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践育人新模式探究

2017-08-11吴立全于秋叶

关键词:育人大学生活动

吴立全 于秋叶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高校实践育人新模式探究

吴立全 于秋叶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日益重视实践育人工作,但同时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探索高校实践育人新模式,构建高校实践协同育人模式、“互联网+”模式、文化品牌模式,使社会实践更贴近学生实际,避免流于形式。通过丰富实践内容,增强实践宣传力度,加强组织管理,健全保障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实践育人功能,为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进入良性循环提供参考。

高校;社会实践;实践育人;创新模式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1]社会实践是高校课堂教育在课外的延伸和升华,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清自我、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是实践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高校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大学生提升道德品质、塑造健康人格,深化专业学习,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探究高校实践育人新模式,是提高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实践育人概述

(一)实践育人意义

社会实践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人们能够了解客观世界,并自发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实践育人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使大学生通过参与“服务—学习”等活动实施程序,服务社会、方便他人,同时获得个人学习经验,一方面总结服务收获,体现在专业知识运用与专业能力反馈上,也体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后者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抓手,在实践育人中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反思处理实际问题方式的合理性,在社会实践中将教育和生产活动相结合,通过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共同作用,达到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目的。

(二)实践育人内涵

学界对“高校实践育人”内涵有不同界定。王晓勇认为:“高校实践育人即基于实践观点形成的育人理念,是指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基础,激发学生对课外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热情和兴趣,开展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实践活动,促进其形成优秀品格、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型育人方式。”[2]王蒙蒙认为:“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是指按照高等教育目标要求,大学生在校外参加的社会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或影响。”[3]徐丽曼提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高校组织为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提供相应实践平台,通过社会教育和实践锻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4]

综上,高校实践育人可概括为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在满足大学生生理、心理、价值观念等要求基础上,通过参加课堂教育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开展教育和自我教育,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践育人特点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主观能动地探索和改造社会的客观物质性活动,高校社会实践育人主体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特征体现大学生对社会群体的特征反应,其根本是实践育人的特征反馈,实践规律即社会运作规律[5]。

首先,高校实践育人具有时代性。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往往结合时代特色和社会热点,使实践育人更好适应社会需要。其次,高校实践育人具有国际性。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加深,高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更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实践机制,提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最后,高校实践育人具有开放性。实践活动地点不仅局限于学校,实践活动人际关系不再局限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扩展为社会人际关系。因此,高校实践育人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结合,是结合课堂教育的理论性、社会教育的客观性和自我教育的精准性的教育活动。

(四)实践育人现状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和非课程化并存,总体尚未形成课程体系。”[6]“我国社会实践课与理论课相比易被忽视,如对锻炼学生从教技能起关键作用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存在时间短、次数少、实习基地少、指导教师少、流于形式等问题。”[7]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实践从理论到措施不断完善,特别是高校实践育人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在借鉴国外高校实践育人成功经验同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指导理论,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团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对新时期实践育人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发展。此外,高校实践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如将社会实践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创建社会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成绩计入第二课堂成绩等,使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意愿增强、行为动机趋向端正、实践成果日益丰富。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近4年参与社会实践学生人数提升;实践时间增加;实践成果质量及社会实践项目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竞赛转化率提高,见表1。

表1 2013 2017年东北农业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情况

二、高校实践育人现存问题

(一)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近些年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成绩斐然,但仍有部分活动流于形式。首先,对社会实践意义认识不足。个别学生在实践中不重视实地调研,通过当地亲属或熟人获得相关单位盖章证明;为完成社会实践任务,在网上查找、拼凑完成实践报告。其次,部分高校不重视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前不开展正规培训,较少有指导教师跟队参与,导致实践目标不明确、方法不当,降低实践育人效能。最后,社会实践内容缺乏创新,社会实践经费不足。

(二)实践主体单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离不开激励机制[8]。随着素质教育推进,高校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但组织主体过于单一,仅依靠团委主抓,且社会实践不具连续性,仅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多为辅导员,因缺乏规范化和体系化的激励机制,专业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不高,即使指导也多为临时性行为。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质认识不清,缺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理性理解,重视程度不足[9],参加社会实践大多为完成第二课堂加分及校团委任务。学生参与面较窄,活动成员多为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或骨干。同时,高效社会实践工作与教师教学、企事业单位需求间未形成联动合力,导致整体实践育人效能降低。

(三)实践成果利用不足

目前许多高校“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判断实践活动效果,更没有后续审查制度和考评体系”[10]。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主要由学生团队完成,结题后交至校团委管理,实践成果仅在团队间简单评比,很少有后续成果交流、转化和推广。一方面社会实践缺乏交流平台,另一方面缺乏实践成果转化与推广机制。原因主要包括:未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推广与转化平台,且投入少,无专项资金支;实践成果信息服务平台缺失,实践成果在转化与推广过程中无法获得帮助和支持。

三、高校实践育人新模式探索

(一)协同育人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11]协同育人模式秉承高校“大思政”理念,第一课堂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协同育人,注重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辅导员与高校学生协同,企业与学校协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思想政治专业教师、专业课教师等共同指导并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在实践育人中发挥联动作用。“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理论指导同时,理性思考,及时反馈到教师课程教学中,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课程教育。”[12]应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依托,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对接平台。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高校与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在为学生创建稳定社会实践基地方面形成合力,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的同时提高实践效果。在学校和企业、政府机构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帮助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更好地感受企业文化、体验政府机构工作流程。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学习能力和办事能力,增加其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东北农业大学积极推进校校、校企、校地“协同育人基地建设”,现有实践育人基地32个,基本满足在校生生产、实践、实习需要。

