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2017-07-19韩芳

财政监督 2017年13期
关键词:泰尔均等化医疗卫生

●韩芳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韩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本文选取城乡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泰尔指数评价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8-2015年的数据,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我国目前的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逐渐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差距逐渐成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化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合理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资金投入,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监督评价体系等政策建议。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城乡差距泰尔指数

一、引言

基本医疗卫生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工程。我国自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自此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近40年。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居民健康得到保障,平均寿命延长;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医改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因为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差异大,各地区之间的医疗卫生水平不一,同时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间经济水平差异大、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在我国现行社会广泛存在。

我国试图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寻找最适宜的医疗卫生体制发展道路。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报告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并表示,“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努力缓解城乡、地区、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①”。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医疗卫生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指出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影响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与效率,政府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能力不强,资源配置需进一步优化,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整合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②。2015年10月26日,在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健康中国”概念,指出要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③,“健康中国”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改革成为我国“十三五”时期新动力。“健康中国”战略与供给侧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两者都提出应加大对医疗卫生体系的财力支持,规范医疗卫生体制,促进有效供给,从而实现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文献综述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问题在我国较为典型,国外的相关研究比较少,本文主要就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国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的评价、影响因素以及实现路径的选择三个方面。

在对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的评价方面,陆远权、马垒信(2010)选取基础设施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4个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重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评价,发现其均等化程度还较低,其中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应加大农村医疗经费投入。赵敏(2013)利用泰尔指数,选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水平和支付水平对我国城乡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我国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且城乡间差距是首要因素。高萍(2015)对2005-2013年间全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省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大幅度提升,区域间非均等程度逐年降低,但总体来讲均等化程度还是较低。王晓洁(2015)利用AHP层次分析法选取13个指标,对京津冀地区从综合能力、财政能力、基本医疗提供能力、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发现京津冀地区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综合能力和地区GDP呈现相关关系。

在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杨银学(2012)对影响我国城乡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证实了国家发展战略、公共财政结构、供给主体结构、医疗保障体系和城乡发展结构对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差距具有影响的科学性。甘行琼、赵继莹、甘娜(2014)选取东、中、西部三省,运用泰尔指数对区域间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进行研究,并指出基层政府财力不足、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影响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因素。

在实现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方面,赵红、王小合、应心等(2011)提出应当明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界定,探索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筹资机制与评价体系,完善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政策体系。姜鑫、罗佳(2012)从理论出发,分析了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的经验做法,提出应实行倾斜型的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以缩小区域差距,应采取城市低收入群体分类扶持政策以缩小群体差距,应加强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长效机制构建以缩小城乡差距。

在以往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比较全面,涵盖了内涵、评价、现状、原因、建议等各个方面。从研究范围来讲,有针对省际的,有针对省内的,也有市县级的;从评价角度来讲,有针对地区间差距的,有针对城乡间差距的,也有针对群体间差距的。虽然我国的研究起步晚,但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最近年份的省际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近些年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新面貌,并结合我国“十三五”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新政策,提出促进我国城乡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三、现状分析

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道路已走过了近40年,其发展与完善对于保障公民享有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权利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一)我国基本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不足

目前,发达国家的政府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约为6% -8%,发展中国家约为2%-6%,而我国2015年政府医疗卫生支出仅约为GDP的1.74%,明显低于大多数国家支出水平。另外,从基本医疗卫生支出主体的角度来讲,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支出主要由政府支出、社会支出和个人支出三部分构成。我国政府基本医疗卫生支出数额不断增加,如图1所示;政府医疗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如图2所示。但是,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政府支出比例仍是较小,无法满足正常的社会需求,政府支出比重仍有待继续提高。

图1我国卫生总费用支出情况

图2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情况

(二)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配置城乡差距较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策略,这样做的结果是我国经济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迅速发展起来。但同时带来的一个问题是,随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国的贫富差距也逐渐扩大。富人多居于城镇,农村地区则多为穷人。富人有获得更优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经济实力,但对于穷人来讲,一场大病足以使一个家庭失去大部分或全部经济收入,甚至欠下大笔债务。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使得城乡居民可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资源数量与质量都大不相同,从而使得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非均等化程度逐步加大。

(三)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中政府定位不明确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属于准公共商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项“公平性”特质明显的准公共服务,如果仅由市场供给显然是不合适的。市场强调更多的是“效率”,而非“公平”,市场供给的直接后果是更多更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由富人得到,穷人享受不到该项服务,最终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与经济社会的不健康发展。若是由政府完全供给也是不现实的,庞大的需求无法由政府全部供给来满足。政府的正确定位应当是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市场行为,弥补市场缺陷,满足居民需求。但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医疗卫生市场混乱,存在大量低效与腐败行为,医药价格昂贵,定价不统一,“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普遍存在,政府并未在应当发挥作用的领域发挥其职能,政府定位不明确,市场缺乏政府引导。

