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的术后应激状况及疼痛改善的影响

2017-07-21黎明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4期
关键词:状况剖宫产产妇

黎明茜

(海南省五指山市妇幼保健所, 海南 五指山, 572299)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的术后应激状况及疼痛改善的影响

黎明茜

(海南省五指山市妇幼保健所, 海南 五指山, 572299)

护理干预; 剖宫产; 应激状况; 疼痛

剖宫产对解决临床难产,挽救产妇以及围产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1]。特别是目前具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数量剧增,加之麻醉学、输血/液、手术缝合材料的快速发展,使得剖宫产的应用频率提高[2]。然而,由于对剖宫产手术恐惧,绝大多数产妇在剖宫产分娩后应激状况明显,致使其痛感增强,进一步延长其恢复时间,日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与关注。临床研究证实,剖宫产术后给予产妇行之有效的干预可降低产妇应激状况,降低痛感。鉴于此,本研究围绕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的术后应激状况及疼痛改善的影响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32.25±1.25)岁; 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8.20±1.20)周; 剖宫产指征: 妊娠并发症/合并症15例,胎盘前置13例,扁平骨盆11例,先兆子宫破裂8例,珍贵儿3例; 分娩史: 初产妇24例,经产妇16例。观察组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2.30±1.30)岁; 孕周35.5~41周,平均孕周(38.25±1.15)周; 剖宫产指征: 妊娠并发症/合并症16例,胎盘前置13例,扁平骨盆11例,先兆子宫破裂8例,珍贵儿2例; 分娩史: 初产妇25例,经产妇15例。2组产妇一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可进行分组比对。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常规健康宣教、指标监测(呼吸、体温、血压、血糖)、心理干预、手术切口/引流管护理、饮食指导、母乳喂养技术指导、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观察、子宫复旧等[3-4]。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进一步的护理干预。① 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 在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将剖宫产术后可能存在的不适症状如实告知患者,尤其是各指标波动情况,促使产妇对术后应激状况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继而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临床护理工作,维持各项体征指标的平稳。②强化基础护理: 在产妇被推回病房后应叮嘱患者密切观察产妇手术切口是否存在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更换切口敷料。定时检查静脉通道以及引流管路是否通畅,仔细观察引流量大小、色泽等[5]。每日定时对产妇会阴部进行清洁,保持局部卫生清洁。术后早期在患者麻醉复苏后积极鼓励产妇尽早开展下床活动,提高机体恢复效果。③ 体位护理: 术后产妇头垫枕头平卧休息2~4 h后依据产妇意愿采取舒适体位。半侧卧位: 引导产妇将自身重力支撑点集中在肩胛骨以及髂骨后侧部位,下臂部横置胸前,肘部略微弯曲,膝关节以及髂关节保持弯曲姿势,后背部采用枕头予以支撑[6]。侧卧位: 依据产妇习惯选取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双上肢向前伸展,膝关节以及髂关节保持弯曲,促使身体的重心支撑点集中在髂骨以及肩胛骨。头高脚低位: 产妇平卧于病床上,将床头抬高15~30°, 四肢平放于身体两侧[7]。④ 疼痛护理: 针对自觉痛感较轻、机体能够耐受者可实施聊天、聆听音乐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进一步降低切口部位痛感程度。如有产妇疼痛剧烈且无法耐受者,一方面应及时采取抗生素药物予以预见性抗感染治疗。另一方面在医嘱同意下实施镇痛剂或镇痛药物予以镇痛处理。⑤ 饮食干预: 术后6 h产妇可进食流质食物,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且排气后可进食半流质食物,以清淡易消化、高纤维素、高蛋白质食物为主。如果产妇长时间不排气可口服四磨汤促使排气。之后可过渡至全食,但应尽量避免生冷油腻、辛辣、油炸类食物。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测定,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术后应激状况: 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生长激素、催乳素、白细胞计数、血糖、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浆皮质醇(CORT)[8]。

2 结 果

2.1 2组疼痛改善程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提示护理干预改善术后疼痛程度优于常规护理,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疼痛改善程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术后应激状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各项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临床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妇术后应激反应,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术后应激状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剖宫产手术是强烈的应激源,会导致产妇术后出现生理以及心理的改变,继而引起身心不适感,延长其机体功能恢复时间[9]。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剖宫产术后给予其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成为降低应激状态及痛感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中观察组经护理干预,疼痛程度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在IL-6、CRP、生长激素、催乳素、白细胞计数、血糖、MAP、HR、CORT指标比较上,观察组同样优势。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术后应激状态及疼痛效果方面取得的干预效果更佳。其原因在于护理干预各项措施均是围绕着产妇实际需求而开展,在术后应激状态以及疼痛改善方面具有更高程度的针对性及指向性。此外,护理干预注重激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主动服务意识,强调想产妇之所想、急产妇之所急,在术后早期即开展针对性护理工作以提高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身心愉悦程度,促使产妇对于术后可能存在的不适症状具有一个清醒的思想认知,继而保持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术后疼痛以及应激状态,使得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有力帮助[10]。

[1] 谭运福. 第二产程中行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1, 8(4): 65-67.

[2] 郝明英, 张学菊, 李梅, 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婴分离成功母乳喂养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9(21): 2943-2945.

[3] 王飞, 史琳. 舒适护理对择期剖宫产产妇舒适度及疼痛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6): 183-185.

[4] 孙超, 冯素文. 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10(9): 143-146.

[5] 张耀飞, 郑聪霞, 夏艳萍. 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9(30): 3770-3772.

[6] 彭婉平. 不同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妇女缓解疼痛的效果观察[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14(7): 483-486.

[7] 曹大菊, 史永霞, 熊良志. 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应激、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质量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15, 35(29): 2935-2937.

[8] Theodore S, Tomeny, Lorien K. Baker, Tammy D. Barry, et 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functioning of typically-developing sister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The roles of ASD severity, parental stress, and marital status[J].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2016, 3(2): 1108-1120.

[9] 余桂香, 孙福英, 马小梅.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52(31): 79-81.

[10] 张爱辉.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焦虑状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35(31): 79-81.

2017-04-10

海南省卫生厅基金课题(15A200049)

R 473.71

: A

: 1672-2353(2017)14-216-02

10.7619/jcmp.201714077

猜你喜欢

状况剖宫产产妇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