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翻转课堂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2017-07-19陈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翻转课堂实验教学

陈甲

摘 要:翻转课堂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与其相应的课堂教学视频,而学生则借助教师制作的视频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助,之后回到课堂中师生根据学习成果进行探究互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知识,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文则从做好课前知识导入准备、借助翻转课堂开展教学以及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等,分析翻转课堂下的初中实验教学,望给予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翻转课堂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很多教育学者都提出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主要因为当前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仍然运用讲授式教學,即使实验教学也只单纯讲解实验步骤,不重视学生参与,因而不利于提高实验教学策略。翻转课堂能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一、做好课前知识导入准备 渲染化学课堂气氛

教学导入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来说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课程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也为后续教学开展奠定基础,尤其当讲到化学理论知识内容时,可通过播放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预设的情境中,有利于教学的深入开展。反之失败的课程导入不但无法激发学习实验知识欲望,学生的潜意识中也会对即将学习的教学内容产生反感情绪,自然无法实现教学目的。教师的课程导入在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只简单借助语言讲述,但语言形式较为单一,效果不显著。实施翻课堂进行课程导入能降低失败概率,教师播放即将学习内容的语音或视频片段能缩短学生情感积淀时间,渲染课堂气氛。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时,化学教师除了分析教学内容外还须制作相关学习资料,其中包括需要提前将常见酸,氧气,铜、铝、铁等金属反应实验录制成简短视频,还可搜集查找教学中所需参考资料供学生预习使用。必要时可设计学习任务单供学生学习参考,目的在于让学生将每种金属与酸反应后的现象或相关化学方程式根据教学要求填写到任务单中,化学教师就可查看此任务单明确学生学习情况。同时在翻转课堂课前导入时还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识,如观看教师制作视频,可快进直接跳到重难点,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进度。例如部分学生难以理解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而部分学生则认为铁与氧反应有较大难度,对此可通过完成任务单内容后开展针对练习,由此巩固不足之处。

二、借助翻转课堂开展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是一种运用多媒体技术以视频方式呈现知识点和教学主题的行为,使教学更直观和更有针对性,正是其多次播放、主题鲜明、时间短暂等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教师将这一章节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那么在教学时投放到教室的大屏幕中,或者让学生拷贝到手机、电脑、IPAD等多媒体便携工具上可随时观看教师的准确的解说和精彩演示,学生会产生“一对一”的学习感觉。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一课时就制作了微课课件。首先以奇妙的二氧化碳作为视频教学主线,在一张空桌子上放置一瓶可乐,之后加入薄荷糖激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兴趣,也借助这个视频实验向学生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最后加入人工降雨的图片和视频再次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但不可否认初中化学实验危险性较大,需要在特殊环境下操作。但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多来自实验。利用微课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这种情况,例如某化学教师在演示酸碱指示剂验证物质酸碱性的实验时,由于浓硫酸有较强的腐蚀性,一旦不留意就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因此教师制作了各种酸碱声音视频,学生在观看时都会跟着视频情节微小,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对微课视频内容进行讲述,有效地掌握知识点。

三、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引导学生探究知识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更多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主学习有效改变了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在和谐自主的环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化学学习不应依赖传统的模仿和记忆方式,需要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具备动手实践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翻转课堂的探究学习活动是从学生提出问题作为开端,即学生将自己学习中感到疑惑的知识点分享给教师和其他同学,并在课堂中得到解决方案。化学教师还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先在小组内讨论学习遇到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可向教师提出求助,而教师可根据学习任务单和相关练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便于为下节教学安排打下基础。以“质量守恒定律”一课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和反应后质量测定进行分析并提示学生要充分考虑CO2气体收集问题,让学生切实体验化学实验效果和严谨性。在探究与实验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物质燃烧的基本条件,并且在小组协作中还能共同交流、共同学习、相互借鉴,从而充分发挥团队智慧,进而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学课堂活动变得富有趣味性与生动性。再例如学习《常见的金属材料》一课时,化学教师就通过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金属材料,如铜、铁、铅、铝等,主要观察上述金属材料的密度大小、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颜色,以及和酸融合在一起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由此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如为何不能用铝或铜做导线,酸为何不能用金属器皿盛放,为什么金属暴露在空气中要对其刷漆等,当学生掌握知识后会立即明白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促使其提高探究精神。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效果显著,符合学生学习化学实验心理特征和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引入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初中化学教师借助翻转课堂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实验教学呈现各个知识点,从传统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激扬.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以“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为例[J].化学教学, 2014(10):44-46.

[2]戴宇.浅谈翻转课堂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学周刊,2016(5):192-192.

[3]郭红霞.浅析“翻转课堂”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氧气的制取”为例[J].数字教育,2015(1):67-72.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翻转课堂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