机井眼数来自《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2004-2015年)。2004-2014年各地级市的逐日气温和日降雨量数据来自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http://cdc.nmic. cn),缺漏值用相邻地区的气象站点观测数据替代。地区控制变量数据来自各省的统计年鉴及部分地级市的统计年鉴。财政支持力度中的农林水利事务和第一产业总产值数据均来自《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其中2004、2005和2006年的农林水利事务数据缺失,用支农支出数据替代。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5-2015年)。

相关指标的缺失数据采用前后年份平均或邻近地市替代等的方法进行插值。由于涉及到价格因素,本文分别使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对玉米单位面积物质资本投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减到2004年不变的价格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统计描述

2004-2014年间,中国玉米主产区的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保持了波动但总体上增长的趋势,单位面积产量由2004年的5 878.4 kg/hm2增长到2013年的6 269.9 kg/hm2,增幅达到6.66%。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4个玉米主产区来看,西北地区的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水平最高,但其标准差比较大,说明西北地区玉米单位面积产出水平的波动较剧烈。

表2 模型变量指标的均值统计(2004-2014)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model indicators (2004-2014)

样本观测期内,中国玉米主产区各省的玉米新品种审批数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年际波动,玉米主产区各省加总的新品种审批数由2004年的241例逐渐增加到2012年的424例最高峰后下降至2014年的321例。从省际间来看,辽宁省、黑龙江省、云南省、吉林省和河北省依次位列新品种审批数的前五位,这与中国玉米优势产区的现实相对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玉米核心产区对玉米种质创新的力度。这里需要指出,云南省玉米分布于中国玉米带的西南端,就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来说,云南省并不是中国的玉米生产大省,但却以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玉米种群生态系统和生态景观的多样性倍受国内外学术界关注。

2004-2014年间,政府财政支农力度的持续加大,致使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水利设施等建设投资不断增加,促使了农区耕地中的有效灌溉面积不断增加,样本观测到玉米主产区的有效灌溉面积增长迅速,由2004年的175.39×103hm2增加到2014年的206.86×103hm2,增幅达到31.47×103hm2。但中国玉米主产区的机井数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考虑到机井的存量特征,这种不断增长的机井数预示着每年都有新掘机井出现。同时,表4中机井数与有效灌溉面积之间较高的相关性程度,反映出玉米主产区可能较高依赖于机井抽取地下水进行农业生产灌溉的现实情况,尤其是表3中显示华北地区依赖机井灌溉的特点显著高于其他3个主产区。

表3 模型变量指标2004年与2014年分产区均值统计Table 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indicator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in 2004 and 2014

表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Table 4 Correlation test of the model

结合表2和表3发现,2004-2014年间,中国四个主产区的玉米生长期内的干旱指数差异性不大,这暗示出中国玉米生产往往多伴随着区域性干旱,而较少发生全域性干旱。进一步,使用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发现,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波动增长与灌溉条件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灌溉条件改善能够促进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提升。相反,干旱指数与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之间相关性显著,暗示出干旱指数越大,即干旱程度越低,也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提升的程度越大。

2.2 实证结果分析

由于灌溉条件在减缓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适应性策略和稳定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依次选用有效灌溉面积和机井数指标,以检验应对干旱所采取灌溉措施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程度。模型(1)-(3)按递进顺序展开,其中模型(1)观测有效灌溉面积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模型(2)观测机井数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而模型(3)同时观测有效灌溉面积和机井数指标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程度。通过面板数据的F-test和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模型(1)-(3)参数估计选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优于混合回归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模型估计结果表明:

1)物质资本投入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种子、化肥和农药为主要构成的玉米生产物质资本是保持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主要手段之一[13],而劳动投工量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中国玉米主产区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有效地降低了玉米生产所需的劳动用工量,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加了农户的非农就业机会和兼业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减少了玉米田间管理活动对劳动投入的依赖。

2)玉米种质创新和机井数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有效灌溉面积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影响不显著。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之一的种质创新,一批批抗旱、抗倒伏或高产等特性的玉米新品种被研发、审批、试种直至推广种植,显著提高了玉米单位面积的产出水平。在灌溉条件方面,机井汲取地下水用于灌溉玉米,是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在遭遇重大干旱灾情时,开钻或挖掘机井往往是在现有人工降雨或地表引流等方法无效时,一条行之有效的稳产策略。相反,可能由于短时间内一个地区耕地中的有效灌溉面积变化不大,导致该指标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影响不显著。

表5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Table 5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fxed effect model

3)干旱指数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玉米生长期内干旱指数上升,将显著地增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这主要是由于干旱指数为负增长函数, 越大,表示干旱程度越低,意味着观测年份的干旱指数偏离历史均值的程度越低。这一结果表明,玉米生长期内干旱程度越大,玉米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但需要指出,这一结论与前文(表3)述及“西北地区玉米单产水平最高”存在一定的矛盾,关于这一问题的确切解释尚未明晰,其中推测这与西北玉米种植区域分布、面积比例以及分布地区的特殊性等方面有关,导致西北地区虽然比较干旱但有效灌溉面积比较高或偏向于种植耐旱玉米品种,从而能够克服气候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3 模型稳健性检验

