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二胡叙事曲《曲江吟》简述秦派的艺术特征

2017-07-17陈宇

大观 2017年6期
关键词:二胡创作教育

陈宇

摘要:二胡流派从上个世纪至今,由地域划分的流派中渐渐衍生出更加细化的派别,秦派的二胡曲风在各种派别中独树一帜。这次笔者从二胡叙事曲《曲江吟》来分析秦派二胡曲的风格特点,整首乐曲风格激昂婉转、跌宕起伏,充分表达了陕西民间戏曲的风味。

关键词:二胡;秦派;创作;教育

二胡这门乐器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明清以来戏曲兴起带动了胡琴艺术的发展。虽然民间著有胡琴的戏曲越来越多,却并不意味着二胡有了独立的曲谱和音乐,还是依附于戏曲的伴奏地位。也是在底层的人民中流行,受众也并不广泛,导致发展的速度也比较缓慢。

在20世纪后期,各地二胡开始兴起了南派、北派两种乐曲风格,这两种风格区分于各地域的民间特色的音乐素材,以地方来划分。由地域划分的流派中渐渐衍生出更加细化的派别,秦派的二胡曲风在各种派别中独树一帜。其风格粗犷奔放,有的地方的处理又不乏细腻。风格代表人物鲁日融先生,他将陕西当地的民间音乐素材与当今的现代技法相结合,写出了许多首具有陕西当地民间音乐特征和戏曲特征的二胡曲,例《曲江吟》、《秦腔主题随想曲》等。

笔者从二胡叙事曲《曲江吟》来分析秦派二胡曲的特点,乐曲开头以高音起,在后面的音调迅速降低,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力度上大开大合,没有南派的温柔婉转,在表演方式上结合秦腔的手法,使得乐曲更加具有民族特性。

这个起头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也十分的特别,可以在这个起头迅速的辨别出是秦系这一派别。而后在大起大落的特征音中慢慢引出一段在低把位的慢板,力度相较开头较小,像是一位老人在娓娓道来如叹息般的进入到下一段。

慢板在旋律走向上运用了大跨越的音调,重复一次的旋律更是把情绪推到高潮。其间在现代技法上运用了压揉技法哭音,模仿如泣如诉的音调,把音乐情绪降低,手法处理上却要表现的优美雅致。在各种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中要张弛有度,在奔放中有着细腻的处理。快板部分加进民族民间音调,右手弓法流畅有度,左手按弦多用压揉技法,力度随着旋律的流动加大。就像一股暗流在深处涌动,表面让整个乐曲的高潮在此处得到体现。

在尾声部分,转调再现了开头的主旋律,和开头形成了首尾呼应。最结尾的音由内弦的最低音拨弦结束,由琴弦震动产生了低音声波,令乐曲回味悠长。结束后的“无”给予听众对这首乐曲的再一次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秦派二胡乐曲中拥有众多的特征音,这些特征音构成了秦派乐曲特殊的风格。例如模仿陕西民间音乐素材的哭腔运用二胡的现代技法表现出来。一个接一个的回滑音不间断的演奏出来,左手不像普通的上滑音一样固定不动,而是有频率的在琴弦上滑动,滑动的同时沿用搂揉技法。这些由现代演奏手法和地方戏曲素材相结合产生的特殊风格,由《曲江吟》而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鲁日融先生在考察民间音乐时对陕西地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田野研究时将地方戏曲和民歌改良成适合现代二胡演奏的叙事曲,更加符合经过改良后现代二胡的音色。先生本人是一位杰出的二胡演奏家,他把在地方考察的感受和体会融合部分西方技法亲自创作了这首乐曲,也把这首乐曲音乐化和艺术化,《曲江吟》这首叙事曲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在演奏中知晓一个秦地变迁的故事,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乐曲中的情感。

任何艺术流派的形成,绝不是靠一两个人或是一两首作品,它必须有一个几代艺术家组成的‘传承带,它还要有一系列代表曲目及由此构成的技法和风格。[1]

