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石操配合中药口服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的效果

2017-07-21高小平李星娅高丽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4期
关键词:排石泌尿系输尿管

高小平, 李星娅, 高丽梅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 1. 护理部; 2. 结石病科, 北京 房山, 102400)



排石操配合中药口服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的效果

高小平1, 李星娅2, 高丽梅2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 1. 护理部; 2. 结石病科, 北京 房山, 102400)

排石操; 中药; 泌尿系统结石; 护理

泌尿系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在中国多发生于南方地区,发生率在所有泌尿外科疾病中居于第1位[1]。泌尿系结石通常有肾结石、膀胱结石以及输尿管结石等,疾病发生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为剧烈的腰腹部位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血尿等,这些临床体征在中医学上为“石淋”“砂淋”“血淋”“腰痛”以及“尿血”等范畴[2]。目前泌尿系结石的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此方法虽然对于患者的身体创伤较小,但仍有患者治疗结束后体内结石不能有效排出而反复多次碎石导致损伤输尿管管壁并形成炎症性或损伤性输尿管狭窄的危险,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3-7]。中医药对泌尿系统结石排出有独特疗效,多项研究[8-10]证明中医药可促进结石排出,减少排石次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碎石后运动排石也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排石方式,可根据不同位置结石的移动特点,制定碎石后运动规范。本研究通过排石操联合口服中药促进排石,探讨联合应用对泌尿系统排石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本院泌尿外科就诊的住院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 首次发病; ② 病程<3个月; ③ 肾功能良好,若患者有肾积水,则应为中度以下; ④ 单次碎石成功; ⑤ 符合泌尿系结石诊断标准者; ⑥ 全身情况好,生活能自理者; ⑦ 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① 患者对泌尿系结石治疗过程中所使用药物过敏者; ② 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③ 生活习惯不良、长期酗酒的患者; ④ 患有精神疾病者。将所有入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实验组中,男 33 例,女 14 例,年龄 28~67 岁,平均(42.97±5.26)岁,肾结石 19例、输尿管结石 15例、膀胱结石 10例、复合型结石 3例,结石直径 1~6 mm, 平均(3.51±1.03) mm。对照组中,男 30例,女 17 例,年龄 26~68岁,平均(42.26±6.19)岁,肾结石 20 例、输尿管结石 16例、膀胱结石9 例、复合型结石2例,结石直径1~7 mm, 平均(3.50±1.09) mm。2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1.2.1 治疗方法:应用B超或者X 线来定位具体的结石部位,完善术前各项检查。2组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碎石,放电次数根据结石大小、硬度、部位及冲击后结石裂解情况而定。

1.2.2 研究方法: ① 对照组于术后服用中药,主要成分为生黄芪、陈皮、白屈菜、元胡、鸡内金、板蓝根、芒硝以及鱼枕骨等。1服药分2次服用,分别于早、晚餐后30 min温热服用。具体用药应根据证型进行药物加减,视患者具体情况决定药量。告知患者服药后观察排便情况,若有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多时,通知医生,并将患者中药(颗粒剂)中的大黄(一般每服药3小袋)捡出,告知患者留下该药物,当大便干燥时可服用1~2袋。② 实验组在服用中药的基础上,做排石操。适应证主要包括:结石直径小于0.6 cm, 没有反复发作的绞痛、没有重度肾积水(彩超提示肾积水大于4 cm)、碎石后没有石阶形成的患者。禁忌证:行动不便以及年老体弱不能进行排石操治疗的患者; 同时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患者治疗后发生发热、严重血尿、绞痛等症状。内容:排石操每节8个节拍,6节为1组,每天锻炼3次,每次锻炼2组,可选择在3餐后30 min进行。第1节,预备式,原地踏步(半握拳,缓起步,渐加重); 第2节,振肾俞,走左右交替单腿跳跃步,双手半握拳,锤击双侧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3节,叩中段,双手半握拳,分别叩击左、右输尿管中段(平脐左、右各旁开15 cm处); 第4节,推下段,双腿并行跳跃步,双手五指并拢拍打左右输尿管下段、气海穴(输尿管下段指腹正中线脐下5 cm左、右旁开10 cm处,气海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第5节,左右跳,左、右腿交替单腿跳跃; 第6节,调整,自上而下拍打前胸、两侧、后背部。

