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一场母子间的“豪赌奇葩”

2017-08-08中南

女士 2017年8期
关键词:作家儿子文学

中南

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儿子,文盲母亲王秀云夸下海口:“你要是能上清华,妈妈就当作家。”这个看似天方夜谭似的“打赌”,最终督促儿子真的考取了清华硕士研究生,而不识字的母亲也真的成了“作家”。

2017年母亲节,王秀云收到了儿子从北京发来的微信:“妈妈,感谢您这些年的苦心栽培。在这个美丽的节日,儿子道一声‘妈妈,您辛苦了。”

摩挲着手机屏幕,王秀云泪眼朦胧,那段与叛逆期儿子打赌的岁月,又浮现在眼前。

叛逆儿子逼出“激将法”

王秀云,1960年出生于山东沂南县青驼镇南宅子村。因为姊妹多,她只上了半天学就被父母拽回家参加劳动,烧火推碾、割牛草、点玉米种、插地瓜秧。16岁时,她在岸堤修水库。后来搞文艺汇演,选她去排节目,发下来一张油印歌词,可她不识字,愁得大哭。为了不出洋相,她偷偷溜回了家。

婚后,王秀云相夫教子,承担了所有农田活和家务。丈夫原是乡村民办教师,因为喜欢文学,进了县人民广播电台当编辑,从事新闻报道,后因超生二胎被开除,在县城干临时工,收入极低。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大儿子刘化楠读初中时,与其他小男孩一样,处于叛逆期。王秀云为了让刘化楠努力学习,拿起刚上小学的小儿子的语文课本,和大儿子“打赌”:“你要是能考上清华,我就当作家!”这不仅激发了儿子的学习热情,而且她自己也开始学习识字。

刘化楠上高一时,班主任经常在周末把一些学生留下“吃小灶”。刘化楠无缘参加,内心很委屈,回家后闷闷不乐。王秀云问儿子:“这些题你都会吗?”刘化楠点点头。王秀云说:“那老师留下你干什么?平时老师讲课时你好好听就行。高中这么累,周末就是休息的。”刘化楠去打篮球,却被老师给了一拳,打得他无比郁闷,等到期中考试了,他竟然在学校附近的沟渠里摸鱼。

这时,全县清退临时工,丈夫失去了工作,回到家看到大儿子考试的分数,非常恼火,劈头盖脸地训斥。王秀云劝丈夫:“先别训孩子,看看名次怎么样!”一问,才知道是这次考试题目出得太难了,儿子在全校排在前100名呢。王秀云对儿子说:“前100名还是不行。你要好好考,一定考个好大学,将来有出息,成为正式工,就没人敢欺负咱了。再说,咱们不是有个约定吗?”刘化楠流着泪,点了点头。

一睹成真母子梦圆大北京

对于一位耕种4亩农田,还要洗衣做饭照顾孩子的农村妇女来说,王秀云实现作家梦的难度可想而知。就连写字的笔划顺序,她都搞不清楚。

她先找简单的字来写,写自己的姓氏:先是一横,再是一竖,下面接着一大横,写出来的竟然是个“土”字!刘化楠说:“妈妈,这是‘土字。”王秀云高兴极了:“那也行,妈妈终于学会写字了。”刘化楠眼含热泪,紧握妈妈的手,一笔一划写下个“王”。王秀云一遍遍地练习,一遍遍地念叨着“王”。她从来没料到,自己写出来的字竟然这么美。

晚上,丈夫回来,看到贴在墙上满满一张写着“王”字的纸,愣住了。深夜,王秀云还在手心、腿上乱划拉,复习白天学过的字。刘化楠听见隔壁传来爸爸的声音:“都半夜了,你还划拉什么!快睡、快睡。”妈妈反驳:“不识字,沒学问,就是睁眼瞎!”刘化楠心里酸酸的,他知道母亲的不易。他对母亲最好的报答,就是有出息,进清华读书,学更多的知识。

丈夫出门打工,王秀云一个人在家,有时忘了某个字的发音,急得挠头皮,只能等到儿子放学回家后请教。刘化楠告诉妈妈:“如果学会拼音字母,能查字典,就不用问别人了。”

王秀云喜出望外,拿起儿子已经翻烂的旧版《新华字典》,硬是攻克了用偏旁查字典这一关。为了让妈妈方便学习,刘化楠买来一张幼儿汉语字母表贴在墙上,让她学习拼音。毕竟是40多岁的人了,加上家务缠身,王秀云学起字母非常头疼。特别是“b、d”“p、q”“iu、ui”等,谁头朝左谁头朝右、谁头朝上谁头朝下,经常混淆。往往是早上记住了,中午一拼写,又忘了。王秀云筋疲力尽,感觉比在岭地刨一天地瓜还累。

王秀云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越来越多,她不再局限读报纸副刊上的短文了,涉猎范围扩大到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杨传珍的《阴阳劫》,卢梭的《忏悔录》,古华的《芙蓉镇》,莫泊桑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还有当地作家的作品。

一天下午,刘化楠回家吃饭,看到妈妈坐在床沿上抹眼泪。“妈妈,谁惹您生气了吗?”王秀云不好意思地笑了:“妈妈刚读完了《红楼梦》。”刘化楠跳起来:“妈,厉害呀!我们班读过这部名著的也不超过三个人!”

