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能力培养及教学对策

2017-07-29杨兆兴杨瑞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对策能力培养

杨兆兴 杨瑞霞

摘要:该文就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能力培养、教学对策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培养;教学对策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成为当今普通劳动者必备的能力。中等职业教育是在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教育,已成为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能力培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就目前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要求来看,笔者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应注重培养学生十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一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和维护能力;二是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的能力;三是计算机的硬件维护能力;四是熟练的病毒防治能力;五是常用工具的安装和使用能力;六是利用互联网浏览、检索信息的能力;七是利用互联网上传与下载文件的能力;八是熟练收发电子邮件的能力;九是具有使用网络服务的能力;十是获取多媒体素材的能力。这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与提高。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分析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来源复雜,有初中毕业参加过工作后又来中职学校学习的往届毕业生,有中考落榜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有初中辍学的未毕业学生。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学习目的也不够明确。学生厌学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消极应付,不求上进;上课不认真听课,说话、睡觉、玩手机;作业不认真完成,相互抄袭,或根本不做;热衷于上网聊天,打网络游戏;公共基础课听不懂,学不进,专业课也不愿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的用途就是上网聊天、玩网络游戏或者看电影、下载歌曲。他们根本不了解系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系统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更不用说让他们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去求知和处事问题。中职学校学生的这些表现,给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着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对策

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能力培养及当前学生现状分析,笔者认为,要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三个方面下工夫: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应注重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是否得到保持和发展。鉴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选择一种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已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多年,笔者认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授课前根据知识的应用从教学内容中“抽丝剥茧”形成“任务”,教学中以“任务”为中心展开,通过“任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都要制作手抄报,在学习Word 2003的图文混排时,教师可以先给出几个手抄报的精美范例,以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来讲解制作手抄报需要的知识,如图片的插入、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制作、文本框的使用等内容,最后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设计并制作手抄报。又如,在学习PowerPoint 2003时,由于学生对漂亮的贺卡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先演示一个能使学生感兴趣的贺卡,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再来讲解相关内容。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应以学习该课程为契机,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针对当前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我校确立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确立“以应用为目标,以够用为尺度”的教学原则,教学重点放在“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能力”上来,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造性思维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核心是实际操作,通过计算机实际操作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大部分教学内容是介绍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使用,这些内容对于有一定自学能力的学生来说,都可以根据教材自行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主动使用教材,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和布置任务,将不易产生错误理解和错误操作的部分留给学生自己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想问题、找答案。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吧实现我校确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采用了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互动式教学,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开展讨论、交流和沟通,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得到发挥,从而使教师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由教学活动中的单纯接受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找出学生恰当的学习起点,以此构建适应学生的教学情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使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弥补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通过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可以创建良好的人机互动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使用媒体和网络的能力。互动式教学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互、反馈和融合,使得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是一个对话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应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以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注重考核评价的过程性。

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考核多采用书面考试或者上机考试作为学生成绩的评定办法,但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不符合该门课程的特点。由于学生对所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考核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也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增强考核的激励功能。

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考核方法是:一是将平时上机练习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重点考查学生对每部分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二是将学生出勤作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三是期末实行无纸化考试,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与其说是一门课程,不如说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技能。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毕业后能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的劳动者。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对策能力培养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