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联合采用多媒体访视在帕金森病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7-07-21于文君吴明琴万美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4期
关键词:医护帕金森病麻醉

于文君, 吴明琴, 万美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医护联合采用多媒体访视在帕金森病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患者中的应用

于文君, 吴明琴, 万美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医护联合; 术前访视; 脑深部电刺激术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脑深部电刺激术(DBS)通过立体定向手术,将刺激电极植入脑深部特定神经核团,对核团进行慢性刺激,调节引起症状的异常电活动,从而消除或改善患者症状,以达到临床治疗目的[2]。文献[3]报道,帕金森病患者因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对手术成功极度的渴望,术前因对手术效果的不确定,担心运动功能恢复不理想,经济和心理负担较重,常表现情绪低落、焦虑及不信任的心理现象。有效的术前访视可以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应对水平及手术适应能力,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4]。本研究将医护联合采用多媒体术前访视的模式应用于帕金森病拟行DBS手术的患者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2月本院行DBS手术的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 符合原发性帕金森病诊断标准,具备手术指征者; ② 拟行DBS手术者; ③ 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 ④ 意识清楚,无伴随精神疾病,能有效沟通交流者。排除标准: ① 并发严重躯体疾病者; ② 应用抗焦虑或抑郁药物者; ③ 有严重视力、听力、智力障碍者,有可能影响问卷的正确理解和回答者。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63±9.66岁); 试验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7.3±7.41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访视模式,即由手术室护士在术前1天,按照访视单内容向患者介绍有关术前注意事项,包括告知禁食时间、个人卫生、衣物准备、手术室环境、手术方式,手术过程及术后复苏等注意事项。

1.2.2 试验组:采用医护联合多媒体访视模式,即由患者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共同组成术前访视团队。在手术前1天下午,采用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共同向患者及家属进行专科化的术前访视。① 手术方面:DBS手术的目的、方法、步骤、术中电生理监测的目的及监测时所需配合医生完成的指令动作、术后疗效及注意事项等。② 麻醉方面:患者术中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具体的麻醉方法、不同麻醉方式下的患者注意要点及配合方法、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③ 护理方面:手术室环境,术中所需仪器设备,术前准备内容、具体接送患者的流程等内容,整个视频约20 min。视频结束后,询问患者及家属是否已了解,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由相关人员及时给予专业的解答。

1.3 观察指标

1.3.1 焦虑情绪: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分别在访视前及手术当日进入手术室前进行测评。SAS量表采用4级评分,焦虑总分<50分为正常; 50~60分为轻度焦虑, 61~70分是中度焦虑, >70分为重度焦虑。

1.3.2 术中配合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评价表,由手术医生评估患者在电生理监测中患者的配合程度。完全配合:能准确按照手术医生要求,完成所有指令动作; 部分配合:能准确按照手术医生要求,完成部分指令动作; 不配合:不能独自按照手术医生的要求完成指令动作,需要在他人协助下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比较

试验组采用医护联合多媒体术前访视模式,访视后低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电生理监测配合比较

在术中行电生理监测时,试验组患者配合程度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电生理监测中配合程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随着功能神经外科的迅速发展, DBS手术更加完善与成熟,以其创伤小,可控性好,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并且可逆,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5]。但该手术对人员、设备、技术的要求高,加之手术费用昂贵,目前临床上还未能广泛开展。因此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这仍是一个全新的治疗领域,术前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对手术效果的不确定等,都不可避免给患者加重心理负担。而且由于大部分的手术过程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尤其术中行电生理监测时,需要患者与手术医生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所以极大考验着患者心理承受的能力。而术前访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性沟通方式,可于适宜的时机对手术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以解决手术者现存问题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支持与反馈,帮助手术者对手术与麻醉产生理性和正向认知,提高其应对能力,帮助手术者摆脱术前危机状态[6]。因此,对帕金森病行DBS的手术患者来说,采用科学有效的术前访视模式进行干预,显得十分重要。

采用医护联合多媒体术前访视模式,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传统的术前访视模式,大多由手术室护士采用讲述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形式单一,内容局限,不能满足患者术前访视的需求[7-8]。随着中国医疗模式的逐步改变,医护之间的关系也已从过去的主导-从属型转变为并列-互补型,国内一些医院也已经陆续开始探索新型的医护合作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9-10]。本研究采用了医护联合的模式,与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共同进行术前访视,弥补了护士专业的局限性。在患者提出疑问时,由术前访视团队所提供的专业化信息支持,能够帮助患者解除对疾病发展及手术结局的不确定性,提高心理安全感,及时消除了患者的焦虑情绪[11]。研究[12]表明,不可知的恐惧和痛苦对人心理的伤害远远大于可预见的恐惧和痛苦。所以术前如不能及时、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使痛阈值降低,增加手术及麻醉的风险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评分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该访视模式能有效减轻患者在术前的焦虑情绪。

将多媒体应用于术前访视中,可以提高患者在手术中的配合程度。帕金森患者多为老年人,其记忆和理解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3]。仅通过讲述的方式向其介绍手术相关内容,尤其是电生理监测时,需要配合手术医生完成的指令动作,仅通过讲解和示范,通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影响手术进程。在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条件下,医院已经将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教育手段融为一体[14]。本研究中,应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的形式,使患者能更直观的获取与手术相关的信息,增强其理解和记忆的能力。比较2组手术患者术中电生理监测时的配合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多媒体视频进行术前访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在术中的配合程度。

采用医护联合多媒体术前访视模式,可以充分满足患者的术前访视需求,减轻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术中配合程度,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但此术前访视模式,需要医护的共同配合,手术室护士做为术前访视的主导者,术前应做好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的沟通与协调工作,确保联合访视的同步实施,才能保证术前访视的效果。

[1] 刘承勇, 漆松涛. 帕金森病外科治疗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51-53.

[2] Deep-brain stimulation for parkinson′s disease study group. Deep-brain stimulation of the subthalamic nucleus or the pars interna of the globus pallidus in Parkinson’s disease[J]. N Engl J Med, 2001, 345(13): 956-963.

[3] 李菊花, 任兴珍.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2): 150-151.

[4] 宋燕娇, 陈越秀. 术前访视中认知行为干预对手术患者手术应急反应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23): 3242-3244.

[5] 王遣, 魏新亭. 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研究进展[J]. 河南医学研究, 2016, 25(1): 86-88.

[6] 张建娟. 国内外术前访视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 2013, 28(18): 90-92.

[7] 苏丽, 李丹林, 裴霄, 等. 手术访视及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16, 2(1): 123-124.

[8] 韦玮. 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进展[J].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8): 52-53.

[9] 陈佳丽, 宁宁, 李欢, 等. 临床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的实施现状调查[J]. 护理研究, 2013, 27(7): 2094.

[10] 聂诚丽, 樊朝凤, 周小莉. 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帕金森病住院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4): 56-58.

[11] 陈慧爱, 周雪芬, 李文芳, 等. 以病房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同步协作式术前访视模式在颅脑外科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5): 93-95.

[12] 姜乾金. 医学心理学[M].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18-148.

[13] 丁丽英, 陈小俊, 余华, 等. 动漫视频在老年硬膜外麻醉术前访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2): 102-105.

[14] 林萍, 庄敏, 沈慧莉, 等. 集中多媒体法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访视中的运用[J]. 上海护理, 2015, 15(3): 5-8.

2017-02-25

吴明琴

R 472.9

: A

: 1672-2353(2017)14-152-02

10.7619/jcmp.201714047

猜你喜欢

医护帕金森病麻醉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