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艺术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7-07-15黄坚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培养策略

黄坚

【摘 要】本文先列举当前艺术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从储备史料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史料实证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准备和提高艺术生自主探究和反思能力四个方面,探讨培养艺术生的史料实证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三艺术生 史料实证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85-03

自 2013 年起,笔者连续四年担任我校高三艺术班班主任及历史科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艺术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历史学习兴趣不高;二是历史理解能力欠缺,对一些限定性词语不敏感,容易以偏概全;三是历史基础知识薄弱,历史时空观念匮乏,历史知识迁移能力有限;四是抽象思维、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不足;五是学习存在功利性,以为历史光靠多背就会得高分;六是学习持续性不够,韧性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等。因此,教师能否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满足艺术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是提高艺术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

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很多,但笔者在中國知网上以“艺术生历史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仅有7个相关搜索结果,且多数是硕士论文,理论性强,关于一线教师的相关经验总结类的文章还不多见,可见相关研究还很欠缺。本文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素养为例,谈谈艺术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储备史料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史料搜集、史料运用的原则与方法

以史料实证为例,其内涵是通过去伪存真、反复求证等方式获得可信度较高、符合史实的史料,并以此为依据,得出切实可信的观点与客观理性的认识,最大限度靠近历史真相的一种研究方法。史料是我们追寻历史真相的重要媒介,也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重要依据。常说的史料,就是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史料按表现形式分有: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三类,这三类史料按可信度大小分依次为:第一手史料及原始史料,直接反映历史事件,实物化程度高,可信度高;第二手史料及间接文献史料,距离研究的历史有一定的时间差,或者是后人的研究成果;第三类史料为口述史料,可能受阶级立场和个人主观认知的局限,需要加以鉴别。

(二)史料研读的方法

艺术生在史料实证素养上,要养成“孤证不立”“去伪存真”“论从史出”等判断意识,认识到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文字史实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色彩。史料实证时,需要通过辨别史料价值的真伪,了解作者的立场与情感、史料叙述的价值取向等方式,运用史料分类的方法加以理解和判断。

如给艺术生讲解孤证不立的内涵,包括单独的事实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局部的个体不能证明全局与整体;没有比较,不能说某时期出现的事物最早出现;当下不能代表过去与将来等方面。为了通俗易懂,我形象地将孤证不立比喻为:一大发明不能证明古代中国的科技领先世界,至少要四大发明;武则天做女皇不代表女性地位提高;某同学高考考了 600 分不能说自己很厉害,要是别人都考 601 分以上呢?某人此刻掏出手机打电话,不能说明他(她)是最早使用手机的地球人。通过生动有趣的比喻,艺术生对孤证不立的理解透彻了很多。另外,我常用 2013 年的一道江苏高考历史题为例加以辅证:

试题: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解析】:题干材料的核心信息是 20 世纪 50 年代在战国时期秦魏等国故地出土铁农具遗存之类的实物史料,可信度高。根据孤证不立的原理,不能证明 A 选项的垄断性、C 项的必然性和 D项的首创性,故符合史料实证逻辑的是 B 选项。

二、开展史料实证相关的研究性学习

高考命题人主要是高校教师,命题者往往会把自身与同行的学术成果反映在高考试题上,这样给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师带来很大的挑战,备考不能完全从课本出发,而应该触类旁通,吐故纳新。因此,教师的职责是鼓励艺术生突破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展史料实证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历史材料具有多样性、时代性和差异性等特点,艺术生在史料阅读方面存在着较大障碍,尤其是阅读文言文类的史料。他们在阅读、理解与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缺乏逻辑。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艺术生尝试从这些方面去探究:

1.历史记录有没有主观性?

2.史料的运用首先要注意什么?

3.本段历史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4.如何将材料的历史背景界定为明确的历史阶段特征?

5.如何将材料的信息概括成规范的历史语言?

根据以上问题,教师可选取一些简明扼要、信息量典型的史料,示范自身在分析史料时是如何理解、分析与表达,通过模仿教师的学习过程,学生逐步领悟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

如在讲人民版必修三第三单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时,笔者引用了如下材料,以训练艺术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材料: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问题:据材料,指出严复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笔者提示学生通过寻找关键词、压缩主干等方法,把握材料核心观点,学生通过对“标本并治”“民智、民力、民德”等关键词的串联,结合课本知识,得出严复认为“要实现国家富强独立应‘标本兼治,提高民智、民力、民德。”的观点,从而促进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提高。

为了使艺术生明白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笔者以评价唐太宗为例,引导艺术生收集相关文本材料,学生除了在百度中搜索“唐太宗”词条外,还收集了两篇博文,分别是《古今中外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和《历代名人评价唐太宗》,其中司马光高度评价唐太宗是:“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而北宋的理学先驱程颐在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期间,曾想直接干预其对唐太宗的“评价”,要求给予“篡名”定论。

针对艺术生收集的信息,笔者引导他们思考:司马光和程颐对唐太宗的评价为什么不同?各自评价唐太宗的史实依据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师生得出共同认识:历史认识具有主观性,研究者的情感态度、立场与价值取向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认识。司马光肯定唐太宗是基于其文治武功显赫,从谏如流,政治清明,开创“贞观之治”盛世;程颐贬抑唐太宗是因为李世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制造“玄武门之变”,登基为帝,破坏嫡长子继承制等纲常伦理。