(四)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制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领域依旧存在腐败问题,药品价格普遍偏高,定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且效率低。我国“十三五”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对于医疗卫生领域来讲就是要改变目前医疗卫生服务效率低的问题,提高其有效供给。另外,与之相关配套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问责机制等都是缺失或不完善的,这使得外界很难参与其中,从而导致医患信息不对称、医疗卫生程序不透明而滋生腐败的结果。

四、理论分析

(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界定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能够满足居民最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的一种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同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包括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四大体系,支出由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支出三部分组成。基本医疗卫生虽然也带有准公共商品的属性,但更强调政府主导的作用,同时,具有“基本性”的特征。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由两个方面组成:公共卫生服务④和基本医疗⑤。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就是指基本医疗卫生这种公共服务逐渐实现相对均等的过程。这里的“均等”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全体公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每个人不分种族、性别,都有均等的机会享受如基本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二是指全体公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每个公民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农村,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享受的公共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应当是大致均等的。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考量维度主要包括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均等化程度。区域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受区域财力、地区政策、地理环境等影响,影响因素复杂,群体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与群体收入、群体特性等相关,研究较为复杂。城乡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即城镇主体与农村主体之间的居民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机会与结果均等与否,城乡差距是我国一直存在的问题。本文选择以城乡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研究城镇化与新医改的成效,另一方面发现目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原因,为接下来的各项政策实施与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

1、福利经济学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主要研究收入的均等化,认为收入分配越公平,社会总福利就越大。福利经济学理论认为增加社会福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加社会总收入,二是实现公平分配。社会收入越大,收入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福利经济学强调的是公平,从全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认为应当将社会资源公平地予以分配,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将福利经济学最初研究的收入分配引申到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也就是应当实现其在我国不同区域、城乡、群体之间的公平分配,从而实现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最优配置。在我国,近些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因素,公共服务领域的非均等化水平也增大了。我国一直采取各种政策缩小差距,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及原理对于本文探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2、供给需求理论。供给需求理论主要研究市场如何通过供给与需求的变动使市场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供求定律是指任何一种物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可以通过该物品价格的调整来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变动都会影响到均衡。政府可以通过价格管制、财政补贴等手段影响市场的均衡状态。

供给需求理论对于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供需现状及对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存在于市场上是满足供给需求定律的,对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分析可以通过简化的供给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供给需求曲线的不断变动最终会使市场均衡出现在供给需求相交的均衡点上,同样,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也需要均衡,需求过剩或供给过剩都不可能使其实现帕累托最优。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并未达到最优:富裕地区、高收入群体供大于需,贫困地区、低收入群体需大于供,出现明显的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我国以前的政策主要从需求侧进行考虑,而在“十三五”中,国家提出从供给侧入手,提高资源有效供给。针对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供给侧来讲,就是加大财力、物力、人力支持,改进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实现有效供给。

图3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需求曲线变动简图

以简化的供给需求曲线对我国目前城乡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需情况进行分析: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处于供需不平衡状态,实际均衡数量小于目标均衡数量。假设我国目前的供需平衡点为E0,供给数量为Q0,价格为P0,但社会的实际需求量为Q1(图3b中为Q2)。我国以往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更偏重于以增加财政支出或降低医疗卫生成本的方式增加需求,反映在图3a所示,需求曲线由D0向上移动到D1的位置,此时平衡点为E1,平衡数量为Q1,但是平衡价格由P0增加到P1。在“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中,提倡通过增加有效供给的方式提高我国城乡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即如图3b所示,通过增加有效供给,供给曲线由S0右移到S2的位置,此时平衡点为E2,平衡数量为Q2(Q1=Q2),平衡价格由P0下降到P2。通过图3a与图3b的对比可以看出,通过对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侧改革达到有效供给的同时,降低了价格,具有显著优势,这为我国在新时期下提高医疗卫生供给效率、改善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提供了新思路与可靠依据。