进一步检验玉米种质创新、干旱指数和机井数等关键变量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结果的稳健性,模型(4)-(6)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逐步加入控制变量,以检验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同样,通过面板数据的F-test和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模型(4)-(6)参数估计适合选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比模型(1)-(3)的结果能够发现,添加控制变量后,式(3)中影响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解释变量未出现明显变动,说明模型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进一步对比模型发现,相比模型(4),模型(5)与模型(6)中关于玉米种质创新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估计系数并不显著。本文认为在控制变量增加后,玉米种质创新对单产的解释能力在下降,其不稳健的程度在增加实属正常。使用玉米新品种审批数作为玉米种质创新的代理变量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因为中国现有玉米育种业存在的问题是每年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数很多,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品种出现,从而导致每年审批的玉米新品种数量不能直接推动玉米单产的增长。同时,这一问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提升,品种仅是一方面,更多还是灌溉、田间管理等一些应对策略的综合保障。

在模型稳健性的控制变量中,地区控制变量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往往能够有效地综合使用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等灌溉手段,以减少本地区气候灾害(如干旱)对玉米种植的负面冲击。另外,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对玉米亩均产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地区农户收入水平越高,往往更可能通过增加玉米物质资本投入(如购买优质种子、施用有机肥或喷洒高效农药等)方式,来达到低于自然风险和提高玉米产量的目标。

然而,模型(6)的估计结果显示,财政支农力度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当前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农款项的用途广泛,不仅包括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各种农林水利事务,还用于村庄日程管理运作支出,从而致使政府财政支农力度和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之间联系度不高或者影响关系不显著,这点可从表4中两者间的相关系数得到反映。

2.4 实证模型的联合检验

回到本文最初的研究问题,实证模型(1)-(6)参数估计基础上式(2)的联合检验结果表明,2004-2014年,中国玉米生产“靠天吃饭”现象基本得到改观,这主要得益于现阶段中国各玉米主产省不断发展的玉米种质创新和不断完善的农业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降低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或种植的不利影响。

表6 实证模型的稳健性检验Table 6 Empirical analysis of robustness test

表7 模型关键变量的联合检验结果Table 7 Joint test results for key variables in the model

中国玉米生产或种植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对于稳定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回溯近十余年的农业发展经验发现,2004年由于中央农村经济工作进行的重大调整和出台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扭转了中国粮食产量自1999年以来连续5 a下降的局面,也为后续中国粮食生产不断连增创造了政策预期和经济基础。2004-2014年间,在中国粮食生产不断连增中,玉米产量的稳步提高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这背后实际上是中国农业生产由传统向现代农业不断推进过程中,国家农业科研支持力度、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生产不断完善,以及国家玉米政策(如临时收储制度、价格补贴政策等)对玉米和相关农作物种植的引导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诚然,现阶段中国玉米主产区玉米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已经得以改观,然而需注意到,作为支撑玉米有效应对干旱灾害的灌溉手段是不断扩张的机井数量。农业灌溉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将加重粮食生产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安全风险,而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在平衡粮食生产和环境资源的双重目标时,有必要缩减灌溉水资源负荷过重地区的粮食生产任务,例如2015年农业部将西北风沙干旱区与太行山沿线区纳入“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计划。

3 结论与启示

3.1 结论

本文以玉米为例,对中国农业生产是否“靠天吃饭”这个老话题给予了一种新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质创新和灌溉条件改善作为减缓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适应性策略对稳定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干旱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玉米种质创新、灌溉条件和干旱指数的联合检验结果表明,2004-2014年中国玉米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已有所改观。比较玉米生产的气候适应性策略,发现支撑玉米有效应对干旱的灌溉手段是不断扩张的机井数量,这对于农业灌溉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将加重粮食生产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安全性风险。未来制定粮食生产任务时,需要考虑农业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有必要缩减农业灌溉水资源负荷过重地区的粮食生产任务。

3.2 政策启示

厘清种质创新、灌溉与玉米稳产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玉米稳产或产量潜力挖掘仍然面临着耕地和水资源约束、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和技术进步等诸多挑战。为了有效地保障中国玉米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相关政策建议如下:第一,管好和用好玉米主产区现有的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水利设施的管网、沟渠、提灌站和农田末端设施的布局,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建设、修葺一批覆盖主产区的重点水利干渠。第二,继续加大玉米新品种的创新工程(如新品种研发、审批、试种和推广等),适度提高育种研发支持力度。规避当前我国玉米种质“多、乱、杂”的缺陷,需要培育和增加玉米种质创新的科研主体,建立相关种质创新的信息共享、流动、合作和平台开发的鼓励与支持政策。第三,完善气象跟踪、预警、调度及发布的国家、省、市和县(气象站点)多级联动机制,以期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

