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羽毛球运动与糖的关系

2017-07-24王思严

运动 2017年2期
关键词:糖原高强度碳水化合物

王思严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简析羽毛球运动与糖的关系

王思严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羽毛球运动的项目特点、羽毛球运动中对糖的需求、羽毛球运动中对糖的补充等方面进行研究。

羽毛球;糖;关系

1 羽毛球运动的项目特点

羽毛球项目是隔网对抗持拍项目对抗性项群,指导思想是“快、准、狠、活”。在21分新赛制的比赛规则以及项目本身特征决定了羽毛球是高强度、多间歇、长时间为特点的运动特征。高强度比赛和训练时心率可达到每分钟200次。康喜来、刘洁在《隔网持拍项目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征与营养补充》中指出,羽毛球的运动特征是高强度、多间歇、长时间的,属于混合代谢过程。研究指出,在对抗中能量来源于ATP-CP系统与糖酵解系统功能,而羽毛球的供能以无氧供能为主、有氧供能为辅。综上所述,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决定的其代谢特点,其大多是以高强度的间歇回合组成,各个技术动作与挥拍中的连接节奏快,需要很好的速度、力量、耐力素质去提供基础。因此,比赛或训练中羽毛球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其中一次挥拍是ATP-CP供能,多个回合为糖酵解供能,其中包含有氧代谢供能为辅。所以,运动中给予一定能量的供应以保证竞技能力是很有必要。

2 羽毛球运动中对糖的需求

刘翠萍《羽毛球运动员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补充》中指出,运动中由碳水化合物氧化供给能量,而且氧化时需要的耗氧量小,所以在同等耗氧量的条件下,产生的能量比脂肪高,所以在氧气不足时,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就有了优势。因此,为了维持良好的竞技能力,必须保证运动时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这成了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孙伟在《谈羽毛球运动员的营养需求》中指出,羽毛球运动员需要具备很强的综合素质,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互不可缺,这与在运动中运动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得快速做出反应,快速击球回中和防守反攻有关。而糖是运动中主要的能源提供者,如果运动员糖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血糖降低,从而影响注意力和控制力,影响正常的水平发挥。

刘巍在《浅谈羽毛球运动员的疲劳消除与营养恢复》中指出,在赛前和赛中适量补充糖可以维持运动员的血糖,保证能量供应,提高竞技能力,并延迟运动疲劳的发生。

综上所述,由于羽毛球的项目特点决定了其代谢特点,而糖又是人体运动时最经济和最主要的能源,我们能得出在羽毛球运动中对糖的需求,在羽运动中重视对糖的储存和合理地补充有利于运动员发挥出正常的竞技水平,也有利于运动员赛后或训练后的疲劳恢复,对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

3 羽毛球运动中对糖的补充

池爱平、熊正英在《速度耐力运动员能量供应特点与营养补充》一文中提到,运动前补糖和运动中补糖提高了间歇运动中的速度耐力补糖,增强了高强度的间歇性穿梭能力,同时有效缓解了疲劳的发生,所以补糖也是羽毛球运动中不可缺少的。

郭杨义、屈联国在《运动饮料及其选用》一文中指出,糖是最经济和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运动中补糖有利于能量平衡和氮平衡,运动后补糖是减缓疲劳和促进身体能力恢复,加强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和储存。

林文强在《赛前补糖A、B、C》一文中指出,赛前补糖是有原则的,需要根据运动中需要消耗的能量来为补糖的量提供根据,一般赛前补糖量为1g/kg体重,一次50~60g克为最佳。补糖最佳时间为赛前15~20min或赛前2h,此时补糖血液浓度较高糖原储备量多,利于运动能力的正常发挥,避免因为补糖让血液胰岛素增加,在机体合成糖原时运动,造成不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为了能保证良好的竞技状态,在运动中取得良好成绩,应该注意在运动的前中后适量地补充糖,为运动所需要的能量储存足够的糖原,还为在运动中分解肝糖原肌糖原的能力增强,为机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同时为运动后补充糖让机体快速缓解疲劳,加快糖原的储备,保证良好的运动能力和训练比赛的正常进行。

