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文博会时代:分会场的长效化发展研究

2017-07-21熊小春

神州·上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博会分会场

摘要:历经十三年的初创培育期,深圳文博会成为文创产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现如今迈入转型成长的关键发展期。分会场模式的设立是深圳文博会对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创新之举,主展馆的集中效应与分会场的长效化发展构成了文博会品牌打造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分会场在后文博会时代的持续、长效化发展为城市文创产业壮大和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本文聚焦分会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研究在文博会展览结束后,分会场的长效化发展。

关键词:文博会;分会场;长效发展机制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简称“文博会”)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不仅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和国际一流文化精品“引进来”的展览展示平台。每年的5月中旬,文博会在深圳开幕。2017年是文博会开办的第十三个年头,本届文博会实质性成交2240.848亿元,比上届增长10.28%。

一、文博会分会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文博会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其规模效应和展会经济的时效性决定了其高成本和高回报率,如何让展会的品牌效应持续发酵,并带来长效的边际效应成为文博会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种背景下,分会场模式被提出来。2004年,第一届文博会首创“主展馆+分会场”的展会模式,设立大芬油画村为唯一一个分会场,并在接下来的各届文博会中持续增加分会场数量,逐步走出了一条办展办会的新路。第十三届文博会,全市分会场数量增至68个,范围覆盖至深圳市各区(新区)。龙岗、宝安两个区的分会场数量领跑全市,福田、南山、龙華三个区的分会场数量紧随其后,盐田、光明、坪山和大鹏四个区在数量上也均有所突破。

文博会分会场基于文博会的品牌延伸价值和展览联动效应而设立,从参展的文化企业来看,囿于主展馆的场地大小,能够进入文博会主展馆的文化企业数量是有限的,如何让更多的文化企业搭上文博会的东风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从文博会的展览效益来看,分会场与主展馆相辅相成,获得时空上的互动连接,随着分会场数量的增多、区域的广布,分会场逐渐成为推动文博会健康发展、扩大交易、提升质量的重要支撑点。

(一)发展现状

深圳文博会分会场的实践经历证明,分会场的设立是对主会场的一种有力补充。承办分会场的文化园区和企业既是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更是文博会所推动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受益者。一方面,分会场拓宽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展示空间,形成了品牌化的展示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分会场的申办和筹办,一些分会场的承办园区成长为全国乃至国际颇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

(二)存在问题

1.外部因素:新兴文博展会的冲击

在全国各省市大力兴办文博会的一派欣欣向荣的表象下,我们不难发现深圳文博会的影响力已然受到其他新兴文博会所带来的冲击。北京文博会、义乌文博会、杭州文博会等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城市也先后开办文化博览和交易会,因地域问题和地方政策的吸引,导致一波优秀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资源的分流。

2.内部因素:深圳文博会的局限问题

首先是部分分会场“务虚”大于“务实”,只能短期宣传和推广分会场的形象,但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城区形象的建设并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是从政府政绩的角度而言,分会场的数量有增无减,在无形中阻碍了分会场承办的优胜劣汰和公平竞争。再次从全市的角度来看,分会场的活动内容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现象,造成了文化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最后分会场的长效发展机制尚未建立,各个分会场孤军奋战,各凭本事,无法发挥合力作用,影响了优秀分会场以及品牌企业和园区的打造。

二、研究分会场长效化发展的意义和途径

分会场既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窗口,又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写照,分会场主题活动、展示内容、展示方式的不断创新,凸显了深圳文化产业的新发展、新业态。深圳文博会的发展正面临国内文化展会迅速崛起的外部竞争局面,由以往的重数量、重交易数据转向质量型、内涵式的发展。作为文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会场的发展好坏直接影响文博会的成功与否,纵然在分会场的创建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瑜,分会场模式的建立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是笔者在进行研究前所形成的一个基本认识。但基于分会场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分会场的长效化发展研究又显得尤为重要。

(一)找准发展定位,提前规划布局

深圳文博会主展馆是展示国内和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的对外平台,各分会场则是深圳各区和深圳本土文化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一个对外展示空间,找准分会场的发展定位,明确分会场活动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功能定位,提前规划布局分会场的功能分区,是分会场长效化发展路径实施的前提条件。从第十三届文博会分会场的名录我们可以发现,由地域靠近、业态趋同的产业园区或是文化企业所组成的集聚区式分会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这种通过创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抱团取暖”式对外宣传与展示效果十分明显,并且在进一步推动深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产业集中式发展、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设立内容标准,打造品牌活动

设立分会场的内容标准不是对分会场的活动内容进行限制,而是引导分会场丰富展示内容,提升展示和交易效益,既是站在战略的高度对分会场的预期效果进行把控,也能更好地指导分会场打造文博会相关的品牌活动。本届文博会宝安区对辖区内分会场的内容设立进行了引导,分会场活动基本包含开幕式及签约项目、论坛、展览和主题活动五个方面。对分会场的内容设立标准有利于整体把控分会场的活动质量、宣传效果以及实质推进资金的落地、签约合作的达成。文化产业园区和企业亦可结合实际情况与内容标准,扬长补短,打好文博会分会场这张好牌。

(三)完善评估体系,严格退出机制

分会场的评估既注重经济效益,也注重社会效益。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文博会分会场的评价反馈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也就是为分会场模式引入“淘汰机制”。退出机制实际上是对完善评估体系的强有力实践,对于业态低端、空而无物的分会场承办单位,要在依据分会场的成交额以及海内外专业观众人数的评价指标基础上,严格落实退出机制。实施退出机制的一个难题在于,基层政府在意识到分会场的模式所带来的巨大作用后,将分会场的举办作为政府的一项硬性任务,导致部分不够格的分会场不得不上的尴尬局面。实际上,政府通过第三方统计机构数据、市区文化产业主管部门以及专家评审机制的多方考评,积极打造优秀分会场的模板和淘汰落后分会场的产能,其余各分场也可以通过评估体系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和全面完善,更有利于推动分会场模式的长足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文博会结束之后的常态化发展过程中,分会场的长效发展需分会场管理方、运营方努力从发展定位、发展内容、反思评价等方面多措并举,开创分会场的新未来。可以预见的是,文博会分会场的传统将一如既往地保持下去,并成为其他展会设置分会场进行有益探索,而如何在坚守传统、改革创新的会展道路上持续推动深圳文化产业不断往前发展将是一个常提常新的问题,分会场的长效发展将在深圳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保量的攻坚期长期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为理.从边缘走向中心: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洪振强.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博览会规范发展问题研究.艺术百家,2011

作者简介:熊小春(1985-)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在读,中级经济师,现供职于深圳市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文化产业,图书资料,非遗文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博会分会场
2022文博会鹿城分会场在我校浙江创意园隆重举办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
2019农民丰收节罗源分会场活动举行
走进2018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分会场
我校师生多项创意作品亮相第十一届文博会
宁波文博会春耕忙播种
央视春晚哈尔滨分会场惊艳亮相
第十一届北京文博会设计创意展圆满落幕
文博会
——夏日里的小清新与材料间的激情碰撞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来自光化学分会场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