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预见性护理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效果观察

2017-07-21孙明娜马文洁李红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4期
关键词:预见性肠梗阻全麻

孙明娜, 马文洁, 李红梅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 北京, 100048)



术前预见性护理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效果观察

孙明娜, 马文洁, 李红梅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 北京, 10004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肠梗阻; 预见性护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手术范围广,创伤面积大,术中吻合口较多[1], 手术方式较为复杂,术中麻醉要采用全麻,术后肠梗阻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术后肠梗阻病因多样,病情发展快,可导致全身性生理紊乱,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及生活质量[2]。护理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后恢复具有重要影响,且逐渐受到临床重视[3]。预见性护理为现代护理发展的新理念,主要针对患者危险因素采取的针对性预防措施[4]。本院对收治的60例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取术前预见性护理,降低了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肝胆胰脾外科将2014年1—12月行全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29~78岁,平均(50.3±7.8)岁。选择2015年1-12月收治的在全麻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男44例,女16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9.8±7.2)岁。2组均为首次手术,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遵医嘱给予胃肠道准备及术前术后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术前预见性护理。

1.2.1 预见性心理护理:首先以健康教育形式讲述全麻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前准备情况,术后会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发生肠梗阻的危害,告知术后早期活动对预防肠梗阻的重要性。采用Ipad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使患者及家属更易理解与记忆,重点说明预见性护理的意义及效果,讲述以往的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与配合度;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倾听患者主诉,并采用罗杰斯的患者中心疗法,强调理解、关心患者,缓解紧张、忧虑,使其由被动配合变为主动配合[5]。

1.2.2 预见性饮食护理: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做好评,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和病情做好安排。入院后指导患者即刻起进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切忌暴饮暴食,如有便秘或肠道梗阻患者进食流质饮食或禁食,根据患者身高、体质量及生化检查指标,做到定时、定餐、定量,既要保证饮食的科学合理,又满足身体营养的需求量。鼓励患者多饮水,如无禁忌,保证每日液体摄入量2 000 mL, 清晨空腹饮1杯温开水有助于大便通畅[6], 鲜梨汁对便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食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家属接受[7]。

1.2.3 预见性活动护理:入院后指导患者慢走,有助于胃肠蠕动。3餐后尽量不要卧床,可于病区内慢走20 min, 病区内墙上设置安全标识及扶手,保证患者的活动环境安全,并指导患者术后如何在床上进行早期活动。活动量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制定。

1.2.4 指导养成床上排便:良好的排便习惯是靠条件反射建立起来的。最好选择在结肠反射刺激时排便,此反射作用在早餐后最强,在这个时候排便也最容易成功[8]。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由于平时生活习惯再加上术后心理因素,会不习惯于床上大小便,导致大便排解不出,因此平时如有便意,应使用便盆练习床上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要按时给予便器,以促进排便反射形成。

1.2.5 预见性肠道准备:了解患者既往有无便秘及肠梗阻病史, 3d以上未排便的患者,告知主管医生,遵医嘱给予开塞露灌肠或缓泻剂诱导排便,尽量减轻肠道梗阻症状。

1.3 评价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病情轻重分为3度。轻度肠梗阻:轻度浮肿、腹痛、恶心,有少量排气,于排气后症状减轻; 腹平软,无压痛包块,肠鸣音活跃,偶可闻及高调气过水声; 立卧位腹部X线可见肠胀气或小的气平面。中度肠梗阻: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 腹平坦,偶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亢进,可闻及高调气过水声;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腹部立卧位X线摄片可见多个气平面。重度肠梗阻:腹痛腹胀较剧,恶心呕吐频繁,停止排气排便; 腹彭隆,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腹式呼吸存在,腹软,轻度压痛,无肌紧张,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可闻及高调气过水声; 患者表情痛苦,腹部立位X线摄片发现肠腔内多个液气平面,并有肠腔内积液现象[9]。

2 结 果

观察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及程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预见性护理模式是以整体护理为指导,以娴熟护理技能为基础,以提高护理质量为目的全程优质护理服务[10-12], 并及早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遵循先预防再治疗的原则,要求有计划、有秩序、有目的为患者提供护理,这一护理模式对于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有着显著的效果[13], 把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想到前面,积极预防要比发生后再治疗的意义更大,能够对相关并发症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4]。

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肝胆外科最复杂、难度系数最高、患者机体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手术之一,术后肠黏连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重在预防[15]。如果术前的肠道准备不充分,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可能性会加大。术后肠梗阻在手术后的早期(5~7d)[16]即可发生梗阻症状,术后肠梗阻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延迟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因此护理工作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对全麻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采取术前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地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1] 杨延辉, 赵白挽, 李园, 等.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经口肠内营养安全性和可行性的临床研究[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1, 18(1): 24-27.

[2] 贺春健. 腹部手术后肠梗阻32例原因分析及处理[J]. 常州实用医学, 2015, 31(3): 106-108.

[3] 卞剑云, 潘兆霞. 预见性护理模式减少鼻咽癌放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14): 1681-1683.

[4] 喻南. 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9(5): 1097-1099。

[5] 温莹莹, 罗琼. 腹部手术并发肠梗阻的护理[J]. 当代护士, 2012, 1(1): 68-69.

[6] 李艳红.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便秘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0): 219-220.

[7] 苏永静, 张小燕, 吴婉玲, 等. 鲜用梨汁对卒中后便秘的预防作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8): 680.

[8] 白继荣. 护理学基础[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179.

[9] 温庆流, 梁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9例诊治分析[J]. 腹部外科, 2005, 18(6): 360.

[10] 陈信芝, 刘光娥, 徐艳娇, 等. 预见性护理在活体肝移植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30): 20-23.

[11] 张佩芳, 李锐东, 董家勇, 等.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预防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12): 1164-1166.

[12] 吴红梅.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学杂志, 2012, 16(16): 28-30.

[13] 刘洋, 刘秀秀. 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的现状[J]. 2015, 13(19): 1815-1817.

[14] 张爱英. 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4): 99-100.

[15] 甘本峰. 术后肠梗阻20例诊治分析[J]. 海南医学, 2006, 20, (1): 193-194.

[16] 王丽玉.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0): 201-203.

2017-02-25

马文洁

R 473.6

: A

: 1672-2353(2017)14-195-02

10.7619/jcmp.201714067

猜你喜欢

预见性肠梗阻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