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宏观理论和管理的现状初探

2017-07-27莫伟鸣何琼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分析研究图书馆

莫伟鸣+何琼

摘要:该文选取我国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这个带系统性的学术问题,从当前我国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两个带有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如:1)指导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实践的理论提供不足,外引理论不够,眼界不宽;2)“服务理念”普遍陈旧等诸多现实性的问题出发,进行认真分析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分析研究

纵观图书馆行政实践和业务理论的发展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类型图书馆在馆舍面积、藏书规模,硬件设施和人才配备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可是如何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确立“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这个学术概念,藉此指导今后的图书馆工作实践,在现今图书馆管理者的认知程度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至于这方面的科学管理理论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诚然,“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笔者通过多年图书馆工作的理论实践和观察思考,认为当前我国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两大根本症状,带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性和普遍性,具体如下:

1指导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实践的理论提供不足,外引理论不够,眼界不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图书馆学思想传人中国,并与中国图书馆学传统内容相结合,使中国图书馆学开始向近代新领域过渡。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出现了图书馆学研究的高峰。这一时期出版了一批颇有分量的学术专著,例如刘国钧的《图书馆学要旨》(1934)等,并有大批图书馆学学术论文见诸各种报刊。这些论著对图书馆立法、管理、建筑、设备和技术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1.1本身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实践的理论就提供不足,且不成系统

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的形成在发育之由于受本国图书馆学传统观念影响一“重藏轻用”,以致在余后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当中,本身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实践的理论就提供不足,且不成系统,这样严重束缚了现代图书馆公共职能的发挥。

1.2与时俱进开拓性不强。理论明显滞后

20世纪30年代后,中国图书馆学的“奠基”理论研究多年来以至于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仍旧偏重于图书馆内部工作的技术与方法,一直沿用传统的中国古代“藏书楼”的藏书管理理论管理发展图书馆事业,以致因循守旧,迈不开步子;外引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成功理论不够,与时俱进开拓性不强;眼界不宽,这说明这个时期我国图书馆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明显滞后。

1.3当前普遍存在:“重视技术手段。轻视现代科学管理”的现象

我们知道,管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共生的社会活动,管理最基本形式是组织,它的任务就是有效地实现人类活动的社会协作,通过最佳的协作方式和最优的组织结构保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作出最小的支出,使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能发挥出最大效应。

可能是出于中国图书馆学的“奠基”理论中“偏重于图书馆内部工作的技术与方法”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计算机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工作的各个领域,虽然,图书馆的硬件资源加强了,可是在高科技配置下服务职能却不见有较大的改观,换言之,资源配置优化了,效果和效益却不见其然,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还是一个理念问题和方向问题,就是对“现代科学管理”理念重视不够,以致高配置、高消耗,低效益。

2“服务理念”普遍陈旧

由于受中国古代藏书理念“重藏轻用”的束缚较深,从传统管理图书的意识看来:图书的管理一直只偏于“藏”,而却忽视了“用”,从而本末倒置或者说降低了图书收藏的作用,使藏成了“珍藏”,“用”却成了一句空话。各馆上下对“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认知程度不够,“服务理念”普遍存在偏差:

2.1缺乏“服务第一”的观念

“存在决定意识”:由于各馆“服务职能”观念模糊,对“用”的认知程度发挥不够,对“藏”的认知管理却根深蒂固,这样,势必造成缺乏端正、清晰的“服务第一”的观念。

2.2领导者理念、素质上的偏差

领导者理念、素质上的偏差这里需要分门别类加以甄别:

2.2.1上级主管对图书馆工作任知程度不够

在一般人看来,图书馆的工作就是从事“借借还还”一般性的事务性工作,且“程式化”概念重,不存在什么创造性的复杂劳动。这种概念,一般人存在,具体分管图书馆工作的领导也不例外,存在这种观念和意识的个人和领导具备这重意识也不奇怪,因为他们只看到的,只是图书馆面对他们的最外在的,最能体现图书馆表象上的简单服务的哪一部分劳动和层面,而没有看到图书馆内部最能体现技术性、知识性含量高的哪一部分工作,通常这部分技术性、知识性含量高的的工作要在内部或不同于外部窗口的平台的范围内得以实现和展示,这属于“认知”观念的问题。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领导者也是人,任何事,任何认知点,他都不可能样样精通,一切遍了。也当然,正是由于领导者理念、素质上的偏差,对图书馆的“认知”观念存在的问题,所以,每每在图书馆“进”人的问题上,将图书馆看成是“收容所”、化解问题的“仓库”,这样长使以往,势必影响图书馆专业知识队伍的质量建设,同时也严重牵制图书馆正常業务工作和深层次文献业务服务工作的开展,最终导致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的下滑。

