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学生夯实运球上篮基础的四种策略

2017-07-15杨宏萍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

杨宏萍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学生篮球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提出需要夯实基础,从控球、转身、速度和心理四个方面例析指导学生运球上篮的基础技术动作。

【关键词】高中体育 运球上篮 篮球基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160-02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篮球项目的运球上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项,也是体育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球上篮说到底是一个“技术活”,它不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只需要做出正确、规范的动作,将球稳稳投入篮中即可。正因为如此,练习运球上篮需要步步为营,从基础练起,打好基础。

一、高低拍击,提升控球能力

运球是篮球中的一个基本动作,在外行人看来,运球就是“拍球走”。诚然,运球实际上就是拍着篮球移动,但是其中的目的不是“拍球”,而是移动。因此,运球的核心含义是持球移动,其中控球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运球是球随人动,而不是人追着球跑,因此控球技术要稳扎稳打。高速运球时,拍球的高度要提升,这样才能大步前进;精准运球时,拍球高度需要降下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球的路线。笔者在运球的教学课上,重点教学控制球的方法,提高运球熟练度。下面讲解一个高低拍击的训练方法。首先,采取徒手模仿训练的方法,脱离篮球在手的限制。学生在课上都有很强的好动性,虽然学生对学习篮球具有极大的热情,但是他们拿到篮球之后对于动作的领会却减少了,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玩”。而通过无球的徒手练习,学生进入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对动作的领会也更加细致。拍球时手掌的弧度要贴合篮球的弧度,这样才能缓冲球的反弹,有效地将球控制在手中。相反,将手掌伸直,像一个乒乓球拍一样的动作是不正确的,这样导致球被拍打后方向不稳定,手对球的控制就弱化了。在拿球之前,笔者先对手型做了一个细致讲解,引导学生模仿练习,形成篮球在手的感觉。尤其在低拍球时,由于篮球反弹比较迅速,因此弧度手型尤其关键。当通过徒手模仿熟悉手型后,再结合持球练习,学生对篮球的控制会进一步精确。练习拍球从低拍开始,重点熟悉触球感觉,然后逐渐升高,最后在快速运球的高度进行拍击训练。

拍球不只是将弹起的球拍下去那么简单,而是要完成接球的同时,控制好拍球的方向,从而控制球前进的路线,才可以称之为运球。不管是高拍球还是低拍球,控球的稳定性都是重中之重。

二、由近到远,加强转身练习

在篮球实战中,运球的目的是为了绕开防守队员,组织战术进攻。因此,运球不存在直线运球的情况,不能“一条路走到黑”,而是需要不断地变向、转身。其中,转身动作是运球球上篮专项考核的项目之一,因此要重点教学,加强练习。

转身练习是上篮中的一项高级动作,如果要达到实战效果是比较困难的。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水平,课堂上的转身动作要求规范即可,不要求像实战中那样的对抗强度。课堂训练采取由近到远的方式,逐步练习转身动作。“近”指的是靠近篮筐,可以说是原地的转身练习。转身时重点要注意单手持球的稳定,千万不能脱手。再有一点就是转轴脚不能离地,如果离开地面就会造成走步,这个动作也就失去价值了。笔者采取的教学策略就是从近处开始练习,首先熟悉原地转身的动作。当学生逐渐领会运球加转身的动作之后,再将转身动作安排在运动中进行,由远离篮筐处开始运球,在运球过程中完成转身动作。与近处的原地转身不同,运球时的转身更容易将球脱手或者走步。在运动过程中,转身时不能速度太快,因此这就涉及制动,在跑动时将脚步与手中的拍球节奏进行协调,达到快速制动、转身的要求。由于距离篮筐较远,因此进行转身的准备时间也比较充裕,完成转身动作的时机也在可控的范围内。远距离的运球、转身动作是比较注重节奏的,在几组练习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适应,转身动作也逐渐规范。学生通过由近及远的转身练习,对于运动协调性的提高非常有效。

三、对症下药,强化速度耐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人的篮球技巧再多,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不行的。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针对学生速度、耐力不达标的情况,需要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

耐力的训练笔者放在健身房中,健身器械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在篮球中所需的各项要求。篮球比赛的节奏很快,需要充沛的体力,因而笔者将训练计划定位成“多次数,低组数”的耐力训练。多次数的训练可以不断冲击学生力量的极限,延长刺激的时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能。篮球中经常运用到的是弹跳力,尤其是上篮动作,特别需要小腿的爆发力。弹跳力的训练不是一日之功,要求学生逐步积累小腿的耐久性,以充足的体力支持频繁的跳起动作。笔者安排的训练是负重提踵,即肩扛杠铃,一下一下有节奏地做踮脚动作。提踵时前脚掌垫一个下垫片,以提高刺激。配重的设置为 30 公斤,每组做 20个,做 3 组。速度训练笔者则引用短跑中的训练方法,采取快速的高抬腿动作,来加快学生的步频,从而提高速度。上篮过程是一个快速跑动的过程,因此学生要适应在短时间的快速跑动。

速度、耐力不能表现为花哨的动作或者精准的投篮上,但却是一个好的篮球运动者的必备条件。速度与耐力的训练是属于素质训练,所以需要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四、实战模拟,克服心理障碍

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学习技术动作,那么是不足以应付实战赛场的。比赛节奏快,给人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大,因此实战中心理障碍是比较显著的。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实战模拟,促进学生形成适应能力,克服各种心理障碍。

运球上篮属于一个考试的专项,学生最终需要面临考核,这就无形之中给学生施加了压力。在考试之前,笔者多次模拟了考试的环节,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适应考试的节奏。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模拟。第一个模拟的要素是“达标压力”。所有的考试考核都有一定的评分标准,这也是考核的目的,让学生的体育水平达到某一特定的标准。因此,模拟实战需要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塑造考试时紧张的氛围。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让不达标的学生对“失误”付出代价。当然,这些惩罚的措施就是在课堂上做一些体育游戏,比如绕着篮球场地蛙跳一周,背着达标的同学从端线跑到底线等。第二个模拟要素是“恶劣环境”。考试的日期是固定的,不论晴天阴天,刮风下雨,因此学生需要适应各种天气下的考核。在一些天气不好的条件下,笔者也组织学生积极练球,从而适应各种天气条件下的运球上篮动作。第三个要素是“反败为胜”。有时候我们考试时会出师不利,但是考试时的尝试机会在两次或者以上,一次失误没关系,能否翻盘才是关键。因此,筆者在平时的模拟中,让学生养成背水一战的习惯,争取一次就出好成绩,面对压力也能出色发挥。

其实考试的时候技术要求并不太高,如果想要发挥稳定,心态是关键。在平时的训练当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总而言之,运球上篮是一项比较基础的技术动作,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积累。扎扎实实练技术,稳稳当当拉体能,大大方方上考场,一般来说学生都能收获一个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韩 军.高考篮球专项运球上篮“四步骤”教学初探[J].健康教育,2011(10)

[2]谢央丹.身体素质练习对提高运球上篮成绩的实验研究[J].运动,2014(22)

[3]黄章继.高中篮球训练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32)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
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浅探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