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7-07-19冯颖

东方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冯颖

(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族乡团结中心小学)

好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知识内容中的情感,使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一、创设情境的方法

1.开门见山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配合教学手段而设计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需要。有效的教学情境,一方面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情境中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面对一些知识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摒弃了一些教学以外的不必要的东西,对学生而言,目标明确,思维集中,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创设情境是我们上好课的一种手段,其出发点是营造有利于教师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的氛围,其效果应该是贴切、自然的,而不是刻意、牵强的。

2.游戏情境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之一,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也是他们生长的需要。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活动,强调学生身体参与,强调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其健康成长。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发掘孩子的“童心”、“童趣”,使学生在游戏中由直接经验认识产生间接经验。尤其是低年级儿童更适用于游戏。如一年级拼音教学时,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操场上进行跳绳游戏。随后让大家回忆跳绳情景,共唱跳绳歌:花儿红,鸟儿叫,柳树底下把绳跳。单脚跳,双脚跳,脚步越跳越灵巧。从而顺利地 引入到“d t n l”的教学中去。

3.生活情境

生活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要借助于在生活中认识。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由于这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内容相对枯燥,针对农村生活环境的现状,在学习课文前一个星期,要求学生先观察家里附近的小溪、河流的水质、水里的生物、水岸边的情况,再观察附近草木生长情况和鸟兽生存状况,然后询问长辈十几年前或几十年前的这些环境变化,并作好记录。在交流调查情况时,学生们发现如今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森林资源和水資源遭到了较大的破坏,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这是借助实践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活动后,当老师在讲授相联系的知识时,学生想起活动的情景,以活动中获得的感性材料为支柱,进一步分析思考,便能真正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表演情境

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地表演,是学生最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表演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增强了其自信心。在一些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文中,可以让学生充当角色,感受情境,外化感受,深入其中。如《立志造桥》,第一步,学生处读,把握课文整体内容,了解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第二步,深入内容,由学生表演进入情境,搞清角色行为,角色心理和事情蕴涵的道理,以加深理解。表演会带给学生深刻印象,使之记忆犹新。

5.音乐情境

音乐是人类的心声,可陶冶情操,引起人强烈的共鸣,使人受到美的感染和教育,把人带到如诗如画的境地。如讲《月光曲》时,先播放音乐,或者配乐朗诵,教师导入: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平静的海面上霎时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忽然,海面上波涛汹涌……使学生感受到优美的月夜之景,陶醉其中,受到审美教育,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6.情绪情境

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的情绪体验在学习中有很大作用,教师应注意进入学生情感之中,与学生亲密交流。尤其是在讲解一些离学生生活年代比较久远,学生感到陌生,理解有困难时,教师更应调动多种手段,引发学生感受、体验、共鸣。如《飞夺泸定桥》一课,教师截取电影中的一段资料运用多媒体播放:红军冒着枪林弹雨,攀着摇晃的铁链时的危急场面;一战士中弹后支持不住,缓缓松手,掉进滔滔的江水之中的悲壮镜头。从而拉近和学生距离,使之有切身体会,加深理解。

7.问题情境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引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积极动闹,主动学习。思维因问题而动,因问题而解决。在问题情境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之看、听、思、议。如在教《圆明园的毁灭》时以“圆明园凭什么成为万圆之圆?”为生成性问题,全面引导学生自读感悟。再从点上引导深入:“写尽全部建筑和景观,还有用上多少个‘有?”学生潜心会文,深入到情境之中。“圆明园已经毁灭,读完之后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一置疑把学生思维引向更深广的领域,个性化疑惑由此而生。学生再次感悟。

二、创设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情境难度要适中,深度、广度要切合实际。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创设情境。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以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为宜。创设有一定综合程度的情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之中。内容上应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2、创设情境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情境,能快速准确地将学生思维调动起来,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使学生自主自愿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教师还有分析学生可能采取的途径和方法,情境要层次清晰,指向性强。如果没有目的和针对性,只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就会使学生不知所措,一头雾水。

3、情境创设方法要多样性

在教学中,只有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情境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其智慧的火花。

4、情境创设要有开放性

语文课堂教学要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领域,使学生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语文素养。

总之,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的基础出发,调动学生多种心理活动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情境教学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生动活泼、新鲜的知识。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