1.2.3 观察指标:包括结石率、结石排出时间、治愈率、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泌尿系结石疗效判断标准及患者临床症状,“治愈”即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B超或X线显示结石及肾积水消失,“有效”即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或明显缓解, B超或X线显示结石较缩小1/3以上,或下移 3 c m以上,肾积水明显减少或消失,“无效”即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结石以及肾积水无改善。

2 结 果

2.1 不同结石部位的排石效果比较

表1 结果显示,实验组结石排除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不同结石部位的排石效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结石排出时间比较

实验组结石排出时间为(8.2±4.2) d, 对照组结石排出时间为(13.1±4.5) d。实验组结石排出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

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结石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治愈率、有效率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中医学认为,泌尿系统结石属于结石症、肾绞痛等范畴,其形成与肾虚、湿热、瘀滞等因素有关,日积月累,浊质凝结,日久成石,主要症状表现为腰腹部发作性绞痛,向阴部放射,或尿道涩痛,血尿或尿出砂石,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因此,中医手段治疗泌尿系结石主要包括攻补两法,将患者分为湿热型、气结型、肾虚型,其中肾虚型又包括肾阳虚和肾阴虚两种。对于湿热型患者,中医治疗以利湿通淋作为主要治疗方法; 气结型则需对患者理气化瘀,通淋扶正; 肾虚者则以补气益肾为主要治疗目的,肾阳虚患者需强肾补虚,肾阴虚患者需滋补清养。中医临床上应用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化石通淋、健脾胃、清热消积、活血行气、软坚化石,虽口服简便,但是疗效一般。

运动可使结石受到震动,使碎石相互分离,通过重力作用排出体外。本研究中实验组让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基础上做排石操。结果显示,实验组排石率78.7%, 高于对照组的44.7%(P<0.05); 实验组结石排出时间(8.2±4.2) d, 短于对照组的(13.1±4.5) d(P<0.05);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6%, 高于对照组的70.2%(P<0.05)。

[1] 蒋毓柏. 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6): 18-20.

[2] 汤祝捷. 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22): 2502-2504.

[3] 陈波特, 张小明, 杨槐, 等.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比较[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4, 5(2): 99-102.

[4] 张景云, 宋红娟, 咸晓华, 等. 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0): 95-97.

[5] Tuerk Christian, Knoll Thomas, Seitz Christian, et al. Medical Expulsive Therapy for Ureterolithiasis: The EAU Recommendations in 2016[J]. European Ass Urology, 2017, 71(4): 504-507.

[6] Fankhauser Christian D, Kranzbuehler Benedikt, Poyet Cedric, et al.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of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 for Nephrolithiasis andUreterolithiasis: A Systematic Review[J]. Urology, 2015, 85(5): 991-1006.

[7] Malo Christian, Audette-Cote Jean-Sebastien, Emond Marcel, et al. Tamsulosin for treatment of unilateral distal ureterolithia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jem, 2014, 16(3): 229-242.

[8] 江宁东, 王国民, 薛慈民. 泌尿系结石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现状和进展[J]. 中国医药科学, 2015, 6(1): 66-68.

[9] 朱文静, 杨明, 彭煜, 等. 泌尿系结石中西医结合防治模式探讨[J]. 中医杂志, 2015, 56(17): 1462-1464.

[10] 王飞.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 2014, 29(5): 750-751.

2017-02-25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JJ2011-42)

R 472.9

: A

: 1672-2353(2017)14-208-02

10.7619/jcmp.201714073

猜你喜欢

排石泌尿系输尿管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教你一套排石操
练习排石操助排石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中药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76例体会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