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体位对结直肠癌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护理效果的影响

2017-07-21周爱梅潘亚娟张维娜储开云梅广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4期
关键词:侧卧位躁动全麻

周爱梅, 潘亚娟, 张维娜, 储开云, 梅广红

(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 1. 手术室; 2. 泌尿外科, 江苏 南通, 226600)



不同体位对结直肠癌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护理效果的影响

周爱梅1, 潘亚娟1, 张维娜1, 储开云1, 梅广红2

(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 1. 手术室; 2. 泌尿外科, 江苏 南通, 226600)

体位; 结直肠癌; 全麻手术; 复苏; 舒适度

全麻手术后的复苏期间,患者由于麻醉镇痛药物的影响,失去部分感觉意识及保护功能,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功能也有所下降,易发生低氧血症、呼吸困难、误吸反流等危险状况[1-2]。本研究比较平卧位和侧卧位对全麻状态下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复苏效果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行结直肠癌全麻手术的患者86例,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51.7±4.5岁,男52例,女34例,手术时间128.7±13.1 min。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9~64岁,平均年龄52.1±4.3岁,男29例,女14例,手术时间126.7±14.5 min; 观察组患者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51.4±4.6岁,男23例,女20例,手术时间128.8±13.1 min。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 ① 本院完成结直肠癌的确诊及手术过程; ② 无精神疾病及沟通障碍; ③ 经家属同意且可配合完成研究。

1.2 方法

1.2.1 常规监护:所有患者进行结直肠癌手术后,由相关护理人员核对信息并检查各项情况后送至监护室进行麻醉复苏,对照组患者采用平卧位,观察组患者复苏期采用侧卧位。对所有患者进行搬动时,注意由3~5人协助完成,搬动人员时注意保持步调一致,同时注意将患者脊柱向同一纵轴位转动,以保护患者脊柱。拔除导管后患者进行低流量吸氧,同时进行心率、血压、MBP、HR、SpO2含量的常规监测。对照组患者采用平卧位:患者自然躺平于病床,头部偏向一侧,取掉枕头并横放于患者床头,使患者双臂及双腿均保持自然平放,平卧位保持4~6 h。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侧卧位:患者两手臂向前伸展放于双层托手架上,腋下距离腋窝10 cm处置放腋垫,头部用垫枕垫高后放置头圈,患者侧卧且下肢弯曲60~70°, 胸背及下肢处均采用软垫垫高,并用约束带固定患者双上肢,侧卧位保持4~6 h。

1.2.2 拔管后躁动评分标准:拔管后患者进行躁动评分,标准如下:患者平静且配合者为0分; 进行问话或者吸痰等外部刺激时有较小幅度的肢体反应者为1分; 无刺激条件下即有较明显的肢体活动者为2分; 无刺激活动的条件下,进行较激烈的挣扎等肢体撞击活动且不进行合作者为3分。

2 结 果

比较2组患者拔管后的MBP、HR、SpO2含量发现, 2组患者拔管后的MBP、HR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SpO2含量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见表1。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18例,呛咳21例,误吸14例,均显著多于观察组的4、7、2例(P<0.05)。对照组患者躁动评分为(2.3±0.4)分,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得(1.2±0.3)分(P<0.05)。2组患者对于不同体位的舒适度评价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中不舒适24例,比较舒适11例,舒适8例,总舒适度为44.18%; 观察组中不舒适7例,比较舒适16例, 舒适20例,总舒适度为83.72%。观察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患者拔管后30 min的MBP、HR、SpO2含量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不再是患者的唯一关注点,手术后恢复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3-4]。全麻手术是指在手术过程中使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经静脉、肌肉注射使神经系统出现可逆的抑制,导致痛觉消失,减轻患者在手术中的痛苦,当术后药物从患者体内排出时,患者的意识及感觉恢复正常[5]。在患者恢复的过程中,全麻手术后的复苏期对于患者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尤为关键。然而,全麻手术后的患者由于多种麻醉药物的影响,其各器官顺应性下降,易出现呼吸不顺畅等状况,从而导致反流误吸、刺激呛咳、低氧血症[6-7]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威胁患者在复苏期的生命健康。手术后患者的卧床姿势通常取决于麻醉方法、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手术后的不同体位对软组织、神经、血管以及肌肉的保护作用有所不同[8], 适合的体位可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各种不适感[9], 因此正确选择体位可以大大降低意外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的质量[10]。

