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2017-07-29赵仲民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习兴趣体育

赵仲民

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体育教学仍不同程度的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忽视了对学生興趣的培养,出现了在体育教学中,常有部分学生上体育课不主动,对教师布置的练习内容缺乏积极性,多采用应付的态度。以致现在的学生在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方面逐年下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甚多,但主要的是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所致。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体育;素质教育;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5-00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5.054

当前,体育教学要落实好新课标精神,体现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就要充分培养和调动好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只有体育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才能使学生对于体育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喜欢和乐意去上好体育课。这也是实施好体育教学新课标的重要方面,要想实现学生对于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实现体育教学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机动的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一、 学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

现在的小学,学生们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事实上体育的魅力给体育课的魅力增加了色彩。而现实是体育课并没有因为体育的盛行沾到光彩。究其原因,可以分为三大类:(1)体育课的魅力黯然失色;(2)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够;(3)体育课堂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

1.体育课的魅力黯然失色。受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很多学习校体育场地及运动器材还很不完善。很多学校没有足够的体育场地供学生自由活动;没有相应的体育器材供学生们玩乐;没有特色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由于受学校场地器材的限制,体育课的主要内容就是简单的队列队形练习、徒手操、自由活动、跑步、跳绳等项目,别无其他,导致体育课单调无趣,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很多在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和区域的小学校,他们有完善的教师配备体制,而在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区域的小学校都是主科教师兼任所谓的“小三门”。而此刻,这些主科教师缺乏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不能在对的时间和对的地点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了兴趣。

2.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够。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慢慢地成长、成熟起来。低年级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还处于新鲜期,他们对体育课更感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意识在变化,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并且更倾向于实现自己的想法。

3.体育课堂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往往还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学练。然后就是不断地教与练。体育课堂上没有幽默的语言、没有精彩的学练内容、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自主的创新活动。

二、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设法扩建体育场地,增添体育器材

学校应借助一切可行的力量,努力扩建体育场地和增添学校体育器材。增设体育活动场地,完备运动器材设施,学生有了自主活动的空间,从而尽情地去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自主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这样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就能逐渐培养起来。

(二)改变单一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也提醒我们体育工作者不要拘泥于老一套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让我们在体育课堂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游戏比赛法、自主学习法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如若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深刻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觉得体育课是他们自己的舞台。比如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游戏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和权利,通过参与游戏活动使他们身心得到发展。

1.游戏的好处:游戏可以促进同伴之间的交往。小朋友自小爱玩游戏,学会了与别人合作的方法,所以体育课游戏活动必不可少的,游戏过程中与同伴交往多了对孩子的群体生活和学会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游戏可以发展智力。因为游戏活动通过思索、想象、创造、实践来完成活动目标,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获得乐趣,同时也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别人合作的能力。

2.游戏的种类:(1)幻想游戏就是把现实中的日常生活事物或平时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作为游戏的题材,在低年级学生中比较喜欢,如丢手绢、过家家、兵捉贼、找朋友、老鹰捉小鸡等。体育教师利用这些题材,编造一个个故事,去创造游戏的情景和氛围,使每一个学生角色法;(2)现实游戏是高年级学生的偏爱,他们表现自我的欲望明显强于低、中年级同学,幻想的色彩逐渐淡化。偏向于各种球类运动、技巧性运动、投远掷准、跨越障碍物、滑板车等游戏活动。

(三)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制定灵活机动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要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就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学生处于6-13岁,处于儿童年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喜欢活动,爱好体育运动,但是注意力容易转移,关注某一运动的时间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另外,因为年龄小,他们从事的体育活动只能选择跑跳类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精神,努力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精心设计课堂流程,不断地变化活动项目,以吸引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能够不会消退,而且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努力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精心导入激发思维从而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心理攻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办法,通过讲解和分析,从情感交流的方式上改进,创造尽量多的机会与学生进行师生间的心理交流,倡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氛围活泼民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必然高涨,学习起来热情很高,就会主动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心理认同和进行创造性的主动学习。师生关系的和谐民主,能够刺激学生的心理愉悦,增加其心理认同感,在平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灵活机动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丰富和发展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喜欢体育学习,能够主动参与其中。

总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又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叶福南.课前孕育 优化流程 情行相融——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J].新教师,2013(3):59-60.

[2] 蔡跃卿.小学体育“磁化”教学[J].新教师,2013(3):60-61.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学习兴趣体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我们的“体育梦”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也谈素质教育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