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有效性之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确定

2017-07-18邬小江

运动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研组研修重点

邬小江

(浙江省奉化中学,浙江 奉化 3155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体育教学有效性之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确定

邬小江

(浙江省奉化中学,浙江 奉化 315500)

伴本文一浙江省奉化中学为例,就体育教学内容重、难点方面的有效性展开研究,以期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学;有效性;重点;难点

1 研修背景

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浙江省从2006年秋季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全面实施的前几年,广大的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组织及评价等方面。但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广大的一线教师认识到普通高中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最终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的。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为此,教研组开展了“体育教学有效性” 的教研组系列主题研修活动。“体育教学有效性”它几乎包涵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其中教学内容重、难点确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有效性、课堂组织教学与教学手段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运动负荷安排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讲解与示范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场地器材布置与利用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运动技能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本学年教研组选择其中之一的“教学内容重、难点确定的有效性”作为本学期的研修主题。

2 主题生成

2.1 主题内涵

“重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同类事物中重要的或主要的部分;“难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问题不易解决的地方。引申到体育教学中的重点我们可以理解为,动作技术结构或完成和掌握动作技术的主要和重要的技术部分,难点是突破重点的难处和关键部分。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从以下3个层面进行考虑。笫一层面是从运动项目的技术层面上来考虑,如跳远的重点是助跑和踏跳的结合,难点是腾空姿势。可以认为从技术结构这一层面上讲,重点和难点是固定不变的。第二层面是从教学的层面上讲,由于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目标在每一节课里是不同的,因此,其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不同的,如我们把跳远中的腾空步作为教学内容,这时它的重点不再是助跑和踏跳的结合,难点也不再是腾空姿势,它的重点应是腾空的高度,难点应是身体姿势的稳定。笫三层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导致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同的重、难点,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在通过个别纠错及改正学生的学习方法中去体现。

2.2 当前体育教学内容重、难点确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体育教学中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教学目标设置的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导致教学过程的目的性不明确,教学的重点不凸显;由于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偏颇,导致对教学内容的技术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确;由于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概念不清晰,造成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不准确。所有这些严重地阻碍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我们教研组把本学期的研修主题确定为“体育教学有效性之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3 研修目标

3.1 提升体艺组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教研组教师对本主题研读、辩析、主题讲座及课堂教学的研讨,使教研组教师明确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内涵,理解重点和难点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教研组教师的专业素养。

3.2 探索具有实效的、符合教研组实际的主题研修模式

教研组主题研修对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它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但由于各教研组情况的不同,在主题选择、目标确定、内容安排、组织实施中必然存在着差异。因此,通过本次教研组的主题研修,探索出了具有实效的适合体艺教研组主题研修的模式。

4 研修过程

为提高教研组校本研修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研组开展以下为基本流程的教研组校本研修工作:主题相关的专业理论学习→主题相关教研组专题学习与讲座→聚焦课堂→以“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为观察和评课维度的教研组研讨→针对主题的总结反思。

4.1 主题相关的专业理论学习与思辨

为准确理解与把握“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研修主题的内涵,结合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开展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专题讨论,要求教研组教师认真通读《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和《对教学重、难点再审视》3篇文章,以此来加深对“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的认识,从而为教研组开展“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的研修主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主题相关教研组专题学习与讲座

为澄清教研组教师对“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这一主题的模糊认识,教研组选择在组内对“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有一定造诣的3位教师在教研组进行了专题讲座。肖明善老师作了《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读书心得交流,唐云杰老师作了《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读书心得交流,杨央娣老师作了《对教学重难点再审视》的读书心得交流。通过这些读书心得交流,使教研组教师从理论层面上明确了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内涵,慬得了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确定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从而为下一步教研组开展“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的主题研修打下良好的基础。

