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背景下全民健身低碳化发展探究

2017-07-18辜盈盈

运动 2017年4期
关键词:碳化全民理念

杨 辉,辜盈盈

(西南交通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1756)

低碳经济背景下全民健身低碳化发展探究

杨 辉,辜盈盈

(西南交通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1756)

“低碳经济”是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绿色环保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通过分析低碳经济与全民健身低碳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探索出全民健身低碳化的健身路径,实现低碳经济与全民健身协调发展。

低碳经济;全民健身低碳化;发展

1 低碳经济与全民健身低碳化的关系

1.1 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于2003年在英国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被提出。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共生的内在联系。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劣的境况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探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最优化发展路径。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低碳理念不仅体现在体育健身路径的修建、体育健身资源的配备和开发,更应该将低碳化的全民健身理念灌输给民众,这种理念的传播不仅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求,更是人类社会文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1.2 全民健身概述

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体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全民健身升级为国家战略要营造一个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文件中提到很多涉及到群众体育发展的指标,并对全民健身的价值、功能、作用等方面进行很大程度上的转变,从而使得全民健身价值定位从单纯强调强身健体,向全面强调全民健身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民生价值转变;全民健身资源配置方式从单纯的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加社会和市场转变,全民健身发展方式从体育系统独立开展向跨界整合、融合发展转变;全民健身领导机制从部门推动上升为政府推动。全民健身的价值、功能、作用的转变将带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全民健身教育、文化、卫生、养老、旅游等事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群众体育在拉动经济消费、改善生活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体闲娱乐、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功能,以及在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实现群众体育健身与多元功能的协调发展。

1.3 低碳经济与全民健身低碳化的关系

1.3.1 低碳经济理念为全民健身资源的发展提供方向 随着全球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为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惜以人类生活环境作为代价来谋取暴利,废气污染、水污染、酸雨等危害日趋严重。在这样的环境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从而显示出人们对当前生活环境的重视和倡导一种低碳生活方式来减少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全民健身旨在通过引导人民参与到体育健身行列,增强体质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十三五”规划下,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则更加凸显出全民健身的重要性。通过“六普”调查发现,虽然我国现有的体育设施从数量、种类、功能以及场地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域经济发展各不相同,导致现有的体育健身资源远不能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这也是阻碍全民健身全面开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政府应加大全民健身体育场地的建设、体育经费的投入,来缓解全民健身资源不足的局面。如何能够加快体育场地、资源的供给同时兼顾因场地修建和体育设备的配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会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受低碳经济和“十三五”规划下加快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资源的配备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体育场馆的修建秉承低碳、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加大对于废弃房屋、场地的改造减少经费的不必要投入;各地区根据当地地理环境修建全民健身路径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水等自然条件,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以及健身步道、登山道等户外运动设施。研发体育器材要体现出体育器材环保、可循环利用,加大科技技术的创新,设计出多功能的体育健身器材。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下,既满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需要又兼顾低

碳化的发展,促进全民健身广泛全民开展,实现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m2;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m2,参与体育锻炼人数达到5亿人的目标。

1.3.2 低碳经济推动全民健身热潮 科技的兴盛、经济的腾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各种技术都服务于人们,致使人们已经成为一种“傻瓜式”的生活,出门有车、上楼有电梯、办公用电脑、购物只需打开电脑互联网就能搞定、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等等这些所谓的便利生活,从侧面是无形杀手,正在逐步伤害我们的身体,致使诸多的“文明病”日益凸显。2015年6月,北京市卫计委、体育局根据对北京市18~79岁常住居民5个人中就有1个肥胖,中心性肥胖更是高达38. 1%的现状,联合启动“阳光长城计划—城市减重行动。 不难看出,所谓的“文明病”到最后将会是对我们体质健康最大的威胁之一。为缓解国民体质不断下滑的现状,从1995年提出《全民健身》到“十三五”规划中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在这段时间加大对全民健身体育设施、体育经费的投入以及充分发挥学校、社会、企业等各界力量,以宣传、组织公益活动等各种形式对全民健身理念进行诠释和宣传,旨在让这种意识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变被动为主动地参与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体育锻炼将会是促进身体健康、治疗和预防疾病、延长健康寿命的最为健康的方式之一。基于此,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主动放弃舒适便利的生活方式,而是回归自然,融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中,追求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生活环境和谐共处的锻炼方式。而低碳运动的锻炼方式正是这种人们所要追寻锻炼身体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方式之一,这种观念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健身方式的选择,逐渐产生了能在室外锻炼的情况下,就不要在空调房里的跑步机上运动;能够骑自行车、跑步出行的就不要开私家车出行等现象。而这些类似的体育锻炼方式正是低碳运动所倡导的,甚至在国内外都有爬楼梯比赛,如美国纽约号称“爬楼梯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帝国大厦爬楼梯比赛已经举办了33届;国内的重庆CBD城市攀楼比赛、深圳市“地王大楼”爬楼梯比赛、湖北武汉则把爬楼梯比赛融合在市运会中等等。

