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慎思而明辨
——思辨性写作的基本追求

2017-08-07季丰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慎思思辨性观点

季丰

(浙江省富阳中学,浙江 杭州 311400)

慎思而明辨
——思辨性写作的基本追求

季丰

(浙江省富阳中学,浙江 杭州 311400)

审慎、真诚是思辨的态度,清楚、明白是思辨的要求。这是思辨作为一种习惯应有的行为准则,也即思辨性写作的基本追求——慎思而明辨。思辨性写作要审慎地确立观点,思辨的前提是进行概念界定,并且要考虑观点确立的多种条件;而明辨需要学点分类讨论,并树立提纲意识。

思辨性写作,慎思,明辨

一、思辨是一种习惯

近年来,关于思辨性写作的理论探索、教学实践及测试评价日益丰富与完善。思辨性写作已成为当下中国高中写作教学的共识。

但思辨性写作并非是也不应该是新生事物,在这个时期出现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可以这么说,这种共识的达成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对长期以来中学生“小美文”写作的忧虑与反拨,二是对网络背景下非理性公共发言(或中学生写作中的非理性现象)的焦灼。

目前正在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初稿中已把“思辨性写作”列入了必修课程的第六个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且有如下相关表述:

它包括“论述类文本的写作”,“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能够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学习书面阐述并论证自己的观点,驳斥错误的观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传统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历史经验与西方思辨读写理论实践的结合下,未来的思辨性写作教学会逐渐明朗与显豁,并且在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写作能力的建构上可以有更高的期待。

但是,重新审视“思辨性写作”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写作课程如何设计,始终绕不开“思辨”这一要素。而“思辨”更多地代表一种习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显性的知识。一个没有思辨习惯的人,即使掌握了再多的写作方法,也难以写出具有思辨性的作品。

思辨是一种习惯。但这种习惯有其基本的行为标准。在西方,作为思辨的主要代表,古典哲人的首要特征就是审慎。其源头来自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这一点,我们在柏拉图的诸多对话录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无独有偶。《中庸》中也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学、问、思、辨、行,原来是特指儒家教育体系的教学论,但从这个经典表述中,我们还是可以分离出“思辨”的具体目标与要求——“慎”与“明”。

“慎者,谨也。”(《说文解字》)段注进一步解说:“未有不诚而能谨者。故其字从真……传皆曰:诚也。”可以这么说,古人对“思”的要求是做到谨慎而真诚。而“明辨”,指的是要清楚而明白地辨识。

所以,审慎、真诚是思辨的态度,清楚、明白是思辨的要求。这是思辨作为一种习惯应有的行为准则,也即思辨性写作的基本追求——慎思而明辨。

而这恰恰是学生的思辨性写作,特别是论述类文本写作所缺失的。

二、慎思——审慎地确立观点

审慎地确立观点是一个人经过比较充分的阅读和人生经历后的自然反应。确立观点前要界定概念,要有据可依,这是态度问题而不是方法问题。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基本的思辨常识常常为人忽略。

(一)思辨的前提:概念界定

在一次“如何审慎地确立观点”的观摩课上,笔者请学生推敲“近墨者未必黑”这一观点的确立需要有哪些条件。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这是一个比喻,需要确定其本义。”于是后续的学生针对文题中的“墨”“黑”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学生认为,“墨”是指向外界的,可以指不好的环境,也可以指不好的朋友……而“黑”是指向自身的,可以是不良习气,也可以是阴暗心理……

的确,这是思辨展开的前提。在日常生活或学术争议中,我们常常发现,百分之九十的争吵都是由于定义不清所引起的。在讨论与辩论之前,如果没有相互之间的概念约定,很容易变成在各自的定义领域里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讨论与辩论失去应有的意义。这在思辨性写作中尤其要引起重视。

朱东润先生曾举过一个例子:

