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岞镇大港湾互花米草治理和红树林种植技术探讨

2017-07-13陈丽芬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红树林种植技术

陈丽芬

摘 要:该文通过对惠安县小岞镇大港湾自然状况的分析,选择适宜在大港湾种植的红树林树种进行试验种植,为今后沿海滩涂区域红树林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小岞镇大港湾;红树林;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18.5;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2-0129-03

1 前言

小岞镇位于惠安东部沿海突出部,号称泉州“最东极”,东、南、北三面临海,南与崇武镇毗邻,北与湄洲湾开发区连成一片,东与宝岛台湾隔水相望,是一个典型的三面濒海的半岛。小岞镇滨海特色明显,誉名中外的惠女传统服饰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游客。但近年来互花米草在当地大量繁殖,侵占了大量的滩涂,当地乡土植物在与互花米草的生长竞争中逐渐消亡,底栖生物也越来越少,湿地生物多样性日益降低。从现有统计数据看,互花米草在福建沿海的分布近年迅速扩散蔓延,给当地湿地生态和当地滩涂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同时互花米草还堵塞航道,给海上运输带来不便,并可诱发赤潮,已严重危及了当地的养殖业和航道安全。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它是海湾、河口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海湾、河口地区的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对红树林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各地忽视了对沿海滩涂红树林的建设和保护、致使红树林人为破坏严重,在滩涂红树林区出现随意采伐、围垦、养殖和无序开发等现象,破坏了海湾和河口地区的生态平衡,降低其净化环境污染、防浪护堤护岸、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力恢复和发展红树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维护海湾和河口地区的生态平衡,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惠安县政府为进一步改善沿海生态环境,加快沿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决定对小岞镇大港湾进行互花米草治理及红树林种植。

2 研究区概况

大港湾处于崇武海区,海湾呈“C”字型,湾口朝东,海湾面积66.67km2,其中滩涂面积13.37km2,浅海面积53.3km2。年平均波高约1m左右(波高0.5~1.5m出现频率达75.6%),最大波高6.5m。崇武海面波浪受季风影响,一年之中,6-8月以南东向浪(24.3%)为主,9月至翌年5月以北北东向浪(36.8%)为主。浪级以4-5月为小,10-11月为大。在南北位置上也有差别:崇武以北风浪较大,波浪多数为北北东、北东向风浪(最大频率近50%);崇武以南则多东南东或南东向风浪(最大频率<25%),且不集中。其海面风浪和涌浪出现的几率相当,达35%左右,两者兼有(以风浪为主,涌浪为次,或以涌浪为主,风浪为次)约15%~20%。

大港湾属正规半日潮,最大潮差6.67m,最小潮差4.27m。潮流总趋势与台湾海峡海流相仿,为南北流,而涨落潮的流向因地理位置关系,涨潮为往西流,落潮为往东流,流速2~3节。港内为顺时针回流。

大港湾的盐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2月最低,2月以后逐渐上升,9月最高,10月以后逐渐下降。盐度在海区分布往往与离岸远近有关,近内侧海区受江河径流影响为低盐区,外侧海区受外海高盐影响,常为高盐区。

3 互花米草治理

3.1 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si)为禾本科米草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高潮位下部和低潮位上部的广阔滩面、河口湾和淤泥质滩面。由于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因此,20世纪初许多国家为了保滩护堤、促淤造陆,先后加以引进。我国于1979年由南京大学的仲崇信教授引种并在南京大学植物园试种成功,1980年被移植到福建省罗源县,随后被扩种到我国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等沿海海滩。

3.2 互花米草危害 互花米草繁殖和适应能力极强,在其侵入的滩涂地带,极易形成高密度和高生产力的单物种群落,破坏近海生物的栖息环境,影响滩涂养殖;堵塞航道,影响海水的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等本地物种消失,因此,互花米草被世界公认为外来恶性杂草之一,也被我国列入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对其蔓延趋势进行监控。互花米草对沿海滩涂的侵占,为当地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互花米草的蔓延扩展,侵占牡蛎、泥蚶、花蛤等贝类良好的养殖地或贝苗的天然产地。此外,互花米草枯枝落叶的漂移还对湾内紫菜、海带等藻类的生长、收获及产品质量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3.3 治理措施 目前,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控制、化学控制、生物控制等方法,各有优缺点。大港湾周边都是滩涂养殖区,为防止或减少对滩涂或海域造成二次污染,也为了更好更快的恢复红树林,另采取物理治理方法。

如根据天气情况和互花米草的生长状况等具体情况,用人工对互花米草进行物理切除。切除高度为距地面5cm。切割时間以6—8月份为好。待刈割后的互花米草新萌生株长到15cm左右时,用人工对刈割的滩涂进行耕翻,根据实地情况掌握好耕翻深度(>30cm),做到尽量破坏并切碎互花米草之根系,确保治理效果。滩涂经过耕翻以后,为了保证治理效果,定期对治理滩涂进行监测。如发现因处理不彻底而再次萌发的互花米草植株,或从别处漂来的互花米草种子生成的植株,应人工清除,以彻底清除试验地内所有的互花米草。

4 红树林造林技术

4.1 树种选择 根据漳洲和泉州等市人工营造沿海红树林的经验,较适宜惠安县人工造林的主要红树林良种有桐花树、秋茄、白骨壤,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木榄、红海榄等可以做引种试验。由于大港湾面积不大,淡水资源少,滩涂含盐量相对偏高,故选用适应范围广的秋茄、桐花树、白骨壤进行实验性造林。

