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读《琼黎风俗图》的密码

2017-08-04王辉山

文物天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黎族风俗

王辉山

海南省博物馆藏有一本清代《琼黎风俗图》册页,以图文相配的形式描绘清代黎族的建筑、婚恋、渔猎、耕作等风俗内容。这本册页再现了古代黎族的历史风情,是研究黎族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的珍贵文物资料。

一、历史价值及其他

《琼黎风俗图》册页为清代作品,纸本设色,纵33厘米,横30.5厘米,共15开页,均为右图左题,附有七言诗和题词,作为画的说明。内容分别是居处、对歌择偶、纳聘迎取、聚会饮食、渔猎、耕、采香、运木、采藤、纺织、交易、渡、割鸡跳鬼、传信、斗等,描绘的是清代中期海南岛黎族人的生产生活情景。图中人物线条简练,采用勾勒填色法绘制而成,经对该册页的装裱、纸质、绘画风格、色彩颜料、印章等全面的审鉴,该册页的绘制年代应在清代中晚期。据已故著名书画鉴赏家李元茂介绍:“纵观这15幅画作,山色景物布景简洁,偶有用水墨晕染,人物画法细腻,笔墨特征符合清中晚期的时代风貌;装裱也是使用同时流行的织锦材料且在装册后未经揭裱;其余如钤印与印色、题跋的用纸及其它现象均与此时代皆相吻合,故《琼黎风俗图》应为清季中晚期的无名氏所作为妥”[1]。

《琼黎风俗图》绘制源于《皇清职贡图》。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励精图治,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为了彰显国力强盛及皇恩浩荡,于清乾隆时绘制《皇清职贡图》,引发了绘制民族图画的风气,各边疆省份及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的官员纷纷效仿《皇清职贡图》样式绘制本省本地区各民族、各族群生产生活风俗画卷,清代黎族风俗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目前发现的反映黎族内容的画册共有三册,除了清《琼黎风俗图》外,还有清《琼州海黎图》(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清《琼黎一览图》(现藏广东中山图书馆)。虽然它们出自不同画家的手笔、题材,但内容却大致相似,都试图从各方面多角度描绘历史上黎族社会的风土人情。对比三本册页,从内容、构图、人物等考察,《琼黎风俗图》是较早的一本,其他二本比其略晚。

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悠久历史靠口口相传,难以准确地记录本民族发展史,这一直是以往黎族研究的缺憾。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黎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变迁中,一些传统民俗很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消逝。这本现存较早的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再现清代黎族人生产、生活场景的风俗画册就显得弥足珍贵,可以让人们直观认识许多过去无法考证的文化现象,具有文字不可比拟的优势,是研究清代黎族社会状况最具体、生动的资料。

二、独具特色的黎族风俗

风俗发展史告诉我们,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会随着民族的形成而逐步形成并渐渐固定下来。风俗习惯一旦形成,它就像无形的影子,伴随着每个民族成员的所有行为,无处不在。地处热带海岛中的黎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而且,这些风俗大部分自清代以来就在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本图册中每一幅图所蕴含的民族历史、民俗学内容非常丰富,下面根据内容分类简要对每幅图作深入解读。

1.生产习俗

黎族是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但狩猎、渔捞、采集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琼黎风俗图》中可见一斑。画册汇集了当时黎族社会生产活动的很多画面,如《耕》、《渔猎》、《采香》、《运木》、《采藤》、《织》等,向我们展示了清代黎族人民在农耕、渔猎、采集及手工纺织等方面的基本状况。

《耕》:第六幅画描绘的是黎族“群牛践地”的耕作法——“牛踩田”,表现黎族男子在山间的水田中驱赶着三头牛在来回踩蹈,然后在踩烂的泥土中直接撒播的场景。“牛踩田”是黎族传统的耕作方式之一,这种方式一直沿续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其方法是三四个人把几头乃至几十头牛赶到灌满水的田中,让牛群顺着同一方向走动,踩烂田中泥土杂草,然后平整这些烂泥,就可以直接插秧了。黎族长期以来生产力低下,没有掌握炼铁技术,各种金属工具非常昂贵,铁犁等铁质生产工具缺乏,黎族先民因地制宜而采取了这一种耕作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原始落后,但直到今天仍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存在,比如山间水田面积太小或有些深脚田,不便开展使用犁耕。“牛踩田”是黎族特色的水田耕作方式。

