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体悟式”学习策略的理论解析

2017-07-17王增鹏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悟学习策略语文课程

王增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开宗明義地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标”肯定“语文是重要的工具。”之所以这样为语文定性,是因为它是个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群间交流信息、沟通心灵的工具,还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代码。单就学校教育而言,它又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因此,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的思考,并针对其中的弊病,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思考

近年来,人们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语文教学提出质疑。杨东平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这不能不说是切中语文教学的要害。这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就是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对语文课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无疑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那么造成这种尴尬的根源何在?我想,这主要就在于教学内容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的不合理。多年来,高中教育瞄准高考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初中、小学教育情况类似,语文高考的模式被简单地套用到中小学教育中去。于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排除了一些本来应该有的教学内容,安排进了一些不该有的项目和方法。因此,学生该学的没有学好或根本没学,不必学的反倒可能掌握得十分娴熟。正是由于这种应试机制的存在,使得目前在语文的教学中,有一种程式化的倾向追求外在的形式,注重表演和讲授,教师“主演”,而学生是“看客”。教师常常分析肢解课文,把“教参”对文本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当作一个空的器皿,没有真正表达自己思想的发言权。

二、“体悟式”学习策略的科学内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体验和感悟是“课标”的一个突出理念。经过统计发现,义务教育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现“体验”“感受”“感悟”等词共有80余次之多,足以见其重视的程度。因此践行“体悟式”学习策略是相当必要的。那么,究竟应如何正确把握“体悟式学习”策略呢?

“体悟式”学习,首先强调的自然是用“体”的方式解读文学作品。体,本是身体,引申为动词体验:《荀子·修身》“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再引申为亲近,《礼记·学记》“就贤体远。”再由亲近的体验而带有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意思:《礼记·中庸》“敬大臣也,体群臣也。”朱熹注云:“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体”强调身体的活动,它是对传统教学只会“讲大课”“满堂灌”,只重视课堂知识和抽象知识的改造和发展。因此,以“体”的方式阅读文学作品即要求读者全身心投入其中,与作者为友,甚或化身为作家体验其作品中所描绘的情境。但我们必须明确,“体”只是一种认知的手段,目的则为了获取其中的滋味,有所领悟。

“悟”本是佛家重要的思维手段禅宗自诩是不着文字的,讲单刀直入的“识心见性”,主张“顿悟”,因此,特别强调直觉、暗示、感应、联想在体悟中的作用,讲究“韵外之致,象外之意。”它体现学习者智慧发展所应有的爆发力和高峰体验。总之,无论“体”和“悟”都要求以读者为中心,真正实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性,用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有所悟,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可以说,“体”“悟”合起来,就是要达到一种身心的全面融合。而从哲学层面讲,“体悟”之“体”的哲学理解是主体在内外部活动中对自我的关照,“悟”指领会、感悟。它超越了体验亲身经历的局限性。

三、“体悟式”学习策略的意义

“体悟式”学习方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的阅读教学方式,它把学生从教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知识积累,去把握文本,体验感受,思考内化:以积极进取的思维去领悟文本,让学习真正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从而达到激活课堂的目标。更确切的说,体悟式学习方式包含了这样一些重要的内涵:(1)强调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体悟式学习意在寻求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个人意义”。

“体悟式”学习方式不仅是对以往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而且是一种发展和变革,是对学生阅读、解读权力的充分尊重,是消解学生抵触“正统阅读教学方式”有效的途径。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故历来被尊为“语文之根,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因此,为了开创语文教育新纪元,我们必须使阅读教学跨到一个新的境界。

猜你喜欢

体悟学习策略语文课程
萌宠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懂,才能得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解题中的数学史
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Learner Autonom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EFL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