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与开发

2017-08-09邹小平秦法萍

职业技术 2017年7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实务课程设计

邹小平,秦法萍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珠海519090)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与开发

邹小平,秦法萍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珠海519090)

本文在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以学生要达到的学习成果为出发点设计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完成本课程内容的学习。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成果导向

0 引言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物流管理、港口物流、跨境电商、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很多相关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此课程,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从而认知国际贸易及国际物流,为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打好基础。但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本门课程所需要掌握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在课程教学中体现有用、适度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物流专业岗位特点,提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的思路及内容。

1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1 理念与思路

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中,本专业首先对物流行业企业的需求,以及大专生就业岗位进行分析,了解到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岗位主要集中在第三方物流(含电子商务物流)、生产物流和国际物流三个方向,具体包括快递运营、物流客服员、物流营业员(业务员)、仓管员、采购员、货代操作员和报关员等岗位。针对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知识,即课程来支撑。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不是直接对接岗位,而是国际物流行业中国际货代操作员、报关员岗位所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作为《国际货运代理》、《国际物流单证缮制》、《报关报检业务处理》等课程的前导课程。因此,我们把它设为专业基础课程,共54学时,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理念,结合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践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模式,首先通过对国际货代操作员和报关员工作所需的能力进行分析,与企业共同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基于进出口业务流程和工作过程,以外贸合同的签订为主线设计三大学习情境,包括:贸易前准备、贸易磋商、贸易合同签订,根据每个学习情境的特点,依照工作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即单元教学内容。最后,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特征,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具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设计思路

1.2 确定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知道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熟悉国际贸易进出口流程,掌握国际贸易术语、国际支付、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相关知识,能利用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知识解决国际货代、报关等工作中出现的国际贸易问题,具备从事国际物流相关工作的职业能力,同时提高自身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国际化意识等素养。具体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目标

2 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

2.1 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以国际货物买卖为主线,以合同条款为重点,以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为依据,结合我国外贸实际,介绍国际货物进出口合同订立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其中“★”号代表本教学单元内容的重要程度)。

表2 课程内容一览表

2.2 教学活动设计

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理论讲解、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以及微课、视频、动画、网络平台、模拟操作软件、微信qq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完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课程设计如表3所示:

表3 教学活动设计一览表

续表3

2.3 课程考核设计

学生的成绩包括两个方面:课程考核包括过程性(占60%)考核及期末考核(占40%)两种方式。过程性考核包括:学生的平时成绩占10%(含出勤情况、课堂问答),课程实训成绩占50%,其中课程实训成绩又包括团队实训成绩(30%)和课程个人实训成绩(20%)。团队实训成绩主要是以小组形式完成实训任务的成绩,包括任务的完成情况、团队协作能力等,课程个人实训成绩主要考核学生个人任务的完成情况和个人的沟通表达、文档处理能力等。

过程性考核中实训成绩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由于每个项目的内容和上课的形式不同,考核的方式也不同,所占的比例也不同。期末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考查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3 结束语

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梳理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过程对接,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同时,“以成果为导向”的设计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设计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1]刘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经济学课程设计[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5:169-170.

[2]胡玉娟.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设计研究——以社会工作专业《社会调查方法与实务》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2015.11:37-39.

(编辑 文新梅)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urriculum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OU Xiaoping, QIN Faping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uhai 519090,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position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aper took the learning outcomes which the students must reach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design the cont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eaching method, follow the student-centered concept. Cul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while completing the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logistics management;curriculum design;outcome-based

2017-05-16

邹小平(197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秦法萍(1963-),女。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G712.3;F719-4;F713.50-4

A

1672-0601(2017)07-0001-07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实务课程设计
基于手机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中秋明月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ODI实务
FDI实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