《渔猎》:第五幅画反映的是黎族狩猎渔捞情景。海南岛地处热带,植被繁茂,河流密布,适合各类动物繁衍生息,为黎族人民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渔猎对象。民国前,黎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农业生产活动在一些地区逐渐代替了渔猎活动,但是对于居住在深山的一些黎族人民,渔猎仍然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平原丘陵地区,渔猎活动依然没有被放弃,而成为平时生活的补充。狩猎形式主要有围猎、放狗、圈套猎捕等形式;捕捞方式有渔网、鱼篓、弓箭射鱼等方式。其中集体围猎和弓箭射鱼是比较特色的渔猎方式。黎族围猎的方式通常以村或联村集体进行,由大家选一名有经验的猎手为猎首统一指挥,并举行占卜活动。狩猎队伍到达猎区后,部分猎手埋伏在野兽经常出没的路口,另一部分猎手带猎狗进入山林中驱赶野兽。受惊的野兽就会逃出茂密的山林,守候在各路口的獵手就用弓箭、标枪等射杀。所获猎物平均分配,猎狗也有一份。历史上,黎族流行以箭射鱼的捕鱼方法。黎族地区河流密布,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见,站在岸边或水中待鱼出入而射。清代张庆长在《黎岐纪闻》里就记载:“每于溪边伺鱼之出入,射而取之,以为食。其获较网罟为尤捷云。”此记载与图画中的题注基本一致。

《采藤》:第九幅画描绘的是黎人采藤的场景。地处中部山区的密林中,大量生长着各种藤类,有红藤、白藤、降真香藤、木藤等,比较有经济价值的是长数丈的红白藤。红白藤是最好的编织材料之一,可编制椅凳、箱柜、筐篓、席子等生活用品。采藤是黎族男女老少皆宜的副业生产之一,人们把采集来的藤与汉族商人进行交换,换回日常生活必需品。采藤活动不仅在清代是黎族的重要生产活动之一,到了当代依然如此。

《采香》:第七幅画描绘的是黎人山中寻找沉香的场面。一人在敲白木香树树干听回音。沉香结香是源于香树木材受伤分泌树脂,由于真菌作用下逐渐形成香脂,凝结于木材内。结香仅在伤疤部位,一旦结香,此部位就不再输送营养而坏死,其传送的声音与不坏死的树干是不一样的,有经验的“香仔”[2]凭声音就可判断此树是否结香。另一人则爬到树上观察,看是否有受伤的树干,一旦有受伤的疤痕,就一定结有沉香。画面中有四人,可见这种采沉香活动是集体活动,成群结队才能进山砍沉香。沉香是珍贵传统药材和名贵的香料,被誉为“药中黄金”、“香中之王”。宋《诸蕃志·海南》卷下:“土产沉香、蓬莱香、鹧鸪斑香、笺香、生香……海南土产,诸蕃皆有之,顾有优劣耳。笺、沉等香味清且长,琼出诸蕃之右,虽占城、真腊亦居其次”,足见海南沉香在当时的品质之优及名气之大。海南沉香历来有名,有“琼脂天香,冠绝天下”之美誉。黎族人入山采沉香,除了官府作为贡品外,还可以作为价值较高的商品进行交易。

《运木》:第八幅画反映的是山中搬运木料的场面。黎族男子架着竹排,竹排上捆着大木料,利用竹排的浮力和河水的高低落差流动将产于山区的木料运送到平原地带或沿海地区。海南岛中部山区盛产花梨等良木,由于高山峡谷运输不便,黎族人砍伐后,利用溪水运送木料出山,卖于汉族商人。黎族很早以前就懂得使用竹筏做水上交通工具,把若干竹子并排平捆制作竹筏,主要用于浮水过河,也便于运送货物。也可将要运输的木柴捆绑成木排,放入江河,水大时让其顺流而下,至河流下流平缓处或出海口处,再用牛车拉运。黎族人靠山吃山,利用大自然的恩赐,把产于山中的良材运到沿海与汉商进行贸易,换回所需的生活必需品。

《织》:第十幅图画记录了黎族的棉纺织工艺与方法。画中黎族妇女坐在船形屋前纺纱线和织布。黎族的纺织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岛夷卉服,厥篚织贝”的记载。汉代时黎族先民用棉花织制的“广幅布”成为向朝廷进献的贡品,历代织制的“盘斑布”、“黎单”、“黎幕”等唐宋时已运销大陆各地,被誉为“机杼精工,百卉千华”。黎族纺织多采用古老的踞腰机织制,织法多为通经断纬,挖花织彩。棉纺织技术是古代黎族成就最大的工艺技术,至元代初期前一直领先于全国。著名纺织家黄道婆就是在崖州居住四十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并向中原地区推广的,为我国古代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黎族棉纺织工艺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棉纺织工艺的“活化石”。黎族女孩从十三四岁开始学习纺织技术,人们普遍把织锦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一个女孩子是否能干的标志。