2.2.2图书馆领导者自身素质对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由于图书馆领导者既是图书馆工作的参与者,同时更是图书馆工作中领导群体去实现目标的决策者和影响者,所以其自身的素质对事业管理其优劣的影响更是直接的,不可低估的。这里的图书馆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存在两个方面的要求必须考虑:一是图书馆的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必须具备图书馆业务工作的专业素质;二是要具备现代科学管理知识的实践技能。即图书馆领导者既要是精通图书馆专门业务知识的“硬专家”,起到指导和影响员工业务工作正常开展和督检作用,确保业务工作的质量考量,又要懂点现代科学管理的知识,做到综合处理管理事务中的“软专家”,使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更具业务化、标准化、现代化、科学化。一般来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在一个中型图书馆内部要确定和选拔前者型“业务人才”其实并不难;但是要在图书馆内部选拔和确定真正具备后者型的人才确不容易;如果要兼备前后二者相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恐怕在图书馆界都是凤毛麟角,像型无几。

2.2.3各馆缺乏正确的建馆“定位”理念

每一个图书馆在建馆之初,图书馆领导者都会也应该集体来商定本馆的发展“定位”问题,也即建馆“定位”理念确定。建馆“定位”理念包括本馆根据自己在所属的事业要求,提供对象、发展方向、经费比例多少、馆舍面积大小、楼宇智能化程度、藏书规模的确定、计算机和网络设施确定、人员及发展状况等确立本馆符合自己实际和发展方向的,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这个建馆“定位”理念可以是长期,永久的;也可以是短期的以后不断修正的建馆“定位”计划,但必须是符合自己实际并切实可行的,因为它的“定位”计划的可操作性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各馆事业进程的“健康”发展。

然而,作为一名图书馆主要领导者,更应该在上任之初就应该对自己在任期内的使命和责任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考量,并对自己所掌控的图书馆工作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发展计划”,以图在任期内不辱使命,实现本馆事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2.4领导者缺乏正确的行政伦理理念

任何管理都是人的管理,而人的管理又离不开主观因素,所以在图书馆行政管理活动中存在着复杂的伦理和复杂的道德内容,图书馆工作和管理者的“服务职能”决策活动过程中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伦理道德的驱使,如图书馆服务原则的立论、制定、执行、评估过程中,如将文献信息最优化的处理,对读者最优环境的取舍原则等问题的处理如何就存在着图书馆管理的行政伦理及道德,或即,就是“读者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判断图书馆行政伦理正确与否的出发点和分水岭。

同样图书馆的行政伦理道德对管理者来更加重要,首先需要有管理者的职业自律,尤其是行政领导者,手中掌控有行政和经济权利,权力和金钱又具有腐蚀性,能否抵御住权力和金钱的诱惑,要看管理者的自律能力。其次,在当今社会条件下,道德失范,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失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具体有如下几种表现:缺乏“服务第一”的观念,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官本位”意识;尚未建立正确的权利与业务观念,滥用市场支配权利地位;没有按照公共事业所特有的行为规范来开展工作等等。

2.2.5缺乏科学、完整、实用的行业服务规范

我们知道,每一种职业都有其特定的职业伦理和职业精神。从维护和规范社会程序的角度来讲,倘若没有相应的道德纪律,任何社会活动形式都不会存在,所以任何职业活动都必须得有自己的伦理和行业服务规范。它的作用在于可以: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促进本行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等等。

我觉得,图书馆馆员作为一门社会职业,一定具有其自身符合行业良性规范的职业伦理和精神。这种职业伦理和精神不是书本上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形成的,而是在图书馆工作长期的工作实践和实现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的过程中逐步培育起来的

新中国建立以来,几代图书馆从业人员依靠自己的默默耕耘和坚韧的操守支撑着这个行业的春夏秋冬,直到2002年11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六届四次理事会才通过了《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然而却是有待提高的“试行本”……。

2.2.6墨守成规,凭经验管理,缺乏现代科学管理的手段与措施

以往图书馆的领导工作和干部配備与中国多年来的传统管理理念相一致,就是领导对本部门或业内工作的管理方式均采取照“经验”运作,“承前启后,因循守旧”的原则,在处理具体业务工作的过程中抱着“但求无过,不为创新”的心理,只要对付了读者服务工作简单的“借借还还”,上级领导不责怪,读者不抱怨、不提意见、不与读者产生纠纷就了事大吉,高高挂起,根本不从现代科学管理的理念考虑,从符合和拓展本行业本部门的业务工作提升角度出发,沿袭本部门自己或别家多年来“程式化”、“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10年、20、30年或更长的时间“一成不变”。就引入现代科学管理的意识来说,根本还不具存在;就具有现代科学管理人员机构和现状而言,尚属奇缺。

猜你喜欢

分析研究图书馆
图书馆
跨国公司中小型供应商管理改进问题研究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