本研究选取本院进行结直肠癌全麻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类患者由于术后肠胃功能紊乱,存在较大的反流风险[11-12]。另外,患者平卧时胃部受到较强的压迫刺激作用,胃部中的液体更易发生反流,刺激患者产生恶心呕吐以及呛咳,同时导致患者误吸而引起窒息、肺炎等[13-14]。有研究表明,侧卧位时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多为轻度,说明侧卧位时患者胃部受压迫力较小,不易发生胃液反流,从而可以减小患者恶心呕吐及呛咳的发生概率。本文对照组恶心呕吐、呛咳、误吸发生的患者数量及比例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

本研究中,比较2组患者拔管后的MBP、HR、SpO2含量发现, 2组患者拔管后的MBP、HR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对照组患者SpO2含量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另外,在引起患者躁动情绪的多种原因中,患者术后不适的发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当患者有口咽不适症状、反流误吸、呼吸困难以及刺激呛咳等情况时,其躁动情绪发生率会大大增加,从而不利于术后护理工作的进行及患者功能的恢复。本研究比较2组患者拔管后躁动评分发现,对照组患者躁动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

[1] 何玲, 倪加凤. 不同体位对全麻下老年胃肠道手术术后复苏早期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4): 98-101.

[2] 邓曼丽, 张伟丽, 路晓霞, 等. 全麻手术后患者最适宜体位的分析及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31): 3768-3770.

[3] 郭峰, 崔俊霞, 程颖, 等. 不同手术体位全麻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13): 2999-3001.

[4] 彭文. 全麻腹部手术后早期改良护理体位的应用与体会[J]. 上海护理, 2016, 16(7): 57-58.

[5] 褚彦香, 熊欢, 郭敏, 等. 甲状腺全麻术后体位综合征的预防性护理干预[J]. 护理学杂志, 2016, 31(22): 25-26.

[6] Zhao W, Zhao X, Li J, et al.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controlling antihypertension with the general anesthesia of TEAS and anesthetics in endoscopic endonasal surgery [J].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2015, 35(12): 1281-7.

[7] 刘晓成, 黄桂明, 贺婷玉.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的可行性研究[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S1): 71-72.

[8] 蔡雪, 李菲, 宋开兰. 麻醉术后体位护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16, 23(20): 28-31.

[10] Nakajima M, Kase Y, Kamijo A, et al. Postural and Conditional Variations of Nasal Patency in Patient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Approximating Sleep as Assessed with Acoustic Rhinometry[J]. Nippon Jibiinkoka Gakkai Kaiho, 2015, 118(5): 651-656.

[11] Horiuchi T, Takazawa T, Saito S. A Case of Rocuronium-induced Anaphylaxis in Which Surgery was Subsequently Performed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ithout 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s[J]. Masui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6, 65(3): 299-305.

[12] 林艳玲, 成健, 倪丽平. 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复苏期两种体位的比较[J]. 护理研究, 2016, 30(28): 3574-3575.

[13] 熊继君, 阳子华, 蒋洪宇. Trendelenburg体位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6, 37(4): 587-590.

[14] 杜萍, 董媛媛, 李雪云. 术中不同头部体位对行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术患者唤醒时间和苏醒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6, 15(11): 53-56.

2017-01-20

江苏省南通市科技项目(WQZ2015015)

R 735.3

: A

: 1672-2353(2017)14-197-02

10.7619/jcmp.201714068

猜你喜欢

侧卧位躁动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道路躁动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效果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