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性传统风俗文化的发展研究与对策探讨

2017-08-04许旭刁萌萌刘翰婷

东方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沧州对策

许旭++刁萌萌++刘翰婷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沧州市为例,对地域性传统风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经历阶段、与现代文化碰撞过程中的生存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传统风俗文化;沧州;对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深厚底蕴,是民族发展必不可少的生命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汉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断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形成了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文明。各民族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因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了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与当地地理环境和自然特征有关的文化,即是地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沧州的地域性传统文化韵味浓厚,源远流长,从艺术、建筑到历史名人,融汇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人文素养。

一、沧州市地域性传统风俗文化

1、民间舞蹈——落(读音lao)子文化

原生态民间舞蹈沧州落子起源于河北省沧州一带,是河北省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沧州落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沧州人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过去农村娱乐活动很少,每到晚上,一些有经验的、年纪稍大的民间艺人就会齐聚在街道上、广场上、村头表演“跑落子”,许多农村的小孩、老人纷纷前来观看,是当时农村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线。

2、传统建筑物——以“东光铁佛寺”为例

铁佛寺始建于北宋,是中国汉传佛教建筑之一,距今已有千年历史。铁佛寺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后于1986年修复。如今铁佛寺已经成为了沧州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慕名前来瞻仰铁佛的人不计其数。

3、关于沧州历史名人的探究

沧州的历史名人作为沧州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沧州的历史文化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沧州文化名人众多,其中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纪晓岚、张之洞、冯国璋等人,有才华横溢的文学家马致远、荀慧生、高适等人,还有身怀绝技的武术大家如大刀王五、张之江等人。他们是燕赵文化的代表,他们的精神将激励着后代人不断进取。

二、地域性传统风俗文化发展过程

沧州地处渤海湾,水运发达。往来船只很多,各地的文化随着水运传到沧州,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沧州民俗文化博采众长,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加以改造、转化和利用,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风格,在一定形式上保留了部分沧州原生态文化。

1、沧州的民间舞蹈源自沧州人民为休闲娱乐而创立的传统文化形式。随着现代文化的兴起,各种形式的舞蹈逐渐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富有地域特色的落子舞逐渐被广场舞等形式所取代。多年前,“跑落子”还是农村人民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而今随着沧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外来文化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冲击,“落子”已逐渐远离普通百姓的生活,成为只有在庆祝节日才会出现的民间舞蹈。

2、沧州的古代建筑物风格迥异,博取众家之长,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建筑群。为了更好的保护古代建筑物的完整性,一些知名古建筑远离市区,交通不便,使一些古建筑群被人冷落。而“东光铁佛寺”坐落于普照公园内部,每天前来参观游访的人很多,这也就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文物损坏问题。

3、沧州古代名人众多,但是名人的精神和事迹并未得到很好的传承。名人事迹流传不广泛,在小范围内虽然得到有效宣扬,但无法在大范围传播。同时沧州市缺少名人纪念馆,研究名人事迹的研究员较少,没有系统的编修名人事迹,再加上历史年代久远,一些历史名人的相关事迹和出生年月没有详细记载,造成名人的出生地存在争议,无法具体开展修建历史名人故居的相关工作等。

三、沧州传统文化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1、普通民众保护传统文化意识薄弱。沧州的传统文化一般是在劳动人民中间形成的,多在农村发展成熟。而农村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城乡,因而农村民众对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认识程度不够,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与传统文化的不相适应,使传统文化很容易失去以往拥有的群众基础。

2、青少年对沧州民俗传统文化不了解。新时代的青少年从小生活比较富裕,生活中接触到的多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3、地域性传统文化吸引力不够。相对于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形式简单、趣味性不高,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显然不如现代文化。

四、发展建议与对策

1、积极倡导、宣传保护沧州传统文化。

加大对沧州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使人们对本地区的文化有一定了解,认同本地区传统文化。加强对青少年保护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小孩子们从小懂得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建立沧州民俗博物馆,修建名人故居,将名人故居打造成旅游景点。对传统建筑物加强保护和维修,同时在有特色的传统建筑物周围建立旅游文化生态链,实现旅游—保护—传承一体化。

3、建立传统民间文化团体,加强民间艺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保护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通过组建民间艺术“落子”舞艺术团、“东光吹歌”歌舞团等形式加强对民间文化的保护。

传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代表了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也要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唯此才能展现一座城市良好的精神风范,让这座城市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商隶君,王建珍等.浸润弘扬一脉相承——以沧州历史名人文化精神培养教育大学生初探,[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

[2]罗丽娜.河北民间舞蹈沧州落子的文化功能[J].大舞台,2013.2

[3]李勇.地域性少数民族传统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保护[J].甘肃社会科学,2010,(5)

猜你喜欢

沧州对策
数字金融赋能沧州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沧州有海
走,找对策去!
沧州市档案馆成功举办纪念沧州建州1500周年档案图片展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Feminism in A Story of an Hour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