3.1 赛前补糖

可以在竞赛前1个星期进行中低强度训练的同时吃碳水化合物较高的膳食,让碳水化合物占一日总能量摄入的60%~70%,用这样的方法运动员能积攒更多的糖原为运动过程提供更长时间的燃料。还可以通过训练后2h之内吃含碳水化合物很高的食物,如含糖饮料、巧克力能量棒、面包、饼干等,这可以使糖原储备的速度提高300%。如果2h之后吃糖原的合成速度会大大减少。一般赛前补糖量为1g/kg体重,一次50~60g为最佳,补糖最佳时间为赛前15~20min或赛前2h,此时补糖血液浓度较高糖原储备量多,利于运动能力的正常发挥。

3.2 赛中补糖

羽毛球运动中补糖有利于血糖的提高,防止血糖浓度下降影响运动能力,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在运动中补糖可以通过补充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香蕉、蛋糕,还可以通过和运动饮料补水补糖一起进行。运动中每隔30~60min补充糖, 量一般大于60g/h。

3.3 赛后补糖

高强度、长时间间歇运动后运动员肌肉中的糖原明显减少,疲劳也会增加,应该及时补充糖原以免影响运动能力和机体的超量恢复。运动后补糖的原则是越早越好。最好在运动后即刻补充,前2h补糖50g,之后每隔1~2h连续补糖。因为在运动后6h内,肌糖原合成酶的含量最高,所以在这段时间补糖的抗疲劳效果最好。补糖是还应该适当补充水和电解质,还有蛋白质,使其增强胰岛素反应,加快糖原储备的增加。

3.4 补糖的类型

运动前中后补糖的类型有葡萄糖、果糖、低聚糖等,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合理地补充糖的种类和量,为比赛和训练打下最好的能量基础,让运动员取得最佳的比赛成绩。

4 结论与建议

4.1 羽毛球项目的能量代谢是磷酸原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运动中的高强度间歇回合较多,在运动中消耗的能量较大,所以需要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来为机体提供能量,保证正常的运动能力。

4.2 羽毛球的项目特点决定了其代谢特点,而糖又是人体运动时最经济和最主要的能源,在羽运动中应重视对糖的储存和合理地补充,有利于运动员发挥出正常的竞技水平,也有利于运动员赛后或训练后的疲劳恢复,对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

4.3 为了能保证良好的竞技状态,在运动中取得好成绩,应该注意在运动的前中后都要适量地补充糖,为运动所需要的能量储存足够的糖原,还为在运动中分解肝糖原肌糖原的能力增强。补充糖时还应该注意补充的时机和补糖量以及糖类型,不然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1]陈敏雄.运动饮料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J].山西大学体育学报,2002(12).

[2]刘翠萍.羽毛球运动员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补充[J].山西体育科技,2006,26(3).

[3]郭杨义,屈联国,林建棣.运动饮料及其选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

[4]孙伟.谈羽毛球运动员的营养需求[J].社区医学杂志,2010,23(8).

[5]池爱平,熊正英.速度耐力运动员能量供应特点与营养补充[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4).

G847

A

1674-151X(2017)01-03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2.017

投稿日期:2016-11-19

王思严(1993—),硕士。研究方向:羽毛球。

猜你喜欢

糖原高强度碳水化合物
高强度间歇运动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说说碳水化合物
减肥不能吃碳水化合物?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益于长期减肥
长期服用奥氮平对大鼠糖原代谢及糖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应用于汽车行业及建筑行业的先进高强度钢的发展现状
短道速滑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的研究
运动健身要补碳水化合物
抑制糖原合成激酶3a可减轻6—羟基多巴引起的SH—SY5Y细胞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