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唐代燕赵诗人的诗序创作

2017-08-10贾知洵张志慧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3期
关键词:诗序燕赵唐代

贾知洵 张志慧

摘要:诗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组成部分之一,从先秦至南北朝时期,诗序的创作较少。至唐代以后,诗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燕赵诗人的诗序创作是唐代诗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基本特征,对深入理解燕赵诗人的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也能以局部窥见整体,了解唐代诗序发展的一些风貌。

关键词:诗序;唐代;燕赵;特征

作者简介:贾知洵(1977-),男,黑龙江龙江人,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至隋唐文学。

“诗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组成部分之一,就其产生和发展而言,历经了漫长的过程。但总体说来,从先秦至西晋,诗序并不多见,多是作家偶一为之。其中著名者如张衡的《怨诗》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序和曹植的《赠白马王彪》序等数篇。时至东晋,诗序创作才渐渐有了起色。这其中为之所作贡献最大者,当数陶渊明。在陶氏影响之下,南北朝时期的诗序创作日增,至唐代,诗序的创作已蔚为大观。而其中燕赵地域,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序创作,在有唐一代,都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翘楚。

对于本文所论及的燕赵诗人是就其籍贯而言的,并不包括曾在燕赵地域为官数年而后离开的其他地域的诗人。按张红运的《唐代诗序研究》依据《全唐诗》和陈贻掀先生主编的《增订注释全唐诗》进行统计,共有696篇诗序。而且,这里尚不包括一些短小只有数字的题序,如若包含,则数量更多。根据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所进行的统计,唐代燕赵地域的文学家大约有一百余人,约占整个唐代文学家的八分之一。这其中苏味道、李百药、卢照邻、李峤、高适、贾岛、李德裕等二十三人写有诗序,并以高适和李德裕所写诗序为多,分别为20篇和37篇。在这些诗序当中,以短小精简诗序为多,但亦不乏数十字以上的较长的诗序,有二十余篇。约占总序的五分之一。这其中尤以高适所作长序为多,共有9篇,约占其诗序总数的一半。

就现存的燕赵诗人诗序的题材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1.交代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如刘言史的《观绳伎》诗序云:“潞府李相公席上作”。2.交代诗歌所赠者的身份。如李嘉祜的《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见寄》诗序云:“此公时贬舒州司马”。3.交代写作的缘由。如卢傧《让帝挽歌词二首》诗序云:“开元二十九年冬十一月,太尉宁王宪薨,帝失声号恸曰:‘天下,兄之天下也,固让于我。乃追谥日让皇帝。”4.表述诗人的情趣爱好。如李端《书志赠畅当》诗序云:“余少尚神仙,且未能去。友人畅当以禅门见导,余心知必是,未得其门,因寄诗以咨焉。”5.叙写诗人的情怀。如卢照邻的《失群雁》诗序云:“温县明府以雁诗垂示,余以为古之郎官,出宰百里。今之墨綬,入应千官。事止雁行,未宜伤叹。至如赢卧空岩者,乃可为失群恸耳。聊因伏枕多暇,以斯文应之。”6.交代诗歌创作的方式。如李德裕的《题罗浮石》诗序云:“刻于石上”。7.对诗歌题目的来历或属性进行说明。如张仲素的《圣明乐》诗序云:“开元中,太常乐工马顺儿造。又有《大圣明乐》,并商调曲。”8.酬赠、奉和应制之作。如高适的《燕歌行》诗序云:“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等等。

从总体看,在初唐时期,燕赵诗人的诗序创作较少,内容也多是应制、唱和居多,主要是交代诗歌写作的一些基本信息,诸如时间、地点,以及对所写事物进行简要地说明或介绍等,缺乏内在真挚的情感。如李义、郑悟和李峤都曾写有《奉和幸大荐福寺》,三人的诗序亦是相同,皆云:“寺即中宗旧宅”,序的内容不过是表明大荐福寺的来历。另外,李峤和郑情也都写有《奉和幸三会寺应制》诗,二人诗序皆云:“寺传苍颉造书台”(郑情诗序中,“台”字为“壁”字)。指明诗歌奉和所写的内容是寺中苍颉造书台这一古迹。苏味道的《初春行宫侍宴应制》诗序云:“得天字”,写明在行宫饮宴时,在皇帝的主持下,与众同僚应制时所写的诗歌游戏中,自己得一“天”字,并按照文字游戏规则所创作的内容。其诗云:“温液吐涓涓,跳波急应弦。簪裾承睿赏,花柳发韶年。圣酒千钟洽,宸章七曜悬。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从其诗歌字脚所押的韵字“弦”、“年”、“天”来看,其规则应是以“先”韵为所押韵部,并且要求诗歌必须以“天”字收尾。从这首诗歌及其诗序中可看到,其时的宫廷文学侍从之士对于诗歌形式技巧上的推崇以及对于真情实感的缺失。与上述诸篇相比较而言,李峤的《晚秋喜雨》的诗序明显较长:

咸亨元年,自四月不雨至于九月。王畿之内,嘉谷不滋。君子小人,惶惶如也。天子虑深求瘼,念在责躬,避寝损膳,碌冤弛役。牲币之礼,偏于神祗。钟庾之贷,周于穷之。至诚斯感。灵略有融。爰降甘泽。大拯灾亢。朝廷公卿。相趋动色。里闸忙庶。讴吟成响。年和俗阜。于焉可致。抚事形言,孰云能已。乃诗日。

这篇诗序虽然亦属于奉和应制之作,但是叙述性明显加强,对于久旱以及降雨后的天子和公卿的心绪都作了较为生动地叙写,虽然不免于应制奉和类诗序的一般通病,缺乏真挚深沉的内在感情,但是也体现出唐王朝在贞观之治盛世后的雍容华贵的宫廷诗风的特点。另外诗序中明确写到“咸亨元年,自四月不雨至于九月。王畿之内,嘉谷不滋。”这对于了解唐高宗咸亨年问的历史也是一种佐证。

在初唐诗人的诗序中,值得注意的是卢照邻的《失群雁》一诗的诗序。其序云:

温县明府以雁诗垂示,余以为古之郎官,出宰百里。今之墨绶,入应千官。事止雁行,未宜伤叹。至如赢卧空岩者,乃可为失群恸耳。聊因伏枕多暇,以斯文应之。

该序虽然在类别上,亦属于唱和之作。但是却没有上述诗序中常见的情感匮乏的通病,而是满含卢照邻内心的悲苦之情。其诗及序约作于高宗调露元年二年问,时卢照邻风疾日趋严重,隐居于东龙门山中调养。此时距卢照邻自投颖水而死不过三年左右。卢照邻作为“四杰”之一,亦有“鼓怒风云之气”的壮志,可惜身缠重疾,不能实现功业壮怀,其悲令人叹惋。故诗歌创作中充溢着挚诚悲凉之意。这篇诗序的前半部分对朋友温县县令在公能为朝廷报效,在私能够实现自己的功业伟志,实在是羡慕不已,故云“事止雁行,未宜伤叹”。在言明唱和之意后,情感便急转直下,言及自身“赢卧空岩”,实有“失群恸耳”的感喟,遗憾悲苦之情不言而自明。在令人伤惋之下,亦体现出作为“四杰”之一,在扭转初唐宫廷诗风向市井的转变,追求真情挚感而独抒怀抱,所做出的努力。不仅体现在诗歌本身的创作中,亦体现在其诗序的创作上。

燕赵诗人的诗序创作在进入盛唐以后得到一定的发展,不仅叙写诗序的诗人有所增加,而且就诗序的数量和质量尤有显著的提升,字数较多的长序的创作明显增多,共有15篇之多,接近盛唐时期诗序创作的一半,其中尤以高适所创作的诗序数量最多、影响最大。

这一时期较之初唐时期在诗序创作上的变化很大。初唐时期应制奉和而作的诗序较多,但这一时期所创作的诗序中却没有了应制奉和这一类别。仅就朋友、兄弟间的唱和酬赠的诗序也较之前期大为减少。比较具有代表的是高适的《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序,其序云:

乙亥岁,适徵诣长安,时侍御杨公任通事舍人,诗书起予,盖终日矣。今年适自封丘尉统吏卒于青夷,途经博陵,得太守贾公之政,相见如旧,他日之意存焉。司业张侯,周旋迨兹,仅三十载,将畴昔是好,匪穷达之异乎。族弟秘书,雁序之白眉者,风尘一别。俱东西南北之人,怆然相逢,适与愿契。旅馆之暇,长怀益增,因赋是诗,愧非六义之流也。