(二)“互联网+”模式

新媒体因便利性与开放性深受当代大学生欢迎,高校可利用新媒体优势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互联网+”模式利用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媒体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线上线下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育人模式,将网络科技优势转化为实践育人优势[13]。如通过新媒体即时发布实践活动内容或征集实践队伍等,在实践过程中利用新媒体及时互动研讨,扩大实践活动影响;指导教师无法随队时,可利用视频讲解等方式远程指导,及时解决社会实践活动难题;利用网络同步直播,提升社会实践参与度;利用微博开设社会实践话题,在分享经验同时,提高参与社会实践主动性;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即时推送社会实践注意事项及不同类型社会实践进展。同时,将新媒体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结合,提高学生创业敏感性和便利性。近5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学生实践团队利用龙江先锋网、农业专家在线网公共服务平台,联系校内专家与地方农户,为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提供技术指导200余次;团队自建植物保护、动物养殖等专业微信公众号12个,为农户、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累计300余次。

(三)文化品牌模式

“校园社会实践资源建设,主要在于建设高雅校园文化。”[14]发挥校园文化对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用红色、健康、高雅文化引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科学方法,结合科创竞赛,缔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品牌实践,打造高校社会实践品牌。如提升军事思想、规范自身行为的军事训练,丰富校园文化、提升综合素质的社团活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锻炼专业能力的学科竞赛,以及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东北农业大学提出“万名大学生进万村”的创新培养方法,“开创暑期实践与寒假调查相结合、日常社会实践与研究课题实践活动并举、个体实践与团队实践并重的工作模式”[15]。从多方面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帮助其了解社会、融入社会,获得较好成效。

四、高校实践育人模式实施策略

(一)提高宣传力度

“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6]高校应不断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意识,使高校、社会、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有机结合。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稳定实践单位和良好实践育人环境,保障实践育人工作顺利开展。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宣传社会实践,通过组织培训帮助大学生明确社会实践目标,引导其树立正确实践观念,使其完成社会实践任务的同时,完成自我教育,全面提高自身能力。

(二)加强组织管理

为更好发挥高校实践育人功能,应不断加强组织管理,完善高校传统实践育人模式,将社会实践具体要求落实到相关课程中,使学生将理论知识通过社会实践逐步内化为自身能力。“高校共青团组织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7]。应避免仅注重省级、校级重点实践团队的建设要求,忽略多数实践团队需要。应不断扩大社会实践参与程度,使更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真正锻炼。提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选择不同学科、专业实践主题,鼓励学生与不同专业、年级的同学交叉自由组队,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高校应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师生提供前期培训和专业指导,培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确保高校实践育人功能有效发挥。

(三)完善激励机制

“当前许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均采取项目化运作方式,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专业教师将研究课题、教学内容融入课题的项目化运作中,使教学与学生实践紧密联系。”[18]因此,高校社会实践应实现“学分化”学籍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取决于参与者内在动力、社会环境与外在激励。首先,对寒、暑期社会实践参与者,以加分、补助及社会实践奖学金等方式给予激励;其次以团队竞赛及评奖评优等方式激发学生竞争热情;最后以社会反馈、新闻报道及表彰等形式给予实践团队激励。

(四)健全保障制度

“高校社会实践原则是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事务的准则,是高校社会实践规律性的反应。”[19]需按照“三个不断”要求,不断扩大实践领域,不断完善网络阵地,不断健全保障制度。保障制度健全,必须夯实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基础,打造“就近就便”的实践平台,在满足学生与社会需求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教育培养目标要求,建立类型丰富的实践基地。针对急需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学生群,应建设能够激发其社会责任感的基地,如“希望小学”社会爱心工程;针对渴望实地锻炼并提升专业技能的学生,应为其联系更多企业型社会实践基地。

(五)完善评价体系

“实践育人评价应体现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结束后的收获,落脚点在于构建科学、易操作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20],在建立社会实践评价体系时,可采取建模分析方法,有效检验社会实践成果,及时反馈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势和不足,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动态发展。评价时应充分考虑个体与团队、选题与成效、学校评价与自我评价等因素,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如学生参与实践态度、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均应详细记录并体现在实践评价结果中,将“社会实践登记表”和“社会实践考核表”记入学生档案。

[1] 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7-2-15].http://www.moe.edu.cn/srcsite/ A12/moe_1407/s6870/201201/t20120110_142870.html.

[2] 王晓勇.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3] 王蒙蒙.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

[4] 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5]Doris Jorde,Justin Dillon.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Europe[J].Cultural Perpectives in Science Education,2012(7).

[6] 刘志军.中美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09(2).

[7] 励立庆,王志军.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

[8]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 周彩娇,林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与完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2(9).

[10]张宏亮,柯柏玲.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3-10].http://www.gov.cn/zhengce/2017-02/27/content_5171481.html.

[12]胡数祥,吴满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3]杨继瑞.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0(2).

[14]房广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资源的选择与利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0(8).

[15]于兴业,许辉,徐国峰.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学风的重要作用及培养模式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

[16]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7]章莹.高校团组织进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路径[J].江苏高教,2013(2).

[18]陈扬.基于项目运作模式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8).

[19]张冬生,赵冬鸣,张乃芳.论高校社会实践的原则与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7).

[20]甘霖.高校实践育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G641

A

1672-3805(2017)03-0039-05

2017-04-12

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机制研究”(2016ZD039)

吴立全(1980-),男,东北农业大学团委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

猜你喜欢

育人大学生活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六小”活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活动随手拍”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