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言翻译中悟性思维的培养

2017-07-31叶文学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悟性

叶文学

[摘要]语言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译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素养和悟性。本文从悟性在语言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入手,探讨了翻译中悟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运用。

[关键词]悟性思维;语言翻译;悟性

一、导言

众所周知,语言翻译是一项极其繁杂的工作,是由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化的过程,即人脑对语言信息的集中处理及成像过程,译文是否能准确再现原文的意境,有时候并不取决于翻译技巧或语言功底,而是取决于译者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即“悟性”。

所谓悟性,是指我们对事物的感知力和洞察力。而翻译中的悟性即指译者能准确把握原文的意境并能恰如其分地将其神韵用目标语言表达出来。每一门语言皆有自己的表意特征,如汉语以成语为美、排比为雅、双关为妙,英文则多平铺直叙以求通达。高水准的翻译作品不仅文字畅达,而且意境高远,这种悟性多来自于译者内心,属于智慧的范畴。

二、语言翻译中的悟性思维

语言的翻译是需要极高的悟性的。不难发现,古今中外鼎鼎有名的翻译大家均是悟性极高之人,如古代的鸠摩罗什、唐玄奘到近现代的严复、董乐山、矛盾、傅雷、季羡林、王道乾、沙博理、钱钟书、王佐良、杨宪益、许渊冲等,均在语言翻译方面表现出极高的“悟性”,其在语言的把握上亦较精准,完全看不出翻译过的痕迹,犹读原作一般,而且,有些译作的意境与原作相比有过之无不及。这些翻译界的惊人成就,除了其深厚的语言能力、文化底蕴、转译技巧,还有他们惊人的“悟性”,这是很多人穷其一生追求但永远难以达到的境界。

冯世则在《翻译匠语》一书中指出:“人文思维贵在发散,贵在个性,贵在感悟及其不可预见性。”也就是说,翻译是一个人文思维的转换过程。鉴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故而行文模式也有较大差异。诸多译者因缺乏对这种差异的充分认识,其译文多显生硬,可读性较低。“如何以另一种语言再作表达?有时一索即得,有时却难免糊涂。”,两者之间自有可迂回与再创造的空间。一索即得者,因通过译者之再造,读者即豁然开朗;而难免糊涂者,因其未经译者彻悟梳理,所以有胡言乱语之嫌。

思考问题时,中国人惯用悟性思维,即灵感与创新,因而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恍然大悟之类,这些是悟性思维最通俗的概括。悟性思维具有跳跃性、无逻辑性及偶然性的特征,多通过对比、相似、联想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得以实现。因此,翻译之前要求译者对原文进行联想和发散,尽量让自己身临其境,走人作者的内心世界。翻译过程中则不可醉心于斟词酌句,而是以偶发式思维达到与原作者灵魂的沟通。如昆明《大观楼长联》的英译本众多,好的译作也有,但读起来总是缺少点韵味,难以与作者孙髯翁的心灵世界产生共鸣,多因译者极少使用悟性思维的缘故。

1971版直译作品对原作进行了直接转译,但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平淡感,缺乏韵味。相比之下,严复先生的译稿中,我们俨然看到一个饱经风霜的孤独的老人独坐窗前,怅然望着窗外,感悟世事变迁、岁月如歌,而提笔写下他的鸿篇巨著的情景。很显然,严复先生已经走入赫胥黎的内心世界,因此在其译作中投入很多情感,并把赫胥黎的思想变成流畅雅致的古文表达出来。这种情感的投入,其实就是悟性思维。

虽然赫胥黎的原作字数众多,语法结构复杂,但经严复先生的寥寥数语,读者便进入一个荒凉惨淡的场景。从严本可以看出,其在翻译过程中几乎脱离了原文的脉络,转而采用艺术化的表现方式,在译文中加入了很多活的元素,使读者根本看不出这是译作。这种译法保存了原文的神韵,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多時候,译者需要放下固有的思维模式,深入领会作者的意图,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转译和再创造,这是翻译中可以广泛遵循的法则。

笔者曾经试译过一位美国成功学大师Ralph Marston的励志短文。开始数篇采用直译或意译,但总感觉淡然无味,无法引人以深思。在后期的翻译中,加入很多悟的因素,效果就不一样了。

生机者,人之所需也。得之者生,失之者死。踟蹰彷徨,若秋蝉之哀鸣,其死不远。是故弃其哀,绝其糜,坚其志,虚其心,则生机见矣。

虽然译文的行文以古文体呈现,而且这种译法已然脱离了原文中的字句,在译文中几乎找不到对应的词,但保存了原文的神韵,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是笔者较常使用的翻译手法。很多时候,译者需要放下固有的思维模式,深入领会作者的意图,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转译和再创造,这是翻译中可以广泛遵循的法则。

三、悟性思维的培养

在翻译中,处处可见悟性的重要性。一篇好的译作,体现的不仅仅是译者的语言功底,更体现其对原文意境的领悟能力,并对译文进行艺术加工而褪去翻译的痕迹。翻译中的悟性,常以跳跃性、发散性甚至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这种思维习惯可以通过长期实践得以形成。

首先,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所谓文如其人,译者的心态乐观,则译文顺畅优雅,反之,则行文晦涩生硬。笔者曾做过调查,随机抽取5名能力相当但生活背景不同的英语专业的学生,让其在限定时间内翻译同一段短文。调查结果较出人意料。笔者发现,其心态不同对译作的表现效果影响甚大。由此可见,任何一个作品的翻译,应该在轻松的心态中完成。

其次,拓宽视野、博览群书。“悟性”即“领悟出来的知识、才能、见解”,而这种领悟必然充足的经验和阅历。古今中外有名的翻译大家无不学贯中西、博览群书的。唐玄奘开始翻译佛经之前已经过多年参学佛法,已了悟佛理,因此翻译起来得心应手。此外,翻译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总结的过程,要善于积累相关知识,增长见识,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和思辨力。博览群书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和文学修养,所以绝大多数翻译名家同时也是文学家,其译文所传达的意境完全看不出转译过的痕迹,其所营造的画面感胜过原创。而这些高水平的译作往往需要译者拥有宽广的视野方能成文。

其三,用心体悟、实现超脱。翻译中的悟性重在体悟,这与每个人自身的体会、心得有关,而且很多时候需要实现意境的升华与超脱。正如佛家的明心见性,道家的修身养性,是帮助我们寻找智慧的。因此,翻译之前,我们需要认真阅读原文,并认真体悟原文的意境并在大脑中呈现一幅完整的画面,然后才提笔翻译,这时的译文所呈现的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的文章。特别是文学类翻译,更是如此。

综上所述,翻译悟性思维的培养并非朝夕之事,而是长期翻译实践及广博多闻的结果,这是一个漫长的求索过程,通过量变达到质变,出现那种“顿悟”感,这是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灵感,也是译作能使实现质的飞跃的必要条件。

四、结语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门艺术,是一个译者综合素质的体现。一部好的译作,不仅体现了译者精湛的语言运用技巧,更能看出其悟性的高低。从翻译本身来看,悟性的高低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也是衡量译作优劣的衡量标准。而悟性思维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只有不断实践、分享、拓宽视野,才能提升自己的悟性,用心体悟作品的意境,对译作进行艺术升华,才能使译作具有灵魂。这是一个长期的培养和实践过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悟性
学习要旨在于悟
悟性认识之探说
悟性
好員工是練出來的 不是悟出來的
激发主体“悟性”联结“行为与理性”
When I Grow Up,I Want to Be…
试论悟性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记性与悟性
孙科长解人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