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及其判断的教学微探

2017-08-10蒋丽华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

蒋丽华

【摘 要】本文论述高中地理气候类型及其判断的教学策略,先分析气候的形成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再阐述按照气候特点、气候分布规律、地带植被以及地理景观等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最后列举实例、单独讲解。

【关键词】气候类型 分析与判断 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B-0112-02

气候类型通常就是指某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主要与地理位置分布、海陆面积大小与阳光强弱等因素有关,各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按照热量情况看,全球大致可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以及高山高原气候等。在这几种气候类型中,每一种气候还可再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如热带气候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总之气候类型非常丰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想要更好地学习气候类型分布,就需要掌握气候形成的原因以及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

一、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气候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态的长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可看作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大气环流、人类活动以及洋流等。

第一,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其在地球表面的不平均分布,导致气温从赤道开始向两极递减,按照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可将地球划分为多个热量带。

第二,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具有一定的双重性,其促进了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与水汽交换,调整了地球热量与水汽的分布,对地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实际上大气环流自身也属于一种气候现象,可以说环流性质不同,气候类型也会产生差异。

第三,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直接为大气供应热源与水源,影响了大气的水热情况,同时还对大气的运动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气候形成的关键因素。

第四,洋流。在沿岸地区,洋流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则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

第五,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会改变大气的成分与水汽的含量,同时向大气释放一定的热量,通过改变地面的情况来影响气候。

一个地区的气候变化是因为各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而导致的,任何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都不会独立存在,也不会单独发挥效用,但其中也有些因素发挥了主导作用。因此在分析与判断气候类型时,应当综合多方面来考虑,找到主导因素。

二、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

(一)按照气候特点来判断气候类型

在日常教学中,分析气候类型时,学生很容易混淆,因为资料的形式丰富,有些提供了气温与降水数据,有些提供了气候资料图等。无论给出何种资料,重点在于掌握气候类型特征,即结合气温与降水情况来分析。需注意的是,一些气候类型的特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判断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如:

1.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

两者均是全年高温,干湿两季明显。可从以下角度进行区分:第一,以降水总量为依据。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年降水量大约在 1500-2000mm 以上。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少,年降水量大约在 750-1000mm 间。第二,降水量变化情况。热带季风气候雨季为 6-9月,从旱季到雨季呈现突变趋势;而热带草原气雨季为 5-10 月,降水呈现渐变趋势。第三,降水量多于 200mm 的月份,热带季风气候大约是三个月至三个月以上,热带草原气候不满三个月。

2.热压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两者均为雨热同期,夏季温度高雨量充沛,而冬季则寒冷干燥。两者的不同点在于:第一,最冷月份均温,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维持在 0°C 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温度维持在 0°C 以下。第二,年降水量与雨季的周期长短,亚特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一般大于 1000mm,雨季时间长;温带季风气候雨量少,一般在 400-800mm 间,雨季时间段,且降水趋势会呈现突变现象。

3.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两者均为冬冷夏热,夏季雨量丰富,不同点在于:第一,温带季风气候均温度低于 0°C 的月份很少,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则相反。第二,年降水量。温带季风气候通常高于 400mm,而温带大陆性气候低于 400mm。第三,降水量集中情况。温带季风气候各月降水量情况相差较大,夏季较多,冬季较少,雨季明显;温带大陆性气候各月降水量较为均匀,一般没有明显的雨季。

(二)按照气候分布规律判断

在分析气候类型时,可先按照纬度的位置来判定气候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及所处的温度带,随后可按照纬度来判断海陆位置,如其是在大陆东岸还是西岸,最后将已经了解到的信息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主要气候分布图中,由此确定气候类型。此外,气候类型的分布都有其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对气候类型的判断是非常有益的。这些规律为:热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仅存在于北半球;而三种季风气候仅存在于在大陆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及地中海气候仅存在于大陆西岸,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轻松判断出气候类型。

(三)按照地带植被以及地理景观等判断

眾多周知,气候是影响植被分布的关键要素。例如,假如该地区高木乔木板状根发育壮观,就可分析出该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且植物的分布还会对动物的分布情况产生影响,因此也可按照一些典型动物来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在地带性气候的条件下,还有一些非地带性气候,如马达加斯加东侧以及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地区等,虽然与赤道的距离很远,却产生了热带雨林气候。只有对世界气候产生全面的认识,才能够对地区的气候类型进行科学的判定。

三、列举实例,单独讲解

在地理教学中,还有一些非常特别的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以及温带海洋气候,这些气候通常是被下垫面与风带等因素影响,气候特点显著。在对学生讲解此类气候的特点时,教师可借助单独讲解的方式来引领学生学习,并结合具体实例来分析气候类型特点,由此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地中海气候,从名字上就可看出其是集中在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类型,说到地中海区域自然就会联想到意大利首都罗马以及开罗等地区。但地中海气候类型在南非的开普敦以及美国洛杉矶等地区也有分布。在讲解地中海气候时,教师可重点突出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即雨热不同期、夏季温度高且降水量少、冬季温和降水量丰富,还可借助地图来引导学生掌握这一气候的特点,让学生带着疑惑来分析地中海气候形成的原因,教师再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地中海气候类型一般分布在南北纬 30-40 度之间的大陆西部,由于南北纬 30-40 度之间受到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影响,夏季受到副热高压影响,因此温度高,降水量少,冬季受到西风带影响,因此温和多雨。经过对此种特殊气候类型的讲解,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使学生深入了解气候类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气候类型是地理学科中非常关键的部分,是贯穿初中、高中地理的难点,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气候类型的分析与判断一直是学生觉得非常困难的知识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传授给学生一些有助于理解与记忆的技巧,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高考。

【参考文献】

[1]李玉秀.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

[2]肖贵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赤子(上中旬),2015(22)

[3]王赞歌.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与主要气候类型判别[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08(9)

[4]格勒图,韩秀凤.诱思探究走进地理课堂——《世界气候类型》典型教学设计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2012(3)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
家乡山河亦教材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