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海牧渔 南海扬帆

2017-08-04寿佳琦

文物天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石塘木片航行

寿佳琦

《更路簿》是历史上我国海南、广东沿海渔民在南海长期作业的航程记录和航行指南。据渔民传说是明代“三宝公”时流传下来。出海时渔船必备一本,由船长或火长秘藏备用。在流传过程中,《更路簿》经过了渔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传抄、修正、补充,内容各有增删和修订。据统计,现存的各种清代《更路簿》抄本已达十余种。

本文所述《顺风东西沙岛更路簿》(图一)是2011年8月,海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在琼海市征集购得。更路簿封面墨书“顺风东西沙岛更路簿”。全簿为线装抄本册子,现存16页(含封面、封底),部分册页残缺。册页采用朱色印刷,双鱼尾(顺),版心白口,空白处印有吉语“一本万利”和“丄”、“英兴造”。全册以毛笔墨书,字体为行书,繁体竖排(图二)。簿身长约21厘米,宽14.2厘米,重约330克。在册页中还夹有一枚二十四等分罗盘图式(图三)。该图式以手工绘制在圆形硬纸板上。根据制版、装订、纸张可推断此簿为清末线装抄本,原用途应为帐簿。

南海诸岛所处区域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每年5月到9月盛行西南季风,11月至次年的3月盛行东北季风。在帆船时代,海南渔民熟练掌握了季风的规律,选择东北风顺风而下,赴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从事渔业活动。渔民取东北季风的“东”向,称先到的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为“东海”;又取东北季风的“北”向,称后到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为“北海”。

《顺风东西沙岛更路簿》由三部分组成,共记更路260条,其中:1.“东海更路”42条(图四);2.“又东海更路”49条;3.“北海更路”169条(图五)。每一条更路都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即航行的始发地和目的地的地名、航行时所遵循的针位和航行的更数。

一、《更路簿》所载针位

宋咸淳十年(1274)的《梦粱录》载“且论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茫无畔岸,其势诚险,盖神龙怪蜃之所宅。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及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最晚至宋代,罗盘已为中国商船所广泛使用。其所用针位是按二十四等分罗盘方位来读出方向。即按圆周将罗盘分为24等分,每等分15度,用四维、八干支来定向。北方称子,南方称午,北南线为子午针;东为卯,西为酉,东西线为卯酉针。其排列见二十四等分罗盘图式。《更路簿》所载针位主要分为单针、缝针、对针、兼线针等。

据《东西洋考》“舟师考”的记载:“或单用,或指两间,凭其所向,荡舟以行。”所谓的“单用”即为“单针”;“指两间”亦称为“缝针”。单针如单丁、单午之类,缝针如丁午、丙午之类。单丁为今195度。单午为今180度。缝针则为丁午之间变化、丙午之间变化之类。

对针是指罗盘中直径两端相对的两个方位,如“子”与“午”相对。缝针也可以相对,如“壬亥”与“丙巳”互为对针。《更路簿》中大量使用对针的表述。在实际帆船航行中,两地之间的航路受风向、海流等因素的影响,来向的针路和去向的针路并非完全重合。只有往返航路基本重合,才能以对针来表述。

兼线针即以单针为基准方向,在一个方位字所占字格内,单针两侧各加4线,1线代表1.5°。

二、《更路簿》中“更”的含义

“更”在中国古代航海记录上一直是一个重要名词,同针位、航行标志物和星象共同构成古代航行的要素。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解释:“更:夜里的计时单位,一夜为五更,每更约二小时”。这里“更”毫无疑问应为计时单位,但在古代航海文献中则有“夜五更,昼五更”、“更者,每一昼夜分为十更,以焚香支数为度”的记载。

在《更路簿》的研究中对于“更”是一个什么单位?古人如何以“更”引航?每更多少距离?众多学者都给出了各种解释。综合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更”是中国古代航海上计里程的单位;

2、“更”是船舶航速的计算单元;

3、“一昼夜分为十更”,每更航程60里。

笔者在对《顺风东西沙岛更路簿》的研读中认为,可参考现代航海图中标记船舶航线的方法来理解“更路”。即在已知始发点和航行方向的情况下(忽略海流和风向对船只的影响),一定要得知航行里程才能标明目的地。因此可确定《更路簿》所记“更数”代表的含义是航行里程。