最浅近的一个例,就是救国储金。这本是交战国在战争状况中,纸币流通额急剧增加而后,常采取的一种钞票回笼的对策。在平时也许有人还不了然,在战时总应当是家喻户晓事了,尤其是大学生,更不应当不知道。但是实际他们还不明白。有的说什么“耕三余一,耕九余三”,有的说,每个储一元,四万万五千万人便储四万万五千万元,足以支持长期抗战。有的说在需要输入大量军火或其他军用品的时候,大家便非储蓄不可。其实隔靴搔痒,全不是那回事。[2]9

朱先生用这个例子想说明的是,“许多议论文,非有专门的知识,简直不必下手”,“至于一般的题目,那也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他还说:“要望议论文做得好,唯一的方法,还是在常识方面扩大,这样以后,自然会有好的作品。”[2]9在这里,“专门的知识”“常识”指的就是思辨对象所牵涉的基本概念。如果概念不明、定义不清,只凭主观臆测来展开思辨,是不符合“慎思”这一原则的。

(二)观点的确立需要多种条件

在思辨性写作中,确立观点是首要任务。只有确立观点之后,方能展开论证,才可能请读者接受论断或采取行动。但是,除了一些普遍的常识(已无须论证),大多数观点的确立还是需要多种条件的。

还是延续上面的课例。针对观点“近墨者未必黑”,学生继续展开关于观点成立条件的考虑。他们认为,如果要使这个观点的确立是审慎的,必须还要考虑:

(1)“近的”距离:因为人际交往的深浅程度、环境浸染程度都是会不会变“黑”的条件。

(2)“墨”的强弱:这里指的是能否变“黑”,环境、友人的影响力大小也是一个必要条件。

(3)“近墨者”的自身条件:自身品质的好坏、意志的强弱也是是否变“黑”的一个前提,一个有着高洁品质、强大意志的“近墨者”,照样能够出淤泥而不染。

写作者须通过不停地拷问来使自己的观点更严密、得出的结论更审慎。用安东尼·韦斯顿的话来说:“论证的第一步是问你自己,你想证明什么。你的结论是什么?记住,结论是需要你为之提供理由的某种表述,为你提供理由的表述是你的前提。”[3]我们的拷问正是针对观点确立所需的理由与条件而展开的。这种拷问也正是思辨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可以通过思辨阅读训练来完成。

我们可以来看看苏格拉底(简称“苏”)和玻勒马霍斯(简称“玻”)关于“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的这场讨论片段:

苏 好!那么你说说看,正义平时在满足什么需要、获得什么好处上是有用的?

玻 在订合同立契约这些事情上,苏格拉底。

苏 所谓的订合同立契约,你指的是合伙关系,还是指别的事?

玻 当然是合伙关系。

苏 下棋的时候,一个好而有用的伙伴,是正义者还是下棋能手呢?

玻 下棋能手。

苏 在砌砖盖瓦的事情上,正义的人当伙伴,是不是比瓦匠当伙伴更好,更有用呢?

玻 当然不是。

苏 奏乐的时候,琴师比正义者是较好的伙伴。那么请问,在哪种合伙关系上正义者比琴师是较好的伙伴?

玻 我想,是在金钱的关系上。[4]

这样的拷问在柏拉图对话录中俯拾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类型的阅读来训练自己的思辨能力,像苏格拉底所说,以使我们对思辨“保持更高的谨慎”。

三、明辨——清楚、明白而有条理

“明”,更多的是指向对思辨的要求。通俗地说,就是对所思辨的对象要“想明白”。学生在思辨性写作中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想明白就开始写作。刚有点想法,就立马提笔动手,写了两三段后就发现该说的话都说完了,于是进入了“凑字数”的环节。还有一种情况是,写到一半的时候发现想明白了,但在考场上往往为时已晚。这是一种不良的写作习惯,也是一种不能“明辨”的思维习惯。

思维不是一种知识,良好思辨习惯的养成需要练习,甚至可以在任何时候用任何素材来练习。它是一种认知程序,即面对任何事情、任何现象都会有逻辑、有条理地去解析。习惯了这样的解析方式,碰到复杂的问题时就不会慌。

(一)“明辨”需要学点分类讨论

在前述“如何审慎地确立观点”课例中,笔者设计了一个热身活动:

