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2017-07-24

运动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足球运动心理素质

王 欣

(齐鲁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简析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王 欣

(齐鲁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足球运动在我国现阶段发展迅速,群众基础广泛。但现阶段由于足球运动发展的现状及在国际上成绩低下的状况使得足球运动在我国的接受度及参与度不够。足球运动在高校的受欢迎程度较高,喜爱足球运动的大学生群体基数十分庞大,做好高校足球训练工作对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及输送高质量足球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在高校的足球训练中,体能训练、技术训练都占据主导地位,而往往忽视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想真正做好高校足球训练工作,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就必须重视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高校足球训练;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高校足球运动事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足球训练工作是一项集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性的、有计划性的训练工作,要将训练计划体系内的各个环节深入落实,面面俱到。而现阶段我国高校足球训练中存在较多缺陷,训练体系不完善,尤其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更是关注过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能力影响训练各方面内容的进行,没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计划就不能得到好的训练成果,不利于高校足球事业的发展及运动员个人能力水平的进步。因此,要深入研究分析高校足球训练中如何做好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心理素质的培养纳入整体足球训练的计划体系中,促进运动员个人素质的成长,促进高校足球事业的进步,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

1 高校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分析

高校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心理情况的一种外在表现。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首先是高校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及品质,心理特点与心理品质是高校运动员心理活动的出发点,其中心理特点是与生俱来的,而心理品质则是后天成长中慢慢塑造成型的,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够引发积极的心理行为,其外在表现就是训练中的积极主动、善于思考、刻苦完成;其次是高校运动员的心理潜能,心理潜能是运动员自我认知的重要因素,是表现在外界的各种优秀品质的基础,能够激发运动员的生理潜能,激发训练积极性及表现欲、求知欲、求胜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的心理素质;最后就是心理素质的外部表现,这种表现是在综合心理素质的驱使下形成的,具体包括训练的主动性、独立思考性、创新性、突破极限的能力等方面,是检验高校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参考。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高校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内容及组成部分,在高校足球训练中对其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工作,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提高训练水平,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

2 高校足球训练及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的现状

2.1 我国高校足球训练的现状

足球运动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足球训练工作的好坏是衡量一所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准。我国高校足球训练工作起步较晚,没有成熟的训练经验及训练方式为依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足球训练计划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我国高校目前的足球训练通常以小团队方式的模式进行,没有整体的同一规划,训练计划缺少整体性,训练方式方法缺少科学性,影响高校足球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缺少科学的训练系统,不能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利于激发运动员的潜能,阻碍高校足球训练水平的提高。第二,缺少正规、合理的训练团队配置。我国高校目前的足球训练活动缺少合理的训练管理领导团队,训练多为各院队及校队足球队队长统筹安排,没有专职的校方训练团队指导,训练的积极性及效率极低,同时易产生训练计划的推行困难及纪律性较差问题。第三,高校足球训练的硬件设施配置严重不足。足球训练工作对训练场地的要求比较高,训练场地的安全性、标准性都直接影响训练的效果。我国现阶段所有高校都拥有进行足球训练的足球场,但在场地的规范性、标准性方面却存在十分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场地维护工作较少或者几乎从不维护,易发生安全问题。标准度不够的足球场地对高校足球训练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严重阻碍高校足球训练工作的长远开展。第四,忽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我国高校足球训练工作现行状态中,很少有针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进行培养的训练工作,甚至几本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足球运动员保持训练积极性、保持获胜欲望的心理保障,同时又是激发运动员自身潜能的根本因素。我国高校的足球训练工作基本集中于体能、技术、战术等方面,忽视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工作,这对高校足球训练工作的展开及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要将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工作纳入高校足球训练的整体计划系统内,抓好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足球训练工作的进行,推进高校足球运动事业的水平,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综合实力。