在新的世纪,若要取得新的进展,必须要从创作、理论、教育、演奏四个方面抓起,才可能更好地将这一器乐艺术流派融入本土音樂文化发展中。[2]

传承秦派二胡也是需要专业的二胡艺术家对考察而来的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各个细微的方面都要有理论力量的支持,任何一个派别在发展的初期都离不开创作,通过收集民间的音乐素材,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提高质量,加入新的创作手法,发动更多的人们来创作秦派作品,这样才能提高秦派音乐的受众群体。

创作要坚持根据秦腔秦韵的风格特点来写作,创作出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性的气息,可以由民间音乐家创作秦地风格的练习曲或者短小的乐曲,能迅速听取主题突出地方特色。

1.让专业作曲家根据陕西的民族民间故事或大型乐曲创作多段式的协奏曲和叙事曲。在基本旋律上增加高难度的演奏技法,让演奏家们在表现秦派二胡曲子的风格特点的同时又能表现其高超的演奏技法。

2.在学院派中推行风格性乐曲,在开创的课程中,在曲式分析的课程中详细分析“秦派二胡”的代表作品。从创作技法、原曲的音乐素材、音乐背景和风格特征来分析。

教育是“秦派二胡”传承不可忽视的一点,在经过二胡改良后的高速发展期,刘天华已经向人们证明了只有重视发展教育才能维持“秦派二胡”的长久延续下去。

1.在高校或者社会业余音乐团中开办秦派二胡普及的音乐讲座和音乐会,给普通群众人民普及地方二胡曲的特色,提高人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音乐文化素养。让业余二胡爱好者熟悉掌握“秦派二胡”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特色,提高在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知名度。

2.让一些专业作曲家通过实地调查或者研究写出更符合现代乐曲的曲谱,给全国的二胡考级乐曲编写通用教材,难度由浅入深,有着一系列完善的技术联系技巧。只有拥有了完整的一套教育体系,这一流派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壮大。

3.每个流派基本都有相应的研究机构或者研究会,建立“秦派二胡”的研究会,在高校研究生方向开设课程,将“秦派二胡”的教育研究给每位学生学习。

流派教育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还需要长久的坚持。只有提升教学质量、教材内容和教学研究,我们才能在音乐的大潮中不断提升,奋勇前进。

目前,“秦派二胡”在理论学术方面较为薄弱,都是演奏家们通过实践演奏后再来研究,或写作出曲谱,或对某一方向有了些许认知。

在后期“秦派二胡”音乐有了发展以后,曲谱渐渐增多。有独奏音乐和大型乐曲出现。也有了许多以二胡为主奏乐器的乐队形式,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这一新兴领域,这一进步逐渐改变了这个流派对于理论研究的弱点。

对于演奏,二胡现今的定位还是着重在表演方向。演奏过程中,把握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下的二胡演奏是二胡艺术表现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于二胡演奏者来说如何把握地域特色在二胡演奏中的体现也十分重要。[3]

通过舞台实践向人们展现出台下苦练的成果,当今的演奏家们都是经过了从小刻苦的训练,专业院校的系统性培训,合奏曲目时不断的合奏排练和有着大量的舞台经验培育出来的。

演奏家也是提升二胡音乐地位的主力军,他们能提高二胡在中国传统乐器中的地位,吸引更多的孩子们来学习二胡,扩大二胡音乐的受众群体。他们通过演奏各种不同地域风格的曲子,相辅相成的把音乐融合在一起,互相促进各个器乐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建中.秦风 秦腔 秦派──二胡《秦腔主题随想曲》散议[J].人民音乐,1995(09).

[2]鲁日融.“秦派二胡”的形成与发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01):58-62.

[3]闫俐名.二胡艺术中的地域特色探讨[J].音乐时空,2014(22):195-195.

猜你喜欢

二胡创作教育
二胡悠悠
Jazz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一把二胡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的二胡情结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诗的精灵,海的女儿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