人在哪些场合下会哭?请列举出尽可能多的不互相重复的答案。

讨论之后学生发现,要想不重复,最有效的方法是先分类,然后再一一列举。哪些场合会哭?随便举一个分类法,可以是一个人的场合、两个人的场合、多个人的场合。一个人的场合什么时候会哭?生病,考试失利,独处他乡……两个人的场合什么时候会哭?吵架,被骂,被感动……如果不分类,要么列举得很慢,要么列举不全,要么列举出重复的答案。

这就是数学中常用的分类讨论,这是逻辑思维的核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以提升自己思辨的敏捷性与全面性。

(二)“明辨”需要有提纲意识

思辨的过程需要梳理与组织。最好的“明辨”工具就是提纲。“提纲可以开拓和澄清思路,展示一般和特殊结构及其比例关系,使文中的漏洞或重叠内容一目了然。”[5]当然,树形图和思维导图也是很不错的组织工具。

关于如何列提纲,前人已有许多论述,这里不复赘述。但我们要始终牢记的是,提纲是为了自己能清楚、明白、有条理地组织自己的思辨。但这也是需要学习的。最好的练习方法就是动态性地还原别人文章的思辨过程。

在上述课例中,笔者尝试了这种做法。笔者选择了1991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近墨者未必黑》,请学生“同桌合作还原文章的论证提纲,关注其分类讨论条件及观点的确立过程”。再通过课堂动态性的讨论,最后形成了这篇范文的提纲:

(1)提出观点。

(2)质疑“近墨者黑”。

(3)举例说明有“近墨者不黑”的情况。

(4)要做到近墨者不黑的条件:有很强的免疫力;能听逆耳忠言,随时矫正自己。

(5)近墨者不黑的意义。

(6)重复观点。

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再与自己先前确立观点的过程相互印证,重新补充或修改自己的提纲。

思辨性写作需要清晰地组织与展示自己的思路,而“慎思”和“明辨”的过程一般就构成了论证过程的基础。

四、积理而炼识

思辨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慎思而明辨更是如此。它需要我们在日常思考及思辨性写作中时时反省,不断纠正,辛苦养成。

“由于受知识视野、认识手段、个人立场、当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个人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常常有片面之处,而许多事物本身也在不断变化。”[6]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对自己的思辨进行反思。对此,我们可以借助以下提示来进行:

(1)我是否掌握了足够的与命题有关的信息?

(2)我的观点是一种假设还是客观事实?

(3)我得出这个观点更多基于个人的主观倾向还是客观依据?

(4)我的证据是否可靠?

(5)从我的材料、证据中能必然归纳出观点吗?

(6)我的推理过程有没有破绽?

(7)我注意了这个判断结论不能涵盖的特殊个例,并能作出合理解释吗?

(8)我的论证在语言上表达得是不是简明易懂?

以上8个方面其实也就是对“慎思而明辨”作了最好的注脚。

“清初魏禧曾经指出为文之道,欲卓然自立于天下,在于积理而炼识。又说‘所谓炼识者,博学于文而知理之要,炼于物务,识时之所宜。理得要,则言不烦而躬行可践,识时宜则不为高论,见诸行事而有功。’(《答施愚山侍读书》)”[2]10这段话传递了两个意思:一是告诉我们要养成“慎思而明辨”的习惯需要长期的“积累而炼识”;二是提醒我们“慎思而明辨”之前还需“博学”“审问”,才能在思辨性写作中“笃行”。

因此,《中庸》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变得更耐人寻味。笔者把这句话视为“思辨性写作”的本土性学理资源。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6.

[2]朱东润.文章的标准[G].//饶杰腾.民国国文教学研究文丛(写作卷).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

[3]安东尼·韦斯顿.论证是一门学问[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3.

[4]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9-10.

[5]拉姆齐·福勒,简·阿伦.李特-布朗英文写作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7.

[6]王荣生,倪文尖.国家课程标准高中实验课本(试编本)语文[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7-88.

(责任编辑:方龙云)

猜你喜欢

慎思思辨性观点
慎思·慎言·慎行
华淮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观点
慎思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
思辨性阅读在推进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从《傅雷家书》看傅雷音乐教育思想
业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