这是高适在天宝九年北使清夷军途中,收到族弟所作之诗,想起开元二十三年“徵诣长安”时与诸位友人相聚的情景,因而酬寄其族弟并寄安禄山幕下诸人之作。序中赞颂诸友及族弟凤栖梧上展翅高飞,自己不胜企羡。而今日相逢之下,昔日友情依旧令自己长怀思念之意。此诗序虽不免酬答之类所具有的赞颂之语,但却是出自高适真心实意的流露,在惯有的套语之下,亦见高适今昔对比后的无限感慨之情。较之初唐奉和应制诗序的呆板之态,已体现出融入盛唐追求明朗、浓烈的感情基调和襟怀气概的精神风貌。

盛唐诗序较之初唐诗序已明显加长,有的诗序甚至已如独立成篇的散文一般,如李华的《云母泉》诗序。全篇共296字。在这篇诗序中,诗人先是介绍了云母泉的地理位置、泉水清洌的特征及用途,以及云母泉名稱之由来。而后叙写自己与友人陈公皆生性淡泊,“忽于权利”。在仕宦生涯中常思躬耕隐退之趣。并最终与友人相携挂冠归去,以寄平生之志。李华为唐代著名的散文家,这篇诗序创作得亦如其散文,清新疏朗,意兴盎然。实开其后柳宗元之山水小品文之先河。

这一时期的诗序创作中,摹景状物逐渐增多,已不似初唐时期只是简单交代一下所写景物即止,而是对景物有了比较细微的观察,往往在诗序中将景物名称的由来、处所、特征或属性都进行比较详实地叙写,形成了和诗歌正文的抒情相互补充的特点。上面所言的李华《云母泉》诗序便具有这种特点。此外,赵冬羲的《潍湖作》诗序亦是如此。在序中,诗人介绍了潍湖在巴丘之南,指出其为沅湘澧泪四水之余波,并与洞庭湖相汇的地理位置。而后,介绍了该湖夏季时水势漫涨,冬季时则涸为平野。因其是由周围水系灌流而入,故名潍,乃是取义《尔雅》。之后,诗人抒写自己观湖之感受,以作是诗的缘由。从此类诗序中,亦可看出盛唐气象对于诗序创作的影响。盛唐时期随着社会走向稳定,开元盛世的到来,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祥和升腾的气象。这种积极昂扬的社会氛围亦反映到诗歌创作当中,随着诗歌创作的逐渐成熟,情景交融的诗境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诗人所追求的目标,这一现象也反映到诗序创作中来,因景生情,以情观景,在景物的真实描写中融入情思,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完美诗境,突破了原有的在诗序中仅对景物作简单交代的传统,而使诗序与诗歌正文相互补充,互相映衬。

除了情景交融的特征之外,这一时期的诗序创作的抒情性特征较之以前明显增强。这一时期固然还有缠绵悱恻、浅斟低唱的纤弱情思,但更多的则是充满着昂扬、奋发的感情基调,充分体现出盛唐所具有的襟怀和风貌。如高适的《三君咏》诗序云:“开元中,适游于魏郡。郡北有故太师郑公旧馆,里中有故尚书郭公遗业,邑外又有故太守狄公生祠焉。睹物增怀,遂为三君咏。”这是高适开元十九年秋北上幽蓟时过魏所作。深沉地表达出了高适对于魏征、郭震和狄仕杰三位人杰的仰慕之情,感慨古今,见贤思齐之意跃然纸上。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燕赵诗人诗序的创作也是日益成熟,逐步与诗歌文本形成互补互助之势,且有的诗序借题发挥、挥洒自如而能独立成篇,体现出诗序在创作上的日臻完善,不仅增强了自身的文学性,而且使诗序受到了后世的重视。

猜你喜欢

诗序燕赵唐代
决胜脱贫攻坚的燕赵答卷
论梁肃的诗序
慷慨悲歌话燕赵
水黑燕赵
燕赵英杰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诗故》对《诗序》思想的秉承与背离
论《文献通考》之存《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