在船只航行中,船员仅知道航行里程是无法判断船只所处位置的,要行驶到目的地,一定要采用某种方法确定船速和航行时间。对此史籍中记载颇多:

《台海使槎录》载:“船在大洋,风潮有顺逆,行驶有迟速,水程难辨。以木片于船首投海中,人从船首速行至尾,木片与人齐至,则更数方准。若人行至船尾而木片未至,则为不上更;或木片反先人至船尾,则为过更,皆不合更也。”

《水师辑要·洋船更数说》载:“持木片一块,在船头放于海中,人即疾趋至船尾,其木片亦即并流至船尾者,此其气力相称,即可随漏以计更矣。”

《海防纂要》载:“更者每一昼夜分为十更,以焚香枝数为度,以木片投海中,人从船面行,验风迅缓,定更多寡,可知船至某山洋界。”

《两种海道针经》载:“凡行船先看风汛急慢,流水顺逆。可明其法,则将片柴从船头丢下与人齐到船尾,可准更数;凡行船先看风汛顺逆。将片柴丢下水,人走船尾,此柴片齐到,为之上更,方可为准。”

《江南经略》载:“船在大洋,风潮有顺逆,行使有迟速,水程难辨。以木片于船首投海中,令人从船首速行至尾,视木片至何处,以验风之大小,以定此风此潮。如何方为一更?必须木片与人行不差,而后所谓一更者方准。人行至船尾矣,而木片方至船腰,则香虽焚至某处,尚是半更;或流过船腰,则断其为大半更;或舟行如飞,其风或逆,亦用此法验船退程多寡,而后复进。故行几更,船至某山地界,皆可以坐而知。”

以上史籍皆記载了一种“木片测速法”。木片浮在水面上相对于海流来说可以看作是静止不动的,由疾趋的人作为参照可以得出船只对于海流的相对船速。现在这种方法已经绝迹。但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荷兰人设计采用过一种同“木片测速法”同样原理的航程计,英文名称为“Chip Log”,直译为木片。这种航程计由木板、绳轴、沙漏所组成,结构非常简单,绳轴上等距打节,绳距除以沙漏时间,则得出相对船速(图六)。它同我国史籍所载“木片测速法”是否有关系已不可考,但从中亦可窥得一二史籍中所载“定更”之法。

关于每“更”的里程,一般认为是60里,但因为风向和海流等因素,实际上说法不一,也有一更合10海里,一更合50里,一更合40里等说法。《郑和海图》中每“更”代表的里程一般小于60里。

《顺风东西沙岛更路簿》是海南渔民在长期航海实践过程中,根据经验和记忆记录下的关于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航海针经书,是中国渔民最早开展和经营南海诸岛的直接历史证据之一。其内容基本都是以海南方言的形式记录的,其中最能体现渔民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是其中对于南海诸岛礁的命名。其中关于西沙、南沙诸岛礁的不同地名就有90多个,几乎涵盖当前西沙、南沙群岛的全部地理范围,这些地名具体而又形象,同海南渔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这些地名俗称不仅很多保留在我国政府的官方名称中,而且还有一些被外国航海者使用。例如英国海军在1868年编辑出版的《中国海指南》(China Sea Directory)中使用的Sin Cowe(秤钩)、Namyit (南乙)、Subi(丑未)、Passu Keak(白峙仔)等名称就是根据渔民俗称音译过去的,这无疑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南海诸岛是中国渔民最早命名和开发的。

附《顺风东西沙岛更路簿》原文:

(一) “东海更路”共 42条

1.自大潭驶往东海用乾巽一线辰戌驶到一日一夜转回巳亥有十五更收七连峙。

2.自三峙过干豆南风用甲庚卯酉北风用□□□□□□更远向西驶收。

3.自三峙下石塘用艮坤寅申平三更向西南□□。

4.自三峙下二圈用癸丁丑未二更半向西南驶收。

5.自三峙下三圈用子午壬丙巳亥四更向南驶收。

6.自三圈下石塘用乾巽辰戌向西北五更驶收。

7.自三圈下白峙仔南风用甲庚卯酉北风用乙辛卯酉三更向西驶收。

8.自三圈下二圈用乾巽辰戌二更半向西北驶收。

9.自二圈上三圈用辰戌二更半向东南驶收。

10.自石塘上猫兴用甲庚卯酉四更向东驶收。

11.自四江门驶往大圹用壬丙巳亥乾巽驶过头一更□□驶收。

12.自石塘往干豆用子午壬丙巳亥三更半向北□□。

13.自石塘往猫注用寅申三更半向东北驶收。

14.自猫注上猫兴南风用乾巽辰戌北风用乙辛辰戌一更向东南驶收。

15.自猫兴往三圈用癸丁三更向西南驶收。

16.自猫注往三圈用子午壬丙巳亥四更向西南驶收。

17.自二圈往干豆用乾巽四更向西北驶收。

18.自二圈下白峙仔用艮坤丑未一更向西南驶收。

19.自大圈下白峙仔头上用子午门上用壬丙一更向南□□。

20.自白峙仔上三圈南风用卯酉加一线乙辛三更向东驶□。

21.自二圈上七连用丑未加二线艮坤二更半向东北驶收。

22.自三脚峙仔下圈仔用卯酉南风用甲庚北风用乙辛二边。相见向西驶收。

23.自三脚大峙在西四江在东甲庚卯酉相對。

24.自白峙仔下半路用寅申三更向西南驶收。

25.自大圈下半路南边门上驶艮坤丑未三更向西南驶收。

26.自尾峙下半路用癸丁加一线子午二更向南驶收。

27.自三圈下半路用甲庚寅申六更向西南驶收。

28.自半路往干豆用癸丁五更半向东北驶收。

29.自大圈头上往三圈南风用辰戌三更向东南驶□。

30.自老粗大门驶出四江门用乾巽辰戌二更向□□□□□相对。

31.自三脚门上驶往银峙用子午壬丙平向北驶二边相见。

32.自猫注往干豆用辰戌一线乙辛三更向西北驶收。

33.自三峙往猫注子午相对向南驶收。

34.自红草门上猫兴用乙辛一更半向东南驶收。

35.自四江门往猫兴用甲庚四更半收。

36.自石塘往大圈用乾巽一更收。

37.自干豆往石塘用巳亥二更收。

38.自猫注往二圈用丁未二更半收。

39.自船坎尾往干豆用乙辛加卯酉三更收。

40.自红草往石塘用寅申三更收。

41.自二圈往石塘用乾巽一更收。

42.自二圈往大圈用寅申一更收。

(二) “又东海更路”共49条

1.自丰路峙仔去外罗用寅申十五更远向西南。

2.自红草门去双帆用乾巽二更向东南。

3.自红草门上去猫兴用乙辛二更远向东南。

4.自白峙仔三圈用乙辛更。

5.自二圈上猫兴用甲庚三更远向东北。