中国玉米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已有所改观的结论为“十三五”时期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契机。“十三五”时期,中国玉米产业正处于由前期的供给不足到当前的供给过剩的转型期,由此产生的新问题有待我们重新去审视,例如2015年国家压缩“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计划,对国内玉米总产量的冲击有多大?由此带来的玉米进口量、库存量和自给率的联动关系有多大?消减“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农户的替代作物是什么或生计如何解决?未来国内玉米需求量是多少?当前因去库存而缩减的玉米种植规模未来是否会反弹?未来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玉米生产的政策走向会是什么?如果从水资源和生态资源保护的视角来看,对华北和西北地区玉米种植进行结构调整或缩减种植规模,如何协调农户粮食生产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未来玉米的技术进步方向是什么?我国玉米稳产很大程度上依靠化肥、农药和地膜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得以保证,化学类生产要素对生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待进一步细化的定量研究。

[1] 麻吉亮, 陈永福, 钱小平. 气候因素、中间投入与玉米单产增长——基于河北农户层面多水平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2(11): 11-20.

Ma J L, Chen Y F, Qian X P. Weather elements, intermediate inputs and growth of corn yield in Hebei Province[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1(11): 11-20.

[2] Deng X P, Shan L, Zhang H P, et al. Improving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ciency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China[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6, 80(1/2/3): 23-40.

[3] 肖俊夫, 刘战东, 刘祖贵, 等. 中国玉米生长期干旱与灌溉投入问题分析[J]. 灌溉排水学报, 2009, 28(5): 21-24.

Xiao J F, Liu Z D, Liu Z G, et al. Analysis on irrigation input problems and drought in growth period of maize in China[J].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2009, 28(5): 21-24.

[4] 李文娟, 覃志豪, 林绿. 农业旱灾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3): 111-118.

Li W J, Qin Z H, Lin 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gro-drought impact on food security in China[J].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2010, 19(3): 111-118.

[5] 谢立勇, 李悦, 钱凤魁, 等. 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性与脆弱性[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5): 25-30.

Xie L Y, Li Y, Qian F K, et al. Analysis on agricultural sensitivity and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and countermeasures[J]. Journal of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24(5): 25-30.

[6] 周冬梅, 欧阳兆云, 张和稳, 等. 田阳干旱指数对早玉米产量影响的农业气候评价[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4, 35(3): 75-78.

Zhou D M, Ouyang Z Y, Zhang H W, et al. Agroclimatic assessment of drought index affecting corn yield in Tianyang[J].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014, 35(3): 75-78.

[7] 张世煌. 玉米种质创新和商业育种策略[J]. 玉米科学, 2006, 14(4): 1-3.

Zhang S H. Germplasm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 maize breeding strategy[J].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2006, 14(4): 1-3.

[8] 仇焕广, 张世煌, 杨军, 等. 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建议[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3, 15(1): 20-24.

Qiu H G, Zhang S H, Yang J, et 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ize industry, challenges in the future and policy suggestion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15(1): 20-24.

[9] 徐晓鹏. 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基于我国6省6村的实证研究[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4, 13(4): 400-405.

Xu X P.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infrastructure under the view of food safety i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data from 6 villages of 6 provinces in China[J]. Journal of Agro-Forestr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4, 13(4): 400-405.

[10] Kogan F, Powell A, Fedorov O. Use of satellite and in-situ data to improve sustainability[M]. Springer Netherlands, 2010.

[11] 陆文聪, 祁慧博, 李元龙.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41(1): 5-18.

Lu W C, Qi H B, Li Y L. The tendency of China’s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under globalization[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1, 41(1): 5-18.

[12] Fan M S, Shen J B, Yuan L X, et al. Improving crop productivity and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hina[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1, 63(1): 13-24.

[13] Fan T L, Stewart B A, Wang Y, et al. A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ffects on grain yield, water-use effciency and soil fertility in the dryland of loess plateau in China[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05, 106(4): 313-329.

(责任编辑:王育花)

Seed breeding innovation, irrigation, and stable corn production in China: Further discussion of changing situation of China’s corn production relying on nature

WANG Quan-zhong1,2, XUE Chao2, ZHOU Hong2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Anqing, Anhui 246133, China; 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

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275(2017)04-0720-08

10.13872/j.1000-0275.2017.0045

王全忠, 薛超, 周宏. 种质创新、灌溉与玉米稳产研究——兼论中国玉米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是否有所改观[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 38(4): 720-727.

Wang Q Z, Xue C, Zhou H. Seed breeding innovation, irrigation, and stable corn production in China: Further discussion of changing situation of China’s corn production relying on nature[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7, 38(4): 720-727.

农业部软科学项目(2014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1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60)。

王全忠(1984-),男,安徽安庆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E-mail: catzitt@sina.com;通讯作者:周宏(1965-),男,江苏扬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粮食安全与农业技术经济,E-mail: zhouhong@njau.edu.cn。

2016-08-23,接受日期:2017-01-18

Foundation item: Soft Science Research Program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2014102);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71473121); Major Project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Fund (13&ZD160).

Corresponding author: ZHOU Hong, E-mail: zhouhong@njau.edu.cn.

Received 23 August, 2016;Accepted 18 January, 2017

猜你喜欢

机井种质灌溉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护秋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淮北市农用机井质量调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浅析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