以上画面反映了清代黎族人民的谋生场景和民风民俗。由于历史的原因,黎族人民大多聚居在海南岛中南部的多山地带,一定的地理环境必然产生与之相应的生产谋生方式和习俗。

2.生活习俗

清代前,有不少关于黎族生活习俗的记载,其中有的习俗一直沿袭到近现代,有的已消失,风俗图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看到清代黎族生活的一面。

《居处》:第一幅画面描绘了黎族居住的干栏式船形屋。椰树婆娑绿树掩映之下,黎族人民居住在竹木为架、茅草盖顶的状如覆船的干栏式船形屋内,画中描绘的船形屋与其他古籍所记载的黎族建筑是一致的。宋代赵汝适的《诸番志·海南》中描述到:“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明代顾岕的《海槎余录》则记载:“凡深村黎男妇众多,必伐长木两头搭屋数间,上覆以草,中剖竹,下横上直,平铺为楼板凳,其下则虚焉。登陟必有梯。”据说船形屋的建筑形式与黎族的来源有密切关系。黎族先民是渡海来到海南岛,他们模仿船的形状来建造自己的房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船形屋。房屋外形像一艘被架高起来的船,门外有船头(晒台),内部间隔像船舱,前后有门,但没有窗。整座房子用木柱支撑离开地面,用竹片或藤条编成架空地板,靠小梯子上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黎族部分地區仍还保留着这种干栏式船形屋建筑形式。

黎族婚姻习俗:黎族实行血缘外婚,青年男女的婚姻一般要经过对歌择偶、婚聘、迎娶三个重要阶段。与汉族相比,他们的婚姻有较多的自由,通过对歌物色合意的对象,父母较少干预儿女的婚姻。第二幅和第三幅画面描绘的就是黎族青年男女对歌择偶与婚聘迎娶的习俗。

第二幅《对歌择偶》,反映的是青年男女间的对歌娱乐场面,在旷野里,男女青年在对歌嬉戏。对歌是他们主要的择偶方式,通过唱歌、吹鼻箫、口琴等娱乐活动,倾诉彼此的爱慕之情。遇到情投意合者,再由父母请媒人议婚。《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就记载:“男女未配合者,随意所通,交唱黎歌,即为婚姻。”鼻箫是黎族最独特的乐器之一,我国各民族的竹管乐器均是用嘴吹奏,黎族的箫却用鼻子吹奏。鼻箫,黎语称“巡”、“虽老”,其流传的历史非常久远,清代张庆长《黎岐纪闻》记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交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渐凑一处,即订耦配。”从这一记载可知,鼻箫当是海南黎族生活中大量使用的乐器之一,每當夜深人静之时,鼻箫柔和而纤细的声音,是黎族青年表达爱情的最佳乐器。

第三幅《纳聘迎娶》,画面描绘的是黎族送聘礼和接亲的内容。图下方为聘礼内容,带着牛、酒、槟榔、布等,说明当时黎族的聘礼以牛为重,牛是财富、吉祥的象征。图上方为迎娶内容,新郎背着新娘,其解释中也提到以槟榔订婚,黎族社会至今还存在这一习俗。用槟榔作聘礼则来源于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槟榔在黎族人心目中被看作是爱情专一的体现,是婚姻必不可少的媒介,黎族民间有“一口槟榔大如天”的谚语。清代婚聘时已出现了贫富分化的倾向,用牛数量的多少就充分体现了男家的贫富状况。据清代张庆长《黎歧纪闻》载:“有牛为聘,或数头或数十头,随贫富议之。”可见,清代黎族婚姻,除具有古朴的原始性质外,也已打上了买卖婚姻的烙印。当时的习俗,姑娘结婚前必须纹脸才能出嫁。

《对歌择偶》、《纳聘迎娶》这两幅图画形象地记载了黎族从择偶到迎娶时的各种风俗。

3.娱乐饮食习俗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黎族的娱乐饮食在古老单调的生活中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

《聚会饮食》:第四幅图描绘的是黎族饮宴娱乐场面。图中黎族男女聚在一起,有喝咂酒、敲锣打鼓、跳舞、射猎等活动。画面与注文内容基本上把黎族饮宴娱乐都表现了出来。黎族是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对酒有特殊的感情,在饮食娱乐中离不开酒,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举行各种仪式活动都要设宴饮酒。最喜欢喝的酒是山栏酒——“并”,在酒坛里发酵好后无需蒸馏工序,直接用竹管吸饮。黎人饮酒不用杯碗而用小竹管吸之,外人从远处看以为黎人用鼻吸酒,故史书有“鼻饮”之说。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只是在节日,就是在平日的聚会或农闲时,也不论是在村头、田野或家中,处处都可以听到他们悠扬的歌声,看到载歌载舞尽情娱乐的身影。

4.其他习俗

黎族风俗多种多样,除了上面所介绍的一些主要生产生活场景中的风俗习惯外,黎族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如“传箭”、“斗”、“渡”等。

