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声乐中情感对声音的引领作用

2017-07-19胡夏维

东方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伯爵夫人伯爵声乐

胡夏维

(西南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225)

声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得东西,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对声乐研究也不断地进步,而我国的音乐也以独特和博大精深屹立于世界之中。声乐中的情感在作品的表演中是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生命力的,但是由于我们的声乐演唱,往往比较重视歌唱中声音的技巧而忽略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导致声音技巧类的演唱者批量生产,而且缺乏个性和创造性,情感型人才却严重缺失,出现了“单腿跳”的现象,前途和发展更是令人担忧。随着世界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速度,我们必须尽快建全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声情兼备的人才,切实形成多元、和谐发展的现代中国声乐艺术文化。

一、声乐中的“情感”

音乐是活的,是自由的,是表现人的情感的一种寄托,有老师说歌唱是为了把用语言不足以表达的情感用唱歌来显示出来,是有灵魂的。有艺术家将其划分为“诗情”——歌词内容的情感、“曲情”——歌曲旋律的音乐情感、“声情”——歌唱者自身理解的情感,也就是乐感三类。“情感”在声乐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切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是以人的喜、怒、哀、乐为目的的除了要抒发自己的感情,还要与欣赏者激起共鸣,而声乐就是最本能的表达方式。歌唱者想要唱好歌,就要在演唱任何一首曲目时都应先理解歌曲的感情,以便“以情带声”,从而达到“声情并茂”。歌唱是全身心的、带有震撼人心力量的一种表演艺术,是灵魂的诉讼,应将多种因素融入于一个完整的艺术中,只有这样,歌唱作品中的内在表情才能得以发挥。这就是声乐歌唱的灵魂所在

二、声乐中“声音”与“情感”的结合

(一)“声音”与“情感”的关系

情感与歌唱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我们学习唱歌的人都知道,声音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作品的演唱中是非常重要的。很当然,声音是基础,基础打好了,才能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但情感也是声音的修饰和补充,当作品中高潮的部分出现,情感的激情演绎就是完美的补充,只有把握住作品中的情感,与声音结合,才能把一首作品展示完美,两者一样重要。作品中完美的情感表达是歌唱的最终意义所在,歌唱作品中最完美的表达将独特的人声和表演相结合,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与震撼,从而完成审美享受。

(二)“情感”对“声音”的引领

我们经常会听演唱会,老师唱出来的歌曲,和学生唱出来的同一首作品,感觉完全不同,原因就是老师对作品的理解、情感的把握完全比学生成熟。演唱者想要完美的演唱一首作品,首先就是酝酿出作品的情感,用自己的理解来表演作品,通过情感的表达引导出的声音,与声乐的技巧相结合,才能演唱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3]那么,想要在演唱中做到情感引领声音,从而做到声情并茂,又该如何去做呢?

1.《哪里去了,美好的时光》中的声音技巧与情感表达

一首专业声乐作品的创作,总是要围绕着一个能反映作曲家内心情感的主题,而我们在演唱一首声乐作品之前,首先要了解该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更好的挖掘出歌词想要表达出的情景和内涵。例如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是以伯爵想要苏珊娜的初夜权,为了阻止伯爵而作斗争,最后皆大欢喜的故事。[4]其中《哪里去了,美好的时光》是第三幕伯爵夫人的一首咏叹调,开头歌词是“哪里去了,美好的时光?那甜蜜欢畅,海誓山盟,已经证明是撒谎!”这部分是伯爵夫人怀念以前和伯爵在一起时的甜蜜时光,这部分内容分两块,第一部分是回忆美好,内心悲伤,第二部分句子间没有休止,表现了伯爵夫人对伯爵花心的痛心和对以前美好时光的爱恨交加,回忆和现实的交错,让伯爵夫人越来越悲痛。“啊!至少我用我的忠贞,我的烦恼和悲伤,也许还有一线希望,改变他的坏心肠!”[5]这部分用小快板的速度,表明之前的回忆已经过去,还要面对现实中伯爵的花心,这部分是高潮,伯爵夫人下定决心要让伯爵回心转意,为了守卫自己的爱情,决定和苏珊娜他们合作,整首作品是一种悲伤心痛的情感表达,让我们在听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伯爵夫人内心的爱和恨。这首作品歌词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充分表达了伯爵夫人深深的悲伤,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更是让伯爵夫人对伯爵的花心感到爱恨交加,体现了爱之深、恨之切的情感。这首作品前半部分是抒情的,回忆的,伤感的,体现伯爵夫人内心的悲伤,后半部分用快板的节奏,表达了伯爵夫人对伯爵花心的恨,以及下定决心改变伯爵的坚定信念。因此我们在演唱过程中不仅要抓住原有曲谱上的元素,使之再现出来,更要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在情感,演唱时要结合自身理解,运用声音和情感完美演绎。《哪里去了,美好的时光》这首作品,演唱时的整体情绪是带着悲伤色彩的,一开始的“哪里去了,美好的時光...”演唱时要轻柔,这是美好回忆的部分,到“为何一切变成眼泪...”这部分是回到了现实,残忍的真相使伯爵夫人心痛,演唱时要稍微加快速度,语气要跟上,第二部分的“哪里去了,美好的时光...”这部分没有休止符,所以中间不要换气,这部分对女高音的气息是一个挑战,比较难,这部分重新回忆了一次,加强了整个作品的矛盾冲突,回忆越美好,现实越心痛,这部分演唱时要有一定的连贯性,气息要慢慢的送出去,以免演唱时气息不足。在“啊!至少用我的忠贞,我的烦恼和悲伤...”这部分用小快板的节奏演唱,开头注意语气,用语气来表达伯爵夫人使伯爵回心转意的决心,也相信唯有自己的忠贞才能挽回伯爵对自己的爱。这首作品最高音到“A”,两次紧挨着的高音A第二次一定要比第一次更加坚定,在结尾处,最后是一拍结束,一定要干脆利落,不要拖拍,声音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唱歌之前一定要把情绪先融入进去,再把声音带出来,这样来演唱作品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能感染观众。在我声乐学习的过程中,缺少最多的就是情感,在演唱一首作品时,里边的感情往往表达不出来,声乐艺术的本身就是扩大化的表达人类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心世界,所以说声乐是有生命的,是人的情感带动歌唱的表演,不是脱离精神独立存在的,需要两方面的结合,才能成就艺术的生动感染力。

结论

一切艺术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声乐中包含的歌唱和情感艺术尤其如此。歌唱的是人们情感的外放,演唱者通过有声的二度创作,运用熟练的演唱的基本技能,以真切的情感、悦耳的声音生动形象地表达声乐作品的内在思想来感染观众,实现其审美价值。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的吸收外来的优秀艺术文化来为己用,努力把实践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才能歌唱真正的社会和生活。而我们只有积极的面对世间百态,才能体会真正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把声音技巧和情感抒发出来,带给人以美得享受,同时,声乐作品的创作推动着声乐演唱与表演的提高,反过来也同样推动声乐作品的创作。[7]这就是歌唱表演艺术的真谛。

参考文献:

[1]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08):1—3.

[2]李晴.黄自与青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唱风格之比较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3]张羡声.从审美兴趣转移看中国传统声乐技术的发展与变化[J].中国音乐学,2003(04).

[4]李焕焕.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艺术形象塑造[D].山东:山东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伯爵夫人伯爵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浅析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处理
茶伯爵和小南瓜
歌剧咏叹调《何处寻觅那美妙的时光》的演唱分析
所谓灵性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分析
扔掉伯爵
大宝小神探·飞船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