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创建

2017-07-14涂俊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中职院校翻转课堂

涂俊

【摘要】“翻转课堂”是目前一种新兴的教学理论,其目的是在课前就完全体现出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从而因材施教,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上采用这种“翻转课堂”理论,不仅可以达到上述目的,而且可以很好地按照学生个人习惯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操作练习时可进行因材施教指导,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可以让教师们及时了解学生的个人状态以及学习情况,还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详细阐述了“翻转课堂”理论的意义以及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中的相关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理论 中职院校 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14-02

中职院校要寻找不一样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环境下被引入的。它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以往的教学模式是习惯“先教后练”,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是打破了这种陈规旧矩,倡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可以在学生心中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质量,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翻转课堂”理论的意义

“翻转课堂”在英文中叫做“InvertedClassroom”,也可以将其称为“颠倒课堂”,是从英文中翻译过来的。最早源于美国,是一位化学教师在课堂上使首次使用这种自创的教学方法,并在后期不断将其在中小学进行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相比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团队意识,在“翻转课堂”中,绝大多数都会采取分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之间进行零距离交流,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分享学习经验,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翻转课堂”理论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相关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理论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科学开放的教学系统;其次要做的就是需要对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打破常规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切合实际地制订相关教学计划、采用情景教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最后要做的就是,在原有的教学管理机制上也要进行改革,在关注学校资源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关信息建设,利用当前信息化社会带来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线上线下服务。

(一)课堂教学前的微视频制作

微视频制作使用Camtasia.Studio8.6.0和会声会影12X软件完成,视频控制在10分以内,最好是5分以内,把1~2个知识点讲清楚。微视频格式使用flv格式,可以使用微信群、QQ群进行传播,可以使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知识。在制作过程当中,为了使用方便,教师应该保证视频短小精悍,条理清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相应知识。同时,要根据学习的重点内容,发布相应的任务清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预习和学习的时候有的放矢。

(二)翻转课堂教学实施

根据微视频内容为导向,设计教学任务情境例如:演示文稿制作,要求完成幻灯片切换方案和内容动画设置;微视频完成了知识点的教学,学生学习微视频内容完成任务操作练习。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阶段,通常是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任务清单,在经过观看微视频进行自学,并且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测试题或者相应的实际操作来检测自学效果的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从本质上说,是学生的知识内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不愿要独立完成教师不知的作业,而且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困惑和疑问,乃至相关的难点,必须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小组内部和师生内部之间的讨论协作进行解决。同时,教师也要及时通过学习平台的有效管理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协作学习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就是,翻转课堂从传统的知识本位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从这个角度上说,翻转课堂与中职院校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更加契合。在协作学习阶段,教师不但要起到监督作用,而且要起到引导作用,避免学生讨论“离题千里”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引导以及鼓励某些内向学生积极参与。 反馈评价与传统课堂的评价体系不同,翻转课堂的评价体系不但注意对于单次学习结果的评价,同时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过程的参与性,同时还要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进行提醒或者鼓励。总体说来,翻转课堂的评价主要包括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个人评价、团体评价等,评价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学生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小组学生中的表现等,只有这样,反馈评价才能真正起到矫正和鼓励的作用。

(三)实施课后教学

延伸到实际操作应用翻转课堂如果要延伸到实际应用,就必须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对实际操作应用情境进行探究和涉及,设计短小精悍的视频。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反馈情况,同时根据设实际操作应用的情境,设计一系列问题,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另外,翻转课堂也可以在实训室内或者岗位加工厂内进行。课外探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课外探究任务难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都不足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所以,在制订课外探究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及平均学习能力出大,制定可行性的任务清单,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制定多阶段清单,方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选择。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创建及应用

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信息传递”阶段,另一个就是“知识吸收内化”阶段。信息传递这个阶段主要是教育者来完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第二个知识吸收内化阶段则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在老师讲完后吸收所学知识。但是根据实际情况仔细分析下来就可以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完成知识的吸收内化阶段,这样长此以往,很容易就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翻转课堂就是重新构建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多媒体等完成知识点的传递,然后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互动来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种教学模式无论对于哪种类型的学生都有良好的积极作用,同时对于教师来说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能够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资料,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现在的中职院校学生大多数都是住在学校的,课外时间十分充裕而且自由,所以说在自主学习能力上相较于中小学生来说要强出很多,同时也具备了超高的个人素质,中职院校学生的这些特点对于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上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说很有利。在这种环境下,要想成功地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必须要能够获得多方面的信息支持。

四、翻转课堂教学建立运行机制

(一)考核机制

翻转课堂的考核机制较一般形式的课堂更多,例如,学习可以通过各种考试乃至资格考试进行考核,除此之外,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学习成果交流展示,以及探究心得或者学习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

(二)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

翻转课堂主要培养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學习阶段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良好的监督机制可以分为师生机制和生生机制两种。在师生机制当中,教师可以用管理平台的作业提交系统即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对于不能按时提交作业的学生应该及时给予警告或者提醒。在生生机制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兴趣特长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相互监督和鼓励,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建立激励机制

良好的激励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乃至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有着重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翻转课堂中,不仅要建立良好的课后激励机制,更要加强学生的课前任务考评,必要的时候,还要将课前任务考评与学生挂靠起来,同时对按时完成课前任务的同学给予当众表彰,这样不仅能达到以先进带后进的目的,而且还有助于良好的学风乃至校风的形成。随着“互联网+教育”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课堂上积极应用,通过研究并进行推广我省各中职院校。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要想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理论,必须要考虑到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因材施教等相关问题。尽管目前“翻转课堂”理论在行业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还是要时刻保持警醒,要认识到能够顺利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相关基础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启示Ⅱ[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

[4]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9):59-64.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中职院校翻转课堂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