《渡》:第十二幅图反映的是黎族水上交通习俗。峡谷溪流中,有人抱着葫芦瓜过河,有人撑着竹筏过河,画面描绘了黎族人渡水的工具及方式。黎族多生活在溪流环绕的山间地带,跨渡河流是他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受生产力条件限制,葫芦瓜便成为他们渡水最常用的工具,葫芦瓜也称为“腰舟”,是系在腰上的“舟”。因葫芦具有体轻、抗湿性强、浮力大等优点,所以从古代起,黎人就把它作为过河工具。这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独特交通工具充分体现了黎族人民的智慧。直到今天,山区过河的方式除了游泳外,主要交通工具仍是竹筏和葫芦瓜。

《传箭》:第十四幅图画描绘的是黎族传信的内容。图中黎族男子手拿着一支箭杆上缠绕着细藤的利箭,准备交给黎族妇女。“峒”[3]是古代黎族最普遍的社会组织,每个峒都有固定的地域,都有峒长头人,其主要职责是为百姓调解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处理村、峒内外的公共事务等。他们的推举、罢免、继承,都按习惯法行事。黎族地区山高林密,人烟稀少,村寨之间、峒与峒之间的一般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人的口口相传报信、击鼓,重要信息通过“传箭”的方式来传递,人们用这种原始的方式传递信息,不但快捷,也很可靠。

《斗》:第十五幅图画描绘的是黎族械斗场面。图的上部是黎族战士拿着标枪、长刀等骑牛出战的情景;下图为两个刀箭相向的男子间有一妇女站在他俩间劝架的场景。在清代,黎族内部成员或同族内不同方言的人们之间由于经济利益、生活琐事或其他一些原因,经常会发生械斗。但每到这时,只要有女子站出来劝阻,械斗就会停止。虽然黎族内部各氏族部落间的械斗普遍存在,但妇女在氏族械斗、氏族纠纷中起着一种特殊的调解作用,这是黎族母权制遗风的社会文化遗存。由于黎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等原因,直到近代,黎族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母权制的残余文化现象,如族外群婚的遗迹、母居制残迹、母系遗迹、妇女“主政”遗迹等。历史上黎族母权制遗风的存在是较为普遍的,黎族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享有同男子相对平等的权利。封建社会里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思想,在黎族地区是比较淡薄的。

《割鸡跳鬼》:第十三幅图反映的是黎族巫医治病的情形。在科学技术落后的社会,人们遇到疾病伤痛时,由于不能科学地认识病因,往往认为是鬼神在作祟,是病人的灵魂被鬼摄走所致。既然病根是鬼魂,就必须请求巫医来祭祀赶鬼,杀牲畜献祭。历史上,黎族巫医较为盛行,至今在黎族民间依然存在。黎族的巫医实际是巫与医二者融为一体的民间行医人,他们以宗教仪式的形式,行草药医治的内容,达到给人防病治病的目的。“巫医是黎族社会中有知识的人,了解和掌握一些医药知识。他们在外衣下,不知不觉地使用药物和其他一些含有一定合理成分的治疗方法。虚妄与理性的杂混、谬误与科学的交织是黎族巫医的特点”。[4]

《交易》:第十一幅画面描绘的是黎族以当地特产与汉族商贩进行交易的场景。黎族地区物产丰富,土特产较多,深受汉人喜欢,许多汉族商人深入黎族地区与黎族进行贸易。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黎族地区商品经济仍不甚发达,常以物物交换的形式进行贸易,换取日常生活必需品,如金属生产工具、盐巴、丝线等黎族不能生产的物品。

三、结语

一幅幅的图片在无声地向人们展示着清代黎族人民的一个又一个生产生活场景,传递着饱含地理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信息。总体来看,《琼黎风俗图》这本画册所包含的清代黎族的文化信息量是非常大的。

总之,作为描绘清代黎族社会生活的画卷,《琼黎风俗图》以图画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清代黎族的生产生活情况,再加上一诗一文的解释使人易于理解画中的含义,十五幅图画,每一幅都是一篇美文,是一个逼真的生活缩影,是研究清代黎族风俗的珍贵史料。

[1]《明邓廷宣款<琼黎风俗图>鉴定刍议》,《文物世界》第62期。

[2] 香仔,亦称香客、香农,以采集沉香为生之人。

[3]峒:历代统治者在黎族地区设置的地方基层政权,以河流和山脉为基础,加上人为的分界线,是人类某一集团共同居住的一定地域。

[4]王学萍主编:《中国黎族》,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370页。

猜你喜欢

黎族风俗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风俗与文化
《海南日报》黎族新闻报道研究
《红楼风俗谭》
跟踪导练(四)4
56个民族56枝花 黎族
海南岛黎族人民的白沙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