6.自三峙下干豆用寅申过尾转回乙辛三更。

7.自干豆头去大潭门壬丙七更转回巳亥五更收。

8.自干豆尾去大潭门子午八更转回壬丙四更收。

9.自猫兴去大潭门乾巽庚十六更半收。

10.自三峙去大潭门乾巽巳亥平十五更收。

11.自大圈北门出三脚子午庚。

12.自四江门去大圈驶乾巽过头更收北风驶。

13.自二圈下大圈用寅申一更到头北风驶。

14.自白峙仔过大圈头用丁未平一更半南风。

15.大潭与七连乾巽巳亥对。

16.大潭与干豆壬丙巳亥对。

17.干豆与石塘壬丙巳亥对。

18.七连与干豆乙辛卯酉甲庚对。

19.七连与石塘艮坤对。

20.猫注与二圈丑未对。

21.猫注与三圈午丙己对。

22.猫注与四江寅申对。

23.猫注与猫兴辰戌乙辛对。

24.红草与猫兴乾巽辰戌对。

25.猫注与船岸尾乾巽辰戌对。

26.猫注与□□□□卯酉对。

27.猫兴与□□□□卯酉对。

28.猫兴与二圈寅申对。

29.猫兴与三圈癸丁对。

30.三圈与二圈乾巽辰戌对。

31.三圈与大圈乙辛对。

32.三圈与白峙仔卯酉对。

33.三圈与半路甲庚对。

34.二圈与四江乙辛对。

35.三脚与大圈北门午丁对。

36.白峙仔与大圈南边门壬丙对。

37.白峙仔与二圈丁未对。

38.白峙仔与半路甲庚加寅对。

39.半路与大圈南边门艮坤对。

40.猫兴与白峙仔艮坤对。

41.半路与尾峙癸丁丑未对。

42.干豆与尾峙子午对。

43.船岸尾与二圈癸丁对。

44.三脚与老粗门乾巽辰戌对。

45.三脚与田富门乾巽巳亥对。

46.三脚与圈仔卯酉对。

47.艮峙门出入乾巽。

48.大州与干豆巳亥对。

49.自鸟峙去地盘用坤加二线申字十五更转回坤三十四更。

(三)“北海更路”共169条

1.自白峙仔到双峙驶乾巽巳亥平二十八更收。

2.自三圈往罗孔用乾巽驶二十八更收。

3.自双峙往铁峙驶子午癸丁平二更收。

4.自下峙沙仔到铁峙沙排驶壬丙二线巳亥二更收。

5.自铁峙库归驶乙辛辰戌二更收。

6.自库归到三角驶乙辛辰戌五更收。

7.自三角到双门驶乾巽二更收回驶壬丙。

8.自双门到断节驶乙辛卯酉二更收回乾戌收。

9.自断节到牛车英驶乙辛二更收回乾戌收。

10.自牛车英到脚拔驶乾巽三更收回用壬丙。

11.自脚拔到石龙驶乙辛卯酉平二更收。

12.自石龙到鱼鳞驶癸丁四更收。

13.自鱼鳞到五风驶巳亥四更收。

14.自贡士沙到红草沙排驶乙辛辰戌三更收。

15.自沙排到火哀驶乾巽二更收。

16.自火哀到三角驶乾巽四更收。

17.自红草线排到红草驶乙辛二更收。

18.自红草到罗孔驶乙辛卯酉平五更收。

19.自罗孔到□籐驶乙辛卯酉二更收。

20-79(缺页)