2 推动全民健身低碳化思考

2.1 转变思维,树立低碳健身的理念使用Recycle:再循环处理把使用过的包装回收,加工处理,运用于不同的领域;Recove:获得新价值;Resource:节约能源,注重能源节约尽量避兔资源浪费。

在进行全民健身的同时,要树立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健身理念。在环境日益恶劣的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培养自身的素养,形成良好的健身意识和低碳健身的意识。因此,通过网络、媒体、文件书籍、报栏路牌、宣传讲座等形式进行低碳健身理念的普及,强化人们的低碳生活、绿色消费意识,促使国民自动选择低碳环保的健身运动,主动选择低碳生活,主动提升环保意识等等,使人们的消费选择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良性影响。从而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促进全民健身低碳化的理念深入人心。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良心效应”。所谓“良心效应”是指,任何一件外部事情的产生,都或大或小存在良心效应,即良心发挥着一定作用。当外部性的体育产品生产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时,良心效应将会约束自己尽量减少使用对自己不利的产品。因此,在健身内容上,我们可以跳交谊舞、扭秧歌、散步、慢跑、瑜伽、练气功等,不管是哪种运动形式进行锻炼,既低碳、环保又能达到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等功能。

2.3 大力倡导发展低碳体育旅游

2.2 加快技术革新,推动低碳、环保的体育健身用品的研发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要不断转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研发出低碳、环保的体育健身用品,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体育产业绿色生产。体育健身器材材质的选取和研发都要秉承低碳、绿色、环保可持续利用和再回收的观念,不断推进产品技术创新,加快技术设备的研发,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因技术壁垒的限制所衍生出的材质和废弃对环境的污染努力引导消费者对废弃或者破损的体育用品的回收,对回收资源的处理、加工、技术处理使其成为相关领域的原材料,加大对资源的再次利用,减少废弃物品对自然生态资源的污染。体育用品的包装同时也要秉承绿色、环保的包装理念,推行普遍采用的5“R”的处理原则,即:Reduce:减少材料使用;Reuse:再

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其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推动体育旅游在我国逐渐盛行发展,同时也为全民健身实现低碳发注入新的活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契机。体育旅游其本身属于生态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是在绿色生态环境下逐步发掘绿色经济,具有响应低碳经济模式的先天优势。低碳体育旅游业充分体现出在“低碳、绿色、环保”理念下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化解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体育旅游产业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具有公众的参与性。公众参与性是利用体育旅游产业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等,形成区域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产品、体育旅游路线的整合,开发满足客源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环境,通过旅游者的积极参与,使旅游者获得生理与心理相结合的自我情感体验的过程。开展生态体闲体育旅游,开发低碳体育产品,设计游戏类、健身类、娱乐类等运动项目,引导旅游者参与各种体育游戏、攀岩、登山、游泳、徒步、漂流、采摘果实、放风筝、田园种菜以及各种民族传统项目等低碳的体育项目。

[ 1 ] 于素梅.影响我国不同群众参与体育旅游的因素[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 (3):24-28.

[ 2 ] 北京人今天开始减肥[N].北京晚报,2015-06-10.

[ 3 ] 蓝国彬,荆雯.低碳生活理念下的健身运动[ J ].体育学刊,2010(17):37-41.

[ 4 ] 李克强以改革创新精神编制好“十三五”规划[EB/ OL] .[2014-09-04] . http://www. chinanews. com/gn/2014/09-04/6564430. Shtml.

[ 5 ] 刘国永全而深化群众体育改革的思考[ J ].体育科学,2015,35(8):3-7.

[ 6 ] 房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路径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探究[ J ].体育与科学,2011,32(5):44-48.

G812.4

A

1674-151X(2017)02-00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4.003

投稿日期:2016-12-25

杨辉(1990—),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力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碳化全民理念
氯离子侵蚀程度与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探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高钛型高炉渣混凝土碳化深度试验研究
碳化高温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全民·爱·阅读
环境友好型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研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