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传统戏剧体《罗摩衍那》分析

2017-08-10仁欠卓玛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3期

摘要:19世纪甘肃拉卜愣寺著名学者林.格桑拉西嘉措,将《罗摩衍那》改变成戏剧,篇名全称《罗摩衍那之戏剧修辞技乐琵琶弦妙音》,从此《罗摩衍那》不仅成了甘肃拉卜楞地区重大宗教节日期间演出的主要剧目之一,同时开创了藏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戏剧体裁的罗摩衍那。作者根据藏族传统戏剧理论,通过主人公罗摩的人物行动,体现了藏传佛教格鲁派“中观”思想。

关键词:传统戏剧体;《罗摩衍那》;中观思想;

作者简介:仁欠卓玛,女,1978年出生,西藏大学文学院藏文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族文学、史诗学、格萨尔学研究。

戏剧是藏族传统学科“小五明”之一,十三世纪西藏著名学者萨班在《智者入门》中写道:“精于戏剧,方懂语言”,戏剧是一门与语言休戚相关的学科。

藏族戏剧在古老的民间歌舞、民间说唱艺术、宗教仪式和宗教艺术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后来成了藏族戏曲、音乐和舞蹈等类综合性学科。藏戏又称“阿姐拉姆”,意为“仙女姐妹”。相传是14世纪噶举派僧人唐东杰布(1385-1464)为西藏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某利,与山南琼杰地区的一户人家的七姐妹搭建戏班,到各地演出,以此化导众人,募集经费,以此形成了藏戏的雏形,因此唐东杰布被视为藏戏祖师。17世纪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一般分为闻戏和观戏两种,闻戏是指在没有出现肢体表演艺术前,讲述者把故事画在图纸或唐卡上,根据画中故事进行讲解的一种语言表演方式;观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达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藏戏流派分为白面具藏戏、蓝面具藏戏、昌都藏戏、德格藏戏和安多藏戏等。演出剧目是以《八大藏戏》为主的神佛故事,此外还有《日琼哇》、《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等多含有佛教内容,有些寺院和地方还上演本寺有名的法台、堪布等的生平故事,也有寺院在宗教节日中上演本寺僧侣撰写的剧目,如林仓《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是印度史诗,公元8世纪翻译成藏文后,成了西藏文人熟知的外来题材,有故事体和长篇叙事诗体等不同体裁。19世纪甘肃拉卜愣寺著名学者林.格桑拉西嘉措,将象雄.曲旺扎巴的诗歌体《罗摩衍那》改变成戏剧,篇名称《罗摩衍那之戏剧修辞技乐琵琶弦妙音》,从此《罗摩衍那》成了甘肃拉卜愣寺在盛大宗教节日中上演的主要剧目之一,神猴哈努曼达的故事也在拉卜愣周边民众中流传开来。这部戏剧体的《罗摩衍那》是藏族传统文学中对罗摩题材的再一次创作,作者按照藏戏理论,以舞台剧的模式撰写了这部作品。全文分两个部分,即颂词和正文。颂词以格律诗的形式,颂扬文殊菩萨、妙音天女和原文作者曲旺扎巴,祈祷剧本的创作过程无碍顺畅。正文分概述和具体叙述两个部分,作者在概述中阐明,他不以国君和大臣、军士和盗贼、女人和情欲等粗俗流弊的故事作为主题,而是具有殊胜功德的古代传说作为主题,根据印度修辞学家檀丁的《诗镜》修辞原理进行创作。并在概述中介绍剧本的故事梗概,陈述罗摩故事具有的殊胜功德,强调罗摩射斷罗波那的马首,不偏不离取得大胜利,是摒弃两端持中观,拥有无我之上智慧的象征,因此是以戏剧形式宣扬佛法,为证修菩提道者给予帮助,而非是观戏取悦的简单快乐为目的。同藏族传统的文学作品一样,作者在颂词和概述部分中,向读者和观众介绍了文本的创作体裁、依据的故事原型和理论、创作目的等,这具有正剧部分结构严谨、突出主题的作用。具体叙述则是剧本正文部分。

这是一部独幕剧,通过不同舞台场景的更换和人物对话来讲述故事。虽然是戏剧,剧本形式不像当代剧,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示人物冲突、推进剧情发展。剧本是韵散结合体形式,唱词部分是韵文,情节叙述部分为散文,唱词以四行一组,每段以一组或多组构成,每一组唱词前都有一句根据唱词内容而定的引言。唱词主要表达人物情感,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内心的喜爱、欢乐、爱恋、思念、愤怒、贪婪、恐惧、傲慢、惊叹、羡慕等各种不同的情感形式,通过唱词表达出来,以增强戏剧的感染力。唱词的写作根据《诗镜》修辞原理,通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对比,烘托情感,突出主题,如同象氏《罗摩衍那》,继承了诗的庄严特征。散文部分主要是叙述情节,讲故事。

从剧种来讲,《罗摩衍那》是一部宗教剧,作者继承同为格鲁派学僧的曲旺扎巴的创作原则,让古老的题材以全新的形式出现。倘若象氏《罗摩衍那》只可诵读,而戏剧体的《罗摩衍那》则可以目观、耳闻、心受,更被容易接受,就像早期为在民间宣扬佛法而表演的八大藏戏等宗教剧一样,戏剧体《罗摩衍那》不但可娱乐大众,更能加深人们对“中观”的理解和领悟。《罗摩衍那》不仅是一部宗教剧,更是宣扬格鲁派宗派教义的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