(1)秋茄,即秋茄树(Kandelia candel Linn.Druce)。红树科秋茄树属植物,红树林的常见品种,果实形状似笔,成熟后跟茄子非常相似。花期在4月至8月间,果期在4月至5月间。

(2)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紫金牛科,桐花树属,灌木或小乔木,树皮平滑,红褐至灰黑色。叶对生,革质,叶尖有刻痕。花序呈伞状,花细小,白色,花期在1月至4月;果期在5月至9月间,果实细长,呈钩状(隐胎生),成熟时由绿色改变为红褐色。

(3)白骨壤(Atvicennia marina)。马鞭草科,白骨壤属,又称海榄雌,灌木,树高受环境影响,由0.5~10m不等。通常长在群丛的最前缘(外缘,远离海岸的一边)。树皮呈灰白色(因此叫白骨壤),嫩枝有毛;叶革质,椭圆形,叶背有白色茸毛,在被海水淹没时起着隔离层的作用;花黄绿色,无柄,常数朵簇生于枝顶端,蒴果广椭圆形;花期在5月至7月,果期在10月左右成熟,隐胎生。

4.2 育苗技术 红树林有胎生和种实繁殖2种不同的繁殖方式,胎生又分为显胎生和隐胎生两种类型。因此,育苗和造林的方法要依据各树种的繁殖方式不同而采取不同措施。

(1)显胎生树种(秋茄、木榄等)。种子在母树的果实内发芽,形成胚轴伸出果实之外,幼苗成熟掉落插入泥滩一周左右生根,可在母树上采收成熟胚轴,在滩涂上直接插植造林,在稀软泥滩中插植深度以插入2/3至3/4胚轴于泥中,苗期生长最快。

(2)隐胎生树种(白骨壤、桐花树等)。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发芽后胚轴仍留在果皮内,可采取种实直接点播和催芽点播两种方式育苗,待幼苗长到25~40cm时出圃造林,苗木出圃时必须做到随起苗随种植,因为红树林长期生活在水湿的环境里,对水的依赖性很强,苗木挖起的时间越长,失水现象越严重,根毛会失水干死,种下后成活率低。在苗木出圃时必须注意做好苗木根系的保湿工作,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

(3)种实繁殖树种(各种海桑等)。与陆地上树种的采种育苗过程相似,先播种后移植,最后出圃造林。

(4)在育苗期间,需注意防鼠咬吃幼苗和防蟹钳断幼苗或在苗圃内挖洞伤苗至死,可在苗圃地和造林地撒放适量呋喃丹以防蟹害。红树林苗木对温度敏感,适生气温在22℃以上,在低温季节育苗注意防寒,避免在低温季节育苗和造林。

4.3 种植技术

(1)造林地准备。林地清理是指清除造林地上的枯死木、火烧木、杂物、垃圾、乱石等,并平整坑坑洼洼造林地,海上吹上来的垃圾均需搬出林外。

(2)采种。在4月份左右,选择生长良好的母树,采摘临近胚轴掉落期的成熟种子(胚轴),由于花期长,成熟期不一致,可视成熟状况分期分批采摘。因早期采摘的胎生苗较晚期的好,其适应性和抗寒能力较强,成活率也高,尽量采摘早期胚轴进行造林。采种后应将胚轴用当地海水浸泡1h左右,然后尽快送往造林地。最好选择近一些的苗圃,每天种多少苗,取多少苗。种不完的苗木应做好保存工作,设遮阳网,防止风吹、日晒,并浇盐水保持湿润。

(3)种植技术。采用胚轴插植法,将胚根垂直插入泥土,每穴1株,深度为胚轴长的2/3~3/4,压紧固即可,也应视立地条件而定,若浪潮冲击大,地形低,海滩泥稀的造林地宜深栽些,但也不宜过深,以免泥土沉积物覆盖胚芽或沾粘叶片,从而影响幼苗生长。种植密度为50cm×50cm,采用三角形或方形法种植。

4.4 抚育养护 “三分种,七分管”。红树林造林后管理与其他树种造林一样十分重要,必须落实保护和管理措施,造林后,连续3a实行全封育林,不准在新造林区内捕捉鱼、虾、蟹和圈养鱼虾及放鸭。设置专职护林员,建立护林队伍巡护,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保护红树林及其生态环境的认识。

4.5 病虫害防控 秋茄病虫害不多,但也发现有根基腐病和红树卷叶蛾、袋蛾和潜蛾危害。主要措施應是预防为主,栽植前应对胚轴进行杀菌杀虫处理。若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在海水返潮时撒上石灰消毒,以防传染。若发现卷叶蛾和袋蛾可在幼虫期用生物农药苦参素0.100%~0.125%溶液防治,以免海水遭受污染。

5 小结

围绕红树造林中的重点难点,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推广科技成果。针对红树树种比较单一、困难立地滩涂宜林指标难确定等问题,开展攻关,加强红树植物引种扩种及红树植物对潮汐水位适应能力等研究,并且提出造林树种的物候期、采种、种实贮藏、育苗、造林等配套技术,使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加强红树林树种等主要树种选择、林带结构优化配置等实用科技成果,来提高造林成效,使红树林在发挥持续的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红树林种植技术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红树林为何能在海水中生长
神奇的红树林
走过红树林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