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研究

2017-07-23邓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研究

邓旋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留中学 广东梅州 514361)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渠道,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制定。要想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教师就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拘泥于课程教材,要合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彻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以人为本 研究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以人为本的必然性

1. 实现以人为本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阶段,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生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需要正确的指导。然而,我国的思想品德教学具有说教式的特点,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关注较少,因此没有办法激发出学生在道德方面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初中生的德育教育。[1]

2.实现以人为本是思想品德课的学科性质和特点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德育课程,也是一门基础建设性学科。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特点要求我们要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同时,还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思想品德课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工具,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所以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2]

3.实现以人为本是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思想品德新课程是从实际生活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的,围绕着人与社会的关系,对法律和道德以及我们的国情进行整合,帮助初中生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因此,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要符合人的价值规律和发展规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以追求学生自由发展为目标,要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实质。

二、实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途径

1.要加强学校的管理

第一,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一个健康的环境会时刻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和道德习惯的形成,因此要做好学校的物质文化和人文的环境建设,要使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第二,要对教师的加强管理,学校在管理教师的过程中,除了平時的必要约束外,不要过多干涉教师的教学。要让他们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以便他们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第三,要提倡小班教学,实行小班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享受到各种资源和提高他们受教育的程度,还可以更好地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要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思想品德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知识整合能力。同时,关于计算机的知识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树立现代的学生观和面向全体学生的质量观,教师还要学会转换角色,不能只做学生的领导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顺利实现以人为本。

3.要修订课程教材

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不再像以往一样枯燥乏味,而是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新教材不仅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快适应社会,还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另外,新教材的内容和现实社会贴近的特点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能够得到更好地实现。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

1.在课程目标上,要变学科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

学校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果仅仅是将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的目标,那么他们很可能会采用一些快速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行教学,但是这种方法会让大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学校不能局限于培养少数尖子生,不能完全将学生成绩作为教学目标,要努力提高所有学生的素质,帮助他们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手工创新大赛等活动,对于表现突出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因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3]

2.在师生关系上,要变支配控制为平等合作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学只是老师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老师和学生之间基本上没有互动,学习的氛围比较压抑。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则是要求以学生为主,老师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需要,老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导者,而是随时帮助学生解答困惑,帮助他们建立终身学习观念的奠基者。同时,师生双方在不断的交流探讨中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提高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3.在课程评价上,要变重结果轻过程为不偏废结果而更重过程

传统的课程评价机制过分强调了学生的成绩,教授只注重学生是否将书本上的知识完全掌握,而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则是要求学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它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依靠考试的成绩,还要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另外,教师还可以额外布置一些任务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上,要变重知识传授为更重情感交流的情感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不利于师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传授必要的知识以外,还要和学生进行充分的感情交流。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辩论、小组讨论、表演等形式,营造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要无条件接受每个学生,尊重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注重他们独特的价值和平等地对待他们。最后,情感教学主张学生在自由自在的氛围中彼此了解和沟通,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促使他们健康发展。

结语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和提高教学实效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考虑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洁,李文哲.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9):57-58.

[2]陈帅.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3]郑丽红.初中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