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段《求爱神给我安慰》的唱段研究

2017-07-17魏雅文

大观 2017年6期
关键词:歌剧

摘要: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大部分人物都是以喧闹活泼的音乐形象出现的,所以伯爵夫人忧郁、高雅的形象就显得尤为突出,在整个作品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剧情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唱段《求爱神给我安慰》优雅端庄,与其他唱段大相径庭。在音乐形象上是表达伯爵夫人的无奈和痛苦;在演唱技巧上是迎合莫扎特的创作风格。莫扎特善于用调性来表达一种哭泣的状态,《求爱神给我安慰》是E大调,属于富丽堂皇的色彩,但是在小广板中渲染了一种宁静的,甚至是忧郁的基调。此人物的成功塑造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更是为整部歌剧添上一笔浓厚优雅的色彩。

关键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求爱神给我安慰

一、经典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歌剧(opera)是以歌唱为主,音乐、表演、舞蹈等形式相辅的一种艺术,近代西洋歌剧产生于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后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地。但是对于歌剧的起源问题也是众说纷纭,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一般被认为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当然,在歌剧整个发展史上来看,中世纪的一些音乐形式为歌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5世纪的幕间剧及16世纪的田园居也成为歌剧形成的直接或间接因素,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可以作为歌剧诞生的标志。

《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是由莫扎特根据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喜剧作家皮埃尔·奥古斯丁·卡龙·博马舍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喜歌剧,创作于1786年。讲述的是伯爵想霸占侍从费加罗的未婚妻苏珊娜,伯爵夫人对此非常伤心,而苏珊娜和费加罗彼此相爱,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下,伯爵联合伯爵夫人的音乐教师和其他人形成了矛盾对立方,最后伯爵给夫人道歉,费加罗和苏珊娜也终于排除万难喜结良缘。整部歌剧共有四幕,而伯爵夫人的唱段对剧情发展尤为重要,与其他唱段形成脚鲜明的对比。

二、伯爵夫人的形象及塑造

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大部分人物都是以喧闹活泼的音乐形象出现的,所以伯爵夫人忧郁、高雅的形象就显得尤为突出,在整个作品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剧情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莫扎特在《费加罗的婚礼》中所创造的超越一切人物之上的中心角色当推伯爵夫人。”[1]唱段《求爱神给我安慰》优雅端庄,与其他唱段大相径庭,像浩瀚夜色中的一颗明亮的星,独自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求爱神给我安慰》出现在第二幕的开始,场景安排在伯爵夫人的卧室里,苏珊娜要挣脱伯爵的追求,来到伯爵夫人这里寻求帮助,当伯爵夫人听到这一消息时痛苦不堪,独自感叹,既有身为人妻得知丈夫移情的忿怒,又有因地位尊贵不能市井喧嚷的委屈,踱步在奢华的卧室内掩盖不了人去楼空的悲凉,幽幽的唱出伯爵夫人的咏叹调。由于是伯爵夫人内心的唱段,为了突出这一概念,莫扎特将唱段前奏写的较长,这样就充分表达出“本能”和“身份约束”之间的挣扎,而通篇也很缓慢,除了表现出内心的痛苦情绪,也更加深刻了伯爵夫人优雅端庄的形象。在莫扎特古典音乐的衬托下,伯爵夫人怅然摇唱向“爱神”吐露了心声。

三、《求爱神给我安慰》的分析与演唱

《费加罗的婚礼》一共有11个角色以及14首咏叹调,伯爵夫人共唱了两首,《求爱神给我安慰》是其中一首(另一首是《哪里去了,美好时光》)。莫扎特主张歌词服从音乐,一切以音乐为主,这也使得莫扎特的音乐拥有极其细腻的旋律。“在莫扎特的音乐中,优美的歌比优美的音更重要。”[2]伯爵夫人的咏叹调无论在形象塑造还是演唱技巧上都需要极强的功底,要做到声线连贯,柔和从容,舞台表现上更是要真挚感人。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唱段,就是“叹”,无论是在音乐形象上还是演唱技巧上都需要做到这个字。在音乐形象上是表达伯爵夫人的无奈和痛苦;在演唱技巧上是迎合莫扎特的创作风格。莫扎特善于用调性来表达一种哭泣的状态,《求爱神给我安慰》是E大调,属于富丽堂皇的色彩,但是在小广板中又及其细腻的渲染了一种宁静的,甚至是忧郁的基调,这就要求在演唱过程中精确的把握人物内心。

前17小节的前奏营造了伯爵夫人痛苦的心境,节奏缓慢悠扬,但在中间出现了颤音,使得剧情有了起伏,在愈见忧郁的情绪下缓缓叹出“Porgi amor gualche ristoro”,既然是“叹出”的,那么就要求音量不需要很大,但是每个音节要发的清晰准确,而在“r”这一滑舌的颤音上不需要很充分,而是以整个乐句连贯为原则,发出颤音即可。一般情况下,随着音区的升高,演唱的强度就越大,但是在莫扎特的作品中要注意,有许多的高音区音程不能扩大力度,反而需要有所修飾和控制,通俗的讲就是“收着唱”。在这个唱段中,有一句是明显需要这种特殊处理的就是八分音符的七度上行音阶走到小字二组的a这个音并要停留,“但一定要记住一个高音不能只是迟钝地支持着”[1]。因为这一乐句既长又缓慢,所以要求演唱者保持良好的气息流动和连贯的音乐情绪,并且要注意在停留音上气若游丝,因为这里已经是伯爵夫人痛苦挣扎及无奈倾诉的高潮。最后的九度滑落下来,是伯爵夫人最后的呐喊,虽然音高不高,但是已经可以深深体会出她没有力气的求死状态,这里注意一定要清晰并且坚定,最后迎合第一乐句,留下一声叹息,整个唱段在同样辉煌的弦乐中结束。

四、总结

莫扎特的歌剧在歌剧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作品《费加罗的婚礼》更是众多作品中的代表作。其中涉及到的众多人物中伯爵夫人这一角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人物的成功塑造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更是为整部歌剧添上一笔浓厚优雅的色彩。

《求爱神给我安慰》充分表达了伯爵夫人复杂的内心情感,在高音区用气若游丝的状态表达出伯爵夫人内心几近声嘶力竭的呐喊,才能正确把握住整首作品的灵魂,这也是莫扎特谱写“伯爵夫人”的精华所在,因为不仅要在音乐上精雕细琢,更要注意莫扎特音乐的核心是情感的表达,他“将前人华丽风格的典雅优美与丰富的情感和激情融为一体,使之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利的特征。”[3]而这一音乐风格充分的体现在《求爱神给我安慰》这一选段中。

【参考文献】

[1]杨燕迪.社会批判与人性和解——谈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J].歌剧,2003.

[2]Michel Parouty.莫扎特——乐神的儿子[M].张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魏雅文(1990.12-)女,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声乐)。

猜你喜欢

歌剧
乔纳斯•考夫曼及桑德拉•拉德瓦诺夫斯基将领衔苏黎世歌剧院2022-2023演出季
普契尼歌剧的戏剧性分析与解读
为什么歌剧演员都很胖?
歌剧中的“折子戏”
歌剧
童话歌剧
童话歌剧
当代中国歌剧人的责任和使命
音乐小百科(四)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