2.2 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对高校足球训练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的足球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水平,技战术水平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心理素质的培养对高校足球训练成果的影响就更为突出。高校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足球训练影响主要从技术能力、意志能力及自信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第一,运动员的技术能力是衡量高校足球训练成绩的直观标准,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使运动员冷静、理智地分析训练中技术、战术所传达的主体思想与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同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区别调整,提高训练成绩;而心理素质较差的队员在训练中只能盲目地跟从,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影响训练的成果及自身技战术水平的提高。第二,意志力是运动员坚持训练的基础保障,拥有良好的意志力能够保证训练目标的达成及自身水平的提高。足球训练通常时间较长,对身体能力的要求较高,技术要求难度也相对较高,对运动员的意志力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这其中心理素质能力与意志能力是一种成正比的关系。拥有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增强运动员的意志能力,坚持并突破自我,完美达成训练的预期标准;而心理素质能力较差的运动员意志能力通常也较差,缺少坚持的信念及突破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完成训练任务。第三,运动员的自信心是完成训练的主观保障。在高校的足球训练中,挫折与失败是难以避免的,这就要求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强大的自信心,端正心态,正视训练中的挫折与难题,保证达到训练目标。

3 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的对策

高校足球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忽视与敷衍,要提高高校足球训练的水平,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体育教育水平就必须在足球训练中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现就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3.1 培养良好的足球意识

良好的足球意识是高校足球训练工作开展的先决条件,能够培养运动员对足球运动的认知,认清自身对足球运动的认可程度和努力程度,督促自主训练的进行。培养良好的足球意识首先要做到让球员认识足球运动、理解足球运动,加大足球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足球精神对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激励作用,然后依据足球理论知识对运动员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不足进行细化研究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推动足球训练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其次,要通过对足球意识的培养达到提升运动员足球感悟的目的,足球感悟不单指运动员对足球的感悟、熟悉程度,同时也包括对足球文化、足球精神的感悟,只有丰富的足球感悟才能提高运动员训练的效率,保证训练成绩的提高。

3.2 端正对训练的态度

在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训练态度是体现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帮助运动员端正自身的训练态度,明确自身的训练动机,才能更好地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只有让运动员真正认识足球运动,感受足球运动的荣誉感和集体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才能使运动员在良好的训练态度下,在积极的训练动机中更好地完成训练。所以,端正运动员的训练态度和训练动机,是高校足球训练中培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主要手段。

3.3 培养优质的心理品质

加强对足球运动员心理品质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品质的强弱往往决定了运动员比赛的胜负。心理品质的训练主要都是加强运动员的意志训练,主要包括运动的自觉性、自控能力、勇敢程度及主动行为等。首先,要在足球运动员的实际训练中,增加训练难度,制造训练困难,通过磨练运动员的意志,培养运动员勇于克服困难、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特别是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中,要坚持训练,不畏严寒、不怕风雨。这样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坚强意志。其次,在实际训练中,增强运动量,提高运动负荷,增加练习的难度,循序渐进,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难度增减练习,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意志力。最后,锻炼运动员的果断心理品质,通过一些紧急训练或在训练中突然发生信息的变化,使运动员处于一种突发状况之中,锻炼其敏锐的判断能力与果断的选择能力,特别是在比赛训练中强化这种果断的心理品质训练,有助于提升运动员的心理品质。

3.4 培养心理调节能力

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有助于运动员面对任何比赛状况。因此,要在训练中采用适当的方法注意培养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首先,自我暗示法,当面对复杂多变的比赛状况时,运动员要能够做到自我心理暗示,需要在训练中说服自己,摆脱不良情绪或不良心理的影响,以平常心对待。其次,调节呼吸法。通过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环节紧张情绪,平复紧张的心情。最后,适当运动,通过做一些轻松简单运动来达到心理调节的目的,使心理状态平稳,从容面对所处的任何情况。

4 结 语

高校足球训练的不断发展,有助于我国足球事业的不断进步。在足球运动中,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关系着运动员能够正常发挥自己的足球技能,能否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状况。因此,要在足球训练中,采取实际措施,切实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1]张尧良.浅析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14):138.

[2]张蔚明.浅析高校足球训练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因素影响[J].考试周刊,2016(33):111-112.

[3]张璐.加强高校足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必要性及方法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3):106-107.

G843

A

1674-151X(2017)01-01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2.009

投稿日期:2016-12-20

王欣(1988—),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足球运动心理素质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足球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包头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世界杯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