五、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证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对我国目前城乡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背景分析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通过一种实证的、可量化的方式对其均等化程度进行测度,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配置的特点及趋势,找到其中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选择使用泰尔指数(Theil index)作为研究工具探讨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泰尔指数最早是泰尔(Theil,1967)利用信息理论的熵概念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又被称为泰尔熵标准(Theil’s entropymeasure)。在西方经济学中,泰尔指数常被用来衡量个人之间或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泰尔指数越小,说明收入差距越小,越公平,反之,泰尔指数越大,说明收入差距越大,越不公平。本文之所以选择泰尔指数作为研究工具,是因为泰尔指数可以分解为区域间的和区域内的泰尔指数,从而可以用来分析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在本文中即城乡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异和城镇内部、农村内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异。泰尔指数的计算原理如下:

其中,ni1、ni2分别表示第i省的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n1、n2分别表示全国城镇总人口和全国农村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xi1、xi2分别表示第i省的各领域财政在城镇和农村的支出占该领域支出在全国的总支出的比例,x1、x2分别表示各领域财政在城镇的总支出和在农村的总支出占该领域财政在全国的总支出的比例。T1、T2、Tb、Tw、T分别表示城镇内部差距、农村内部差距、组内差距、组间差距和总差距。分别表示城镇内部差距和农村内部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对城乡总差距的贡献率。

基于以上泰尔指数计算原理,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了《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5年的31省城乡医疗卫生保健支出数据和各省年末城乡人口数作为本文的研究数据指标,并将泰尔指数分为了城镇和农村两组,运用EXCEL进行泰尔指数计算。

(二)实证结果分析

2008-2015年我国31省的泰尔指数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08-2015年我国31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泰尔指数

根据表1所得的结果纵向来看,我国2008-2015年的总泰尔指数是逐渐缩小的,说明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差距是在缩小的,均等化程度是在逐渐提高的。将总泰尔指数分解为城乡之间以及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也即组间和组内泰尔指数来看,城乡之间的泰尔指数是在逐渐缩小的,而组内差距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0.34-0.39之间,其中2013年的组内泰尔指数最大,为0.3848,较之前后两年跳跃幅度较大。从图4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总泰尔指数与组间泰尔指数基本处于一个平行的走势,而组内泰尔指数波动幅度较小。

图4 2008-2015年我国31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泰尔指数

若将组内泰尔指数继续分解为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如图5所示,城镇内部的泰尔指数较为平稳,农村内部略有波动,且组内泰尔指数与农村内部的泰尔指数走势基本一致。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2013年时点上组内与农村内部泰尔指数突然升高,也就是上面分析的2013年组内泰尔指数变动主要是由农村内部泰尔指数变动引起的,变动的具体原因在下文中作出说明。

图5 2008-2015年我国31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组内泰尔指数

从横向角度来看,2008-2010年我国组间差距略大于组内,但贡献率都在50%左右,也就是我国城乡之间以及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化对我国整体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化造成的影响是相差不大的,2011年开始,我国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非均等化程度开始超过城乡之间,城乡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相对好转,一方面,与我国近年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帮助农村地区发展,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有关,另一方面,国家推出惠及农村居民的新农合等政策,减轻了农民整体的看病负担。在城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所改善必然使城乡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缩小,逐渐使内部差距成为影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化的因素。2013年组内差距突然增大,增幅为10%左右,2013年、2014年的组间贡献率与组内贡献率之比约为3:7。作者分析,2011年以来,我国每年都在提高农村医保补助标准和住院报销比例,医保补助标准每人每年由2011年200元、2012年240元提高到2013年280元,住院报销比例由2011年争取达到70%提高到2013年75%,一系列国家对农村的医保政策使农村居民整体受益,缩小了城乡差距,但单就农村内部来讲,对于大病,即使可以报销一部分,但贫困农民依旧看不起,对于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讲,确实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实惠,富裕农民更易于在有实惠的情况下去享受医疗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内部差距,但是也不可忽视新农合给农村居民带来的实惠,对于一般疾病确实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

六、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城乡差距逐年缩小,但差距仍较大。为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我国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扶持,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结合本文实证来看,我国城乡之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我国城乡总泰尔指数由2008年的0.8908缩小到2014年的0.4837,缩小了将近一半,说明我国近些年来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做的工作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必须看到0.4837说明我国的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还有待继续改善。再进一步分析,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得到改善并非结构性的改善,根据实证结果,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得以改善大部分得益于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而组内差距并未有多大程度的改善,这在下一步的医改过程中应当予以关注。

第二,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城镇内部与农村内部差异未得到改善。结合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配置现状并根据实证分析,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城镇内部与农村内部的非均等化改善度不高,城镇内部差异有所减小但减小程度不大,而农村内部差异却在减小后又增大,甚至超过减小之前。我国目前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政策及财政支持情况是,城镇农村居民都从中有所获益,但城镇本身基本医疗卫生资源较为丰富,加之政府财政支持主要倾向于农村,因此均等化程度改善较不显著;对于农村地区,相较城镇政府给予了更多的支持,这确实使整体农村居民受益,但却很难解决农村内部的均等化问题,政府并未根据农村的不同情况继续分类并给予不同的支持,后果就是整体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受益水平提高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两相抵消,使农村内部非均等化程度加大。