80.自光星仔往大光星驶□□□更收。

81.自大光星往石公厘乾巽回向壬丙。

82.自大光星往海口沙驶子午四更收回向戌□。

83.自红草下铁峙驶卯酉四更收。

84.自鸟仔峙回老沙白峙仔驶癸丁丑未更收。

85.自女青石往無乜沙用丙兼巳五更收对东南。

86.自丹节往海口沙北风用癸丁十更。

87.自五百贰往海口沙北风用午丁七更收。

88.自红草沙排下库归用丁未二更。

89.自丰路往北海用乾巽二十八更收贡士沙。

90.自三圈往北海向巳亥壬丙二十八更收奈罗。

91.自奈罗北边角下贡士沙用甲庚一更收。

92.自南边奈罗角用乙辛驶下收贡士沙。

93.自双峙沙仔下铁峙排壬丙二线巳亥二更又有大殿沙一只。

94.自鱼鳞往鲎籐向子午四更收回巳亥。

95.自那孔往五风向壬丙一更收回向癸丁。

96.自红草往火哀回子午一更收。

97.自火哀往三角用乾巽四更回用□□□。

98.自断节往双担向丙巳二更收□□□□□。

99.自双担往鸟串向辛酉二更半□。

100.自断节往鸟串向癸丁丑未二更收。

101.自断节往五风向癸壬四更回向壬丙。

102.自红草沙排上红草峙向乙卯一更收回□□□。

103.自那孔往鲎籐向乙卯一更关收回乾巽。

104.自鲎籐往鱼鳞向巳亥四更收回用子午。

105.自鱼鳞往东头乙辛沙向乙辛三更收回乾巽。

106.自鱼鳞往那孔向壬丙子午四更收回乾巽巳亥。

107.自鱼鳞往石龙向壬丙四更收回子午癸丁。

108.自鱼鳞往断节向卯酉一更关收。

109.自五风向断节向壬丙四更收回癸丁。

110.自铁峙往铜金峙仔向乾巽二更收。

111.自铜金去银锅向乾巽二更收。

112.自银锅往鸟串向乾巽巳亥六更收。

113.自铁峙沙往丑未沙向丑未半更收。

114自丑未往第三峙向辰巽二更收。

115.自铁峙往双珏(王王)沙仔向壬丙二更收。

116.自双珏沙仔往黄山马向壬丙一更回用癸丁。

117.自女青石往无乜沙向丙子午四更收。

118.自无乜沙往目镜用巽辰三更收回用癸丁驶。

119.自目镜往深圈用庚申二更收。

120.自光星仔往大光星向卯酉一更收。

121.自大光星往石公厘向巳巽二更收回用子午。

122.自钉积往墨氏线向丑未六更收。

123.自秤钩沙往大门用癸丁五更收。

124.自荷那门往拔箕用壬丙四更收回用癸丁。

125.自六门往拔箕向壬丙巳亥四更收。

126.自六门往石盘向辰戌二更收回用乾巽。

127.自荷那门往铜钟向癸丁四更收。

128.自铜钟往海口沙向辰戌二线乾巽过头三更。

129.自海口沙往锅盖峙向寅申四更收。

130.自海口沙头上往铜铳仔向巳亥五更收。

131.自铜铳仔往大铜铳向庚酉一更收。

132.自大铜铳下弄鼻仔向辰戌驶二更收。

133.自弄鼻仔下大弄鼻向卯酉一更收。

134.自鸟仔峙往西头乙辛沙向辛二线酉二更收。

135.自石盘往上戌向乾亥平四更收。

136.自上戌往铜铳仔向午四更收。

137.自上戌往大铜铳向丁午四更半收。

138.自铜铳仔回大秤钩向寅申九更半收。

139.自南蜜沙仔下劳牛劳向甲庚二更收。

140.自劳牛劳往大秤钩向巽辰三更收回壬子。

141.自铜钟往大光星向子午二更收回丑未。

142.自荷乐门往深圈向巽辰三更收回壬子。

143.自第三往银锅向巽戌三更收回壬子。

144.自三角回银锅向乙辛驶三更收。

145.自双门回银锅向戌驶四更收。

146.自红草沙排往铁峙向辛酉驶三更收。

147.自银锅往高不向辰戌驶一更收。

148.自三角往断节向辰戌驶四更收。

149.自劳牛劳往六门向丙午兼二线驶六更收(有风驶十ㄨ点钟)。注:ㄨ为古文“五”字。

150.自勞牛劳往石盘向丁未驶五更半收。

151.自劳牛劳下上戊向申驶四更收。

152.自荷乐门下六门向戌辛驶二更收。

153.自双门往鸟串向午二线丁驶二更收。

154.自库归往铜金峙仔向午驶一更收。

155.自南蜜往女青石峙仔向巽驶二更收。

156.自南蜜峙下沙仔向辛戌驶半更有二个沙仔。

157.自南蜜峙到南蜜沙仔驶卯酉兼一线乙辛一更收。

158.自南蜜有二个沙仔壬丙对沟内亦过船。

159.自秤钩峙下大秤钩向丁午驶一更收。

160.自秤钩峙往南蜜沙仔向子壬驶一更半收。

161.自无乜沙下荷乐门向申驶三更收。

162.自黄山马下南蜜沙仔向丁未驶一更收。

163.自红草沙排下贡士沙向戌乾驶三更收。

164.自双门往一沙驶巳亥兼一线壬丙二更向西北。

165.自火哀回铁峙驶乙辛辰戌三更收向西北。

166.自一沙往火哀驶巳亥兼一线壬丙四更收向西北。

167.自光星往石公厘向午驶二更收回向癸丁。

168.自铜铳下鸟仔峙驶甲庚兼二线卯西四更收。

169.自丑未下第三峙驶辰戌兼二线乙辛二更收对西南。

猜你喜欢

石塘木片航行
游石塘竹海
到慧骃国的航行
小舟在河上航行
航行
2015年我国木片进出口数量明显增长
木片上的美丽画作
石塘镇对动物养殖场进行有效监管的整改措施
测定渗透、扩散和用碱墨在浸渍巨桉(Eucalyptusgrandis)木片中的影响
木片尺寸分布检验方法综述
铅山县石塘古镇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