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伊始 情已生

2017-08-10方彪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11期
关键词:活跃气氛

方彪

【内容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前谈话、导入是一课堂成功的一半。课前谈话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成为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说,课前谈话是稳定学生情绪的“镇静剂”,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兴奋剂”,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催化剂”。

【关键词】课前谈话 活跃气氛 加深情感 渗透数学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教师不但要落实教学目标,还应该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在各级比赛或借班上课时,课前谈话已经成为我们教师必不可少的环节。所谓课前谈话就是教师在上课前通过与学生交流、抢答、游戏或猜谜等方式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释放自己、放松自己,能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为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埋下了伏笔。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设计一个完美的课前谈话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层面:

一、活跃气氛

在数学的课堂中“幽默”能给人一种亲切,和谐的感觉。它寓教于乐又乐而不嬉。据统计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幽默”的数学老师,“幽默”的数学老师是也是学生作文中平平出现的题目。事实证明幽默的数学老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幽默的交流方式也是课成功的因素之一。同时在教师组织的各类幽默的游戏、魔术等中,学生乐了、教师乐了、听课者乐了,课堂气氛就不会因为某些客观因素而显得紧张、沉闷,反而变得更加轻松、活跃。如:我校方老师上《数轴》的认识一课时他的课前谈话的一部分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是由我给大家上的,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那你们谁愿意第一个介绍自己。

由于地处农村且有30位教师在后面听课。学生紧张无人回应。

师:既然同学暂时还不想介绍自己,那就我先来描述一下老师吧。

这下教室有点热闹了,有的说方老师老师身材魁梧,有的说徐老师双眼炯炯有神,有的说方老师和蔼可亲……總之溢美之词越来越多。

突然有个男生说:“方老师是个秃顶。”教室里一下冷寂,空气好象凝结了一般。

师(非常平静,面带笑容):这个同学很善于观察,发现了我身上的这块“不毛之地”(生笑),那现在谁能用一个与“秃子”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呢?

生:绝顶。

师(翘起大拇指,笑着说):对,我就是绝顶聪明的人(生大笑)。

顿时教室里一片笑声。

师:那你能再用一个相反的词来说说吗?

生:糊里糊涂。

师:对了,等下我们上课的时候大家可要听仔细了,不要糊里糊涂把一节课给浪费了哦!

随着气氛的活跃,不仅缓减了学生紧张的心情,学生举手的也越来越多,而且更为《数轴》一课留下了伏笔。通过这样的淡然一笑,课堂的气氛完全焕然一新,学生彻底的释放了心里的压力,也为课堂教学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二、融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融洽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它也是课堂交流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了更加的融洽师生关系,课前谈话所采用的手段要跟学生互动。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们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有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教学伊始,教师要与学生交谈,让学生尽情地说说想了解老师的哪些方面,老师也想了解同学们的事情(包括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猜猜年龄、身高等);借班上课的时候,之前师生并未接触,互相不认识,更谈不上了解,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

三、为达成教学目标铺垫

达成教学目标是评价数学课是否成功,甚至是判断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参考标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唯一途径。而时常许多的重点和难点都需要教师合理科学的设计课前谈话来铺垫。

如:杨老师在《平行与垂直》一课中指出,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平行线;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在这里的“互相”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这么抽象的数学里理解起来似乎有点困难。为此,杨老师在课前谈话中就设下了伏笔:在介绍完自己的信息时,请同学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同桌,追问同桌能单独一个说吗?最后小结:我们再说介绍同桌的时候是相互的,所以一定要加上谁是谁的同桌,不能单独的说某某是同桌。这样的课前谈话就把课上抽象的互相转为了课前比较容易理解的互相,从而为最后达成教学目标打下了深深的基础。

课前交流的目的是围绕着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同时适当的为本课知识学习做铺垫。让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展示自己的风采,把最好的状态带入到课堂中,彰显课前交流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马雪芳. 教书育人[M]. 哈尔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出版社,2005.

[2] 张奠宙. 关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J]. 教育通报,2001(5).

[3] 夏小刚、汪秉彝. 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J]. 数学教育报,2003 (1).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章旦中学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活跃气氛
如何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开好游戏这扇“窗”
让小学语文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的方法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上如何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浅析如何营造活跃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融幽默于教学,构建初中思品愉悦课堂
论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