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业
——面对财富的态度

2017-08-13习翼

家庭服务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家业财富

文 |习翼

家业
——面对财富的态度

文 |习翼

家是人们生活的场所,居有定所、少有所依、老有所养是靠家来维持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靠家庭积累的财富实现的。家庭积累的财富就是家业。

家业之重要不言而喻,它是家庭赖以维持生存、生产、生活,永续发展的必需。自从有了家庭,家庭成员都尽量地获取更多的财富,创立或扩大家业。有的依赖自己的勤奋努力,有的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依靠自己的胆识,曝霜露,犯寒暑,积沙成塔,开拓一片天地,家业始成,直至门第鼎盛。

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的创业经历是一个经典的例证。1925年,他白手起家成立民生公司、创办航运,筹资极为困难,只筹得8000元资本,赴上海订购了一艘70.6吨的浅水铁壳船,首开重庆至合川的航线。他总揽岸上事务,每天还要上船接待旅客。他提出“一切为了旅客”的口号,认真履行,服务热情、周到,伙食也好,广受社会好评。第一年获利2万元。1927年,他建成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1929年,他定制了“民用”“民望”两艘轮船,总吨位230吨,航线扩大到渝—涪、渝—沪。在与日本、美国的长江航运业的竞争中,他辗转腾挪,步步为营,利用码头报关和合并重庆上游的7个轮船公司,做大做强,到1935年,拥有轮船42只,总吨位达16684吨。八年抗战,民生公司共抢运人员150万人,物资100余万吨。1945年,民生公司发展到船只137艘、36000余吨位。卢作孚在利国利民的实业中,实现了自身家业的壮大。

创建于1669年的同仁堂药店,自第一代乐显扬创立,历经300余年,历代子孙秉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坚守“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延续13代,分号遍及大江南北,成为享誉全国的药业翘楚。乐家也在康民济世中成就家业。

《论语》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是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最好诠释。无论何人,无论何时,获取财富、扩充家业的途径要光明正大,否则便为世人所不齿。

同样兴家立业,和珅却走的是另一个捷径:他少年便父母双亡,家道败落。自22岁入宫担任三等侍卫,到49岁被嘉庆皇帝下旨抄家,27年时间,查抄时有房屋3000间,土地8000顷,白银8亿两。当时清廷的年税收才7000余万两,他藏匿的资产相当于清朝10余年的收入。和珅可称为世之贪夫,欲壑难填,其贪赃枉法、巧取豪夺的速度和力度令世人惊愕不已,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有了家业,有些人花天酒地,穷奢极欲;有的人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有的人使性斗富,逞一时之快;有的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凸显家国情怀。靠开罐头厂和米店起家的陈嘉庚,事业有成后不忘祖国,1913年,陆续在家乡福建集美办起小学、中学、师范和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10所学校。1921年,认捐开办费100万,常年费分12年付款300万元,创办厦门大学,成为我国唯一独资创办的大学。在20世纪20年代末,经济大萧条时,所办实业处境艰难,他却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他卖了三座大厦,作为维持厦门大学的经费。抗日战争时期,他带头认捐,历任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会长。其大部分家业用于办学和抗击侵略者。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另一个让人感佩的是收藏大家张伯驹先生。当得知唐朝韩干《照夜白图》和唐朝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等国之重宝售给外国藏家时,他深感痛心,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奋力救护。1947年,当流失东北的宋朝范仲淹《道服赞》、隋朝展子虔《游春图》被故宫博物院因无力购买拒绝收购时,他再度出手,变卖西四弓弦胡同豪宅,以黄金220两购得。为了收藏,他不得不把海淀的承泽园卖掉还债,从此过上平民生活,无怨无悔。这些倾全部家业换取的八件国之瑰宝,于1956年7月又无偿地捐献给国家,使之重回故宫博物院。真正实现了当年他的收藏愿望:“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所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续……”

以上数例不难看出家业的取舍体现出世道人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的青史留名,有的遗臭万年。《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引以为鉴。

猜你喜欢

家业财富
诉衷情·赠张炳祺老先生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日本人为何不喜欢分家产
将苦难转为成一笔财富
日本家业传承法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让我做你的快递哥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
吃苦也是一种财富
洪都拉斯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