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三走”活动的开展途径探析

2017-07-25易姗姗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途径高校活动

【摘 要】本文阐述高校开展“三走”活动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开展“三走”活动的现状,从着力全面覆盖、提升活动吸引力、构建长效机制三方面为高校开展“三走”活动提供方法和途径参考。

【关键词】高校 “三走”活动 课外体育锻炼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10-02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更好地落实会议精神,2014年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决定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以下简称“三走”)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以此来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激发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身体素质,并从中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这一活动的发起,引发了各地各高校对课外活动的反思,如何开展活动,怎样让活动更具参与性等问题摆在面前。笔者从阐明高校开展“三走”活动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三走”活动发起以来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情况,并提出开展“三走”活动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高校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一、高校开展“三走”活动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的未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增强大学生体质,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大事。

(一)高校开展“三走”活动,是增强大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被网络、游戏、手机等“绑架”,并逐渐演变成上课“低头”、宿舍“蜗居”一族。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成年人的身体素质中的握力、背力、坐位体前屈、纵跳等指标平均数均低于2005年。2015年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和2010年相比,全国男生(19-22岁,本科阶段)的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指标全部下降,高校学子视力不良率达86.5%,“眼镜族”的数量在不断扩大。作为国家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亟须改变,而“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这样的活动则是改变大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增强其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形式和手段。

(二)高校开展“三走”活动,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是需要良好的学业,更需要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而健康的身体是健康心理和良好学业的基础和保障。在高校开展“三走”活动,就是为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努力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拼搏进取精神,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高校开展“三走”活动,是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但却常常不受重视,国内高校体育活动千篇一律,缺乏吸引力,使得体育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缺乏特色、缺乏內涵等问题。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在高校中开展“三走”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则是给了一个信号,把加强课外体育锻炼列为一项国家大事,可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受到重视的程度。各地区各高校按照通知要求,积极开展“三走”活动,则必然会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不断提升课外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并在活动中不断总结凝练,形成各高校自身特色,从而不断深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其更具区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高校“三走”活动的开展现状

自“三走”活动通知下发以来,各地区各高校积极开展活动,活动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多数学生能参与活动,但部分学生主动性不强

大学生“三走”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学生的广泛知晓(知晓率达90%以上),而且大部分学生也能参与到活动当中。由于当下的大学生处在一个网络全覆盖的时代,他们习惯于将课余时间用在网络获取知识、网络社交、网络娱乐方面,尽管多数学生参与到“三走”活动中,但其实部分学生的主动性并不强,并未形成良好的课外锻炼习惯。

(二)活动已大面积开展,但部分活动缺乏吸引力

当前全国开展“三走”活动的高校已超过2300所,各类“三走”活动累计超过62万余次,活动已经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也掀起了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热潮。但在开展“三走”活动的过程中,活动主要以传统体育类项目为主的竞赛方式开展,致使活动的实践载体不够多样、新颖,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加上部分地区高校经费的投入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的参与度,部分活动流于形式,未能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三)有一定的活动成效,但未形成长效机制

自“三走”活动开展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积极参加锻炼、养成锻炼习惯的意识,从而起到了帮助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磨炼意志品质的作用。但客观来说,高校在开展“三走”活动过程中缺乏长效机制,主要原因为部分高校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落实的力度不够,存在应付的现象,从而未能形成“三走”活动的长效机制。

三、高校开展“三走”活动的方法与途径

分析了“三走”活动目前的开展情况,结合活动本身,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开展“三走”活动的方法和途径。

(一)扩大活动范围,着力全面覆盖

1.加强示范引领,带动学生参与。示范是最好的教育,在高校开展“三走”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并与在校学生互动,与学生一同运动,能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同时学校可以邀请比较有名的体育名人、名将等到校进行讲学,教授学生相关的健康运动知识,并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这对学生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积极寻找学生中的运动达人,通过宣传学生中的运动达人,树立学生自己的榜样,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锻炼中。

2.注重兴趣导向,发挥学生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开展活动前要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由学院、班级、团支部、宿舍等组织开展,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参赛单位设置成人数较少的小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使活动真正体现出群众性来。

(二)坚持内外兼修,提升活动吸引力

1.充分发挥社团作用,丰富活动形式。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均成立有學生社团,并且社团基本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的,形式多样,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因此,在开展“三走”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高校的一些体育社团(如太极拳、舞龙舞狮、武术、自行车等)一方面能丰富“三走”活动的形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此外各地区高校还可以结合本地区的一些传统文化项目开展活动,从而在丰富活动形式的同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2.活动与教育相结合,丰富活动内涵。将爱国主义教育、公益教育等融入活动当中,提升活动内涵。一是利用重要的纪念日五四青年节、“一二·九运动”、国庆节等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纪念活动,通过体育锻炼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二是将活动与公益相结合,如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三走援童·暖冬行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教育学生感恩社会、回馈社会。

3.充分利用新媒体,丰富活动载体。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更加关注新媒体,因此高校在开展“三走”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线上着重于宣传与氛围营造,线下着重于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一些运动软件,如“Nike+”“益动GPS”“乐疯跑”“微信运动”等,让大学生主动地记录自己的运动情况,在丰富活动载体的同时,引导和带动大学生主动参与到运动中。

(三)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

1.加强制度建设。要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活动的质量,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基础。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在体育课为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将“三走”活动列入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完善该活动的第二课堂学分,以制度来确保大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当中。

2.构建长效机制。高校要高度重视“三走”活动相关工作,指定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通过学校内的多部门联动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研究学生的需求,开展活动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加强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跟踪调查,及时收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相关数据分析报告,确保活动科学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秦宜智同志在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EB/OL]. (2016-02-25)[2016-12-10].http://www.rdgqt.org.cn/ldjh/content/2C97F9F2AB6A0BC5E050007F01001EAE.html

[2]陆克珠.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引入舞龙舞狮文化的可行性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3(6)

[3]王媛媛.用公益的力量为“三走”助跑——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三走援童·暖冬行动”为例[J].社会视点,2014(24)

【作者简介】易姗姗,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途径高校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