4.3 聚焦课堂

通过教研组教师的自主研修,结合教研组教师的主题论坛,教研组教师从理论上对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加以检验。教研组分别选择了田径教学内容中的跨栏跑和篮球教学内容中的进行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作为教学内容,由教师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1)案例呈现。组内的年轻教师仼常科老师把跨栏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第一,认知目标:了解栏间跑的动作要领。第二,技能目标:使80%的学生基本学会和掌握栏间跑的动作技术和栏间跑的节奏,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第三,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的优良品质。重点:栏间跑技术;难点:栏间跑的节奏。组内研讨:奉化市学科骨干教师陈爱君老师认为,我们所讨论的教学的重、难点是置身在课堂教学的大背景下。因此,对教学的重、难点的确定必须建立在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上。本次课年轻教师在对跨栏跑教学内容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把跨栏跑中的栏间跑作为教学内容,再通过对栏间跑的技术分析及栏间跑的学生掌握情况,把栏间跑技术作为教学的重点应该说是合理的、科学的。奉化市学科骨干教师唐云杰老师接着说:确定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教学的重、难点,首先应正确把握教学内容、技术的重、难点与教学的重、难点之间区别;其次要制订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教学单元计划;再者应制订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绝大部分来源于教学单元计划及课时教学目标。跨栏跑中栏间跑的教学应在学生学会跨过一个栏以后。因此,本次课年轻教师所设置的教学重、难点应该是准确的,如果能结合单元计划进行确定,其清晰度会更好。其它各位教师对仼常科老师所设置的教学重、难点亦提出不同的看法。

(2)在教研组进行主题研修期间,恰遇宁波大学体育学院4年级学生在我校教育实习。为此,我们也邀请他们参加了我组的教研组主题研修活动,并请他们以高二年级作为教学对象,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作为教学内容,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并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其中一位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别为:第一,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脚步动作的要领。第二,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脚步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第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配合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跨歩接球、迈步传球。教学难点:全身协调用力。组内研讨:奉化市学科骨干教师赵尔老师认为: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和对学生现有水平认识的基础之上。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包涵了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脚步动作、侧身跑、传、接球的时机、路线和方向等知识点和技术点,这些知识点和技术点是需要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去掌握的。因此,把他们中的脚步动作作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是适宜的。值得商榷的是把教学重点定为“跨歩接球、迈步传球”,从内涵来说,把教学重点定为“脚步动作” 更加准确;而把教学难点定为“全身协调用力” 显得过大过宽了。我们知道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脚歩动作技术使学生较难掌握的是传球的时机。因此,把教学难点定为“传球的时机” 更为准确。随后,其他各位教师对实习教师所设置的教学重、难点亦提出不同的看法。

5 研修总结

5.1 总结提炼

教研组教师通过主题相关的专业理论学习→主题相关教研组专题学习与讲座→聚焦课堂→以“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为观察和评课维度的教研组研讨,进入针对主题的总结反思阶段。教研组教师认为,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和技术的重点和难点的区别;(2)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3)要正确把握教学内容所包涵的知识点与技术点;(4)教学目标的制订要有明确的指向,从而为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奠定良好的基础。

5.2 后续跟进措施

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是基于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设置基础之上。因此,教研组将把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目标的设置作为后续跟进的措施。

[ 1 ] 黄家宝.把握体育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方法[ J ].运动 ,2014(7).

[ 2 ] 王世荣.科学把握教学重难点 有效促进体育课堂教学[ J ].科教文汇,2012(3).

[ 3 ] 周玉明.例谈体育教学中重难点的准确确定及突破[ J ].运动,2015(8).

[ 4 ] 史亚娟,梁忠群.再议教学重难点的设置策略[ J ].运动,2014(10).

[ 5 ] 张吾龙, 张艳芬,郝志风.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5).

[ 6 ] 张兴洪.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 D ].苏州:苏州大学,2011.

[ 7 ] 李启迪,邵伟德.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与正当性[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2).

G807.0

A

1674-151X(2017)02-10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4.056

投稿日期:2016-12-25

邬小江(1981—),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教研组研修重点
立足“四个一”,关注园本研修中的教师立场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存在感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