(二)政策建议

1、坚持政府主导,合理引入市场机制。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方面,政府应当根据掌握的社会总需求及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供给方案,利用政府“看得见的手”合理干预现有市场供给。在政府供给更有效的领域政府就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对于市场供给更有效的领域政府就应当放手给市场,但应当引导市场走正确的路线,提高我国整体的基本医疗卫生供给效率与质量。在我国“十三五”提出供给侧改革的社会背景下,为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端的高效运转,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不仅在财力上要加大支持,也要在政策、技术等方面予以引导。政府应为市场供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引导性文件,给予一定的监督与约束,既给市场自主决策的权力,又应有所引导。

2、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事权。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自身的性质来看,应当由地方政府来提供该项服务,地方政府更易掌握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并及时做出反应。我国目前来讲,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事权”大部分掌握在地方手中,但地方政府的“财权”却是较小的,难以充分满足当地居民需求,存在着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现象。政府应当一方面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供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范围,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另一方面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力,保障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财力需求。我国应当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社会性支出的比重,加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支出占比。

3、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资金投入。政府应当增加财政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转移支付。具体来讲,首先,各级政府之间的财力是不同的,需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平衡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其次,加大对贫困落后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保障实现其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最后,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实现财力的转移,加强对经济落后地区、农村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在政府加强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应当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丰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所需的资金来源。首先,发挥社会公共组织的力量,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基本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其次,建立公共事业,将一部分公共事业收益用于补充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金;最后,通过创造就业机会等形式增加居民收入,而降低医疗卫生成本等也可间接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资金保障。

4、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监督评价体系。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应当建立完善且与之配套的监督问责机制。各级政府应当履行各自职责,强化监督,不仅要有内部监督,还要有外部监督,并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内部也应当实行监督问责机制,政府不仅是被监督主体,也是监督主体,监督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运转,减少腐败现象,也要为公众提供监督的途径,促进其透明高效运行。对于出现的不作为、乱作为、虚假、低效、腐败等行为,要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追究其责任,保障居民权益。建立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标准和约束机制才能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有所依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标准包括:哪些范围的服务应当由谁来提供,提供的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标准等如何界定,服务产生的绩效该如何衡量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约束机制,即根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标准,制定一个可比照的明确的标准,不同主体履行不同职责时应当参照此标准,这可以使各自职责更明确,基本医疗卫生体系运转更有效。■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注释:

①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报告中明确了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②《全国医疗卫生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30/content_9560. htm.

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http://cpc.people.com.cn/n/2015/1103/ c399243-27772351.htm l.

④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安全饮水等多个领域。

⑤基本医疗,指利用适宜的医疗技术对急慢性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医疗服务。

[1]邓悦.武汉城市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实证研究[J].财政监督,2014,(13).

[2]甘行琼,赵继莹,甘娜.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证研究——以东中西三省区为例[J].财政监督,2014,(10).

[3]方福前.福利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高萍.区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成因及对策——基于全国各省面板数据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5,(04).

[5]姜鑫,罗佳.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04).

[6]凌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国内外财政政策借鉴[J].北方经贸,2015,(02).

[7]刘京焕,陈志勇,李景友.财政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卢现祥,陈银娥.微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9]陆远权,马垒信.基于GIS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衡分布评价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8).

[10]马丽媛,张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6,(04).

[11]王晓洁.京津冀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量化研究:基于AHP方法的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5,(10).

[12]杨银学.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12,(09).

[13]赵红,王小合,应心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进展与路径选择[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11).

[14]赵敏.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3,(09).

[15]Alexander W,Cappelen O le,Frithjof Norheim.Responsibility,Fairness and Rationing in Health Care[J]. Health Policy,2006.

[16]Scott H.Stewart,M arc D.Silverstein.Racial and ethnic disparity in blood pressure and cholesterolmeasurement[J]. Journalof General InternalMedicine,2002,(06).

[17]Peter J.Fos,M iguel A.Zúniga.Assessment of primary health care access status:an analytic technique for decision making[J].Health Care M anagement Science,1999,(04).

猜你喜欢

泰尔均等化医疗卫生
百忍寺
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 primary angle-closure diseases
百忍寺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幽默救命
御媛丹、崀霞湘溢、泰尔生物涉水直销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