妈妈刻苦学习的精神,让刘化楠受到很大触动。他的成绩突飞猛进,成绩排名从30多位迅速进入前10、前5、前3。2001年秋,刘化楠以645分的成绩考取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

沂蒙孝子赞助母亲出书

本科毕业后,刘化楠工作了5年,后于2009年如愿以偿考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想到妈妈无比崇拜毛主席、谈到天安门就两眼放光的神情,他便邀请妈妈来北京。王秀云算了算账,来回一次车费和食宿,够儿子两个月的生活费了,就没有接受儿子的邀请。于是每次回家,刘化楠总给妈妈捎回一些清华大学的小饰品,有清华标记的钥匙链、印有“清华大学”的笔记本等。

硕士毕业后,刘化楠进入联想集团工作,成为拿年薪的人才。王秀云为有这个争气的儿子而备感欣慰,她说:“你的理想实现了,妈妈一定奋起直追,实现我的作家梦。”

王秀云读的书越来越多,文学鉴赏能力也大大提升,她决心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因为不会使用标点符号,她把所有的汉字挤在一起,没有一个空格,而且错别字一抓一大把。丈夫却发现了她的写作优势——生活给了她太多的苦难,让她记忆如新,那些故事活生生的像条鱼,活蹦乱跳地出现在稿纸上。

王秀云的处女作《四宝》,发表在《临沂日报》“银雀”副刊上。文章写的是几个不上学的孩子下地拔草的故事。主人公“四宝”真有其人,由于缺心眼儿,常被人欺负。王秀云以同情的笔触,写出了这个小伙伴心灵的清澈和同伴们友谊的纯洁。

刘化楠读着妈妈的文章,感动地说:“这样的故事,就是大学生也没有多少人能写出来。”儿子的鼓励,让王秀云更加投入。她的创作进入盛产期,4年的时间一气写下76篇短篇小说,作品相继发表在《时代文学》《鹿鸣》《山东文学》《当代文苑》等省内外文学刊物上。她写的《一担水》,获得2014年度《唐山文学》“大爱兆雪杯”文学大奖赛优秀奖。《沂南文学作品选》小说卷和散文卷,分别收录了她的散文和小说。

想起当年“打赌”的约定,看着妈妈写出的多篇小说,刘化楠和妈妈商量:“我赞助您6000元,给您出书吧。”王秀云不同意,怕花钱。刘化楠开导妈妈:“您一直都想当作家,现在您的作品完全达到出版水平,就让儿子尽份孝心吧。”在刘化楠的赞助下,王秀云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到山里拾柴禾》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捧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作品集,她泪水盈眶。

为了跟上网络时代的步伐,王秀云熟练地掌握了拼音字母。电脑上的字母和手机上的不同,分布没规律。她敲下一个字母,便满键盘地找第二个,来来回回找幾次,才能打出一个字。她那模样,很像乡下姑娘绣花,一针一线,一丝不苟。有时手指头戳急了,会把旁边的键盘捎带着按了,她又得返工。起初,她半天敲不出一行字。两个月后,她敲字的速度比用笔写字还快,而且文章便于修改。

王秀云感激儿子,也感恩社会,于是以“农民进城后的艰难、无奈”为题材,创作出了25万字的长篇小说《小城生活》。这是他们一家人抱团取暖的真实经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跃然纸上。刘化楠从字里行间读出家庭的温馨,更读出妈妈心底的真情。

两年前,黄河出版社为王秀云出版了《生产队里真快活》,所有出版费用均由刘化楠赞助。弟弟结婚时,刘化楠还出资8万元买了轿车,为父母减轻压力。待人真诚、仁义的刘化楠也赢得了美好的爱情,曾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硕士、后进北师大公共卫生资源专业就读的一位女博士和他结为秦晋之好。

2017年,刘化楠在北京通州区购买了经济适用房,准备结婚。他要让从没有到过北京的妈妈,来看看美丽的首都。

现在,刘化楠给妈妈打电话,话题和往年完全不同了,常常问:“最近又发表了什么作品?”王秀云乐滋滋地说:“在武汉《芳草潮》发了小说《岭前一片石头塘》。青藤文学网上给发的几篇小说,阅读人数也不断增加。”刘化楠内心激动,提醒妈妈:“别张扬,自个儿偷着乐就行。”他知道,母亲通过笔端在改变着命运。她的晚年,因为想读书、想写作,有事干,将变得充实和快乐,而这也正是他所期盼的。

王秀云的文学之路,不仅在当地老百姓中成为茶余饭后时常被热议的话题,而且在文学界也被专业的作家、批评家视为“传奇”。目前,一部21万字的长篇小说《牛家》正与出版社联系出版。她的《小城生活》,也即将付印出书。她要把从自费出书转变为赚稿酬来生活。

母子俩的蜕变,让作家牟敦乐、评论家于彥国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娘俩的‘赌,‘赌出了沂蒙山人的孝文化,也‘赌出了不向苦难生活和卑微命运屈服的风骨。”

编辑 魏光

猜你喜欢

作家儿子文学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打儿子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我与文学三十年
儿子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