从本次教学环节可以看出,教师通过辩证与比较的方法,引导艺术生了解史料实证是历史评价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艺术生就难以从史实不同、结论不同的角度认识历史,也难以认识到不同的观点代表不同的历史解释,进而得出史料实证是多元评价历史重要载体的观点。

三、课程资源的准备

(一)灵活运用课本资源

艺术生备考时间短,单靠短期内强化重点知识的背诵与记忆,还不足以应对高考,史料研读能力培养不能偷工减料。要在短期内提高他们的史料实证能力,课本教材是最佳的素材。这几年备考中,笔者都会通过示范处理教材的过程,引导艺术生学会从课本段落中提取核心要点,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结构,从细节上掌握核心概念的内涵。如人民版必修三专題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一课中,正文分为三个子目录,第一子目录是交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我引导学生按照一个段落至少归纳一个知识点,信息采集要全面,语言要抽象,逻辑性要强等概括能力要求,阅读课本 53 页第一至四自然段的内容,结合课本《袁世凯在天坛祭天》插图,概括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学生讨论总结后,得出的答案是:北洋军阀的妄图复辟帝制;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本课中,我还利用课本 55 页资料卡片的材料,组织学生概括信息: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在教学中,我提问学生,材料中陈独秀批判儒家思想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概括为:孔子提倡的是封建时代的道德、礼教和政治,不合时宜。我引导学生,你们对材料的意思把握非常准确,信息采集非常完整,但是表述上抽象了吗?学生觉得太具体,没有脱离细化的表述,讨论后,修改答案为: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制度的伦理道德。

在这里,课本成了最适宜的材料,艺术生用抽象的语言概括具体的史实,逻辑性强,层次分明,极大地提高了艺术生的概括能力。此外,我让学生用结构图示法,将课本重点知识按照类别、时间、空间等类别用表格归纳出来,教师再补充相关内容,效果也很好。

(二)恰当运用图片、影视资源

在教学中恰当使用图片、影视等媒介资源可丰富授课形式,艺术生对此类形式兴趣很高,这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如在复习必修三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时,为了扩展课程资源的广度与深度,让艺术生体会文学艺术具体传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软实力”的功能,我在课堂上向他们展示3张图片,分别是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的封面(配文字说明贝多芬因拿破仑称帝而改曲名的缘由)、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和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爵士乐演唱家在非洲巡演的图片,同学们很好奇,我提问他们,这三张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共同主题?学生通过讨论,初步得出反映了对法西斯德国暴行的控诉、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和美国对海外传播文化价值观的认识。教师提问:这是对材料的分段解读,表述太长了,能不能再压缩、抽象处理?学生讨论整理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明美术和音乐作品可以传递政治态度。教师再问:主体可否再抽象化?用词可否更严谨?学生讨论后修改为:说明艺术作品可以传递政治理念。

本次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不是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而是认识其蕴含的政治理念,一些伟大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手段突出,更主要是因为关注人类共同命运而流传千古,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艺术境界。

四、提高艺术生自主探究和反思能力

艺术生学好历史关键在“悟”,教师教学设计再好,学生不理解,求知欲没有充分激发,很难领悟历史概念、因果关系与时代背景。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有探究意义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性思维从而形成独到见解。

如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汉代儒学》一课,教材最后讲了科举制文化对儒学的影响,为了使学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我引用了课本 12 页资料卡片的材料: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根据材料,教师提问学生:用原材料回答唐太宗为什么而“喜”?

学生回答:“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教师进一步提问:能不能据此分析进士科的设立对唐代的影响?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选拔了国家需要的人才;扩大了官员的来源范围;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

为了说明科举制的优点,我再补充一段材料:

材料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有哪些历史性进步?

学生讨论后总结:有利于打破结党营私;可以防范徇私舞弊;考试选拔人才体现公平公正。

在肯定他们的观点后,我留下一个问题让学生下课后思考: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方式上有没有制度性的局限?如果有,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事实上,学生对科举制过分关注考试成績,忽视道德品行的弊端深有体会,课后提出的建议也有创新性。

同样,在讲《宋明理学》一课,我让他们模拟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辩论赛,去体会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学生兴致很高。有些历史现象与问题,需要学生课后细嚼慢咽才能逐渐体会其内涵,教师不必把所有的问题都试图在课堂上解决,留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陈宝华.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以《王安石变法》为例[J]. 亚太教育,2016(35)

[2]王晓辉. 探讨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课堂导入[J]. 学周刊,2017(8)

[3]陈洪义. 借有形之图 引无形之思——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历史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2)

[4]曹 勇. 结构主义教学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J]. 江苏教育研究,2017(2)

[5]谢志峰. 在复习中构建历史知识网络体系[J]. 科技展望,2016(36)

[6]张伟迪. 高三历史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西藏教育,2016(12)

[7]李 颖. 一篇历久弥新的光辉文献[J]. 理论学习与探索,2016(6)

[8]余红力. 高中艺术生的历史教学策略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黄 坚,男,广东省林锦华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高中历史一级教师。

(责编 莫东霞)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培养策略
“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分解初探
史料实证意识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