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供给侧改革下我国经济的发展新路径

2017-07-13梁扬

中国商论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产要素发展路径供给侧改革

梁扬

摘 要:本文从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出发,分别就经济发展周期性、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三方面分析了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进一步阐述了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导者——政府、改革的主体——企业这两个局中人所分别应该调整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行业提出了 有关发展方向的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生产要素 产业结构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a)-003-0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外部宏观环境条件和内部生产要素条件发生变化时,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调控而提出的必要举措。此项改革与以往的刺激需求不同,此次的调控重点从“需求”转至“供给”,以供给管理为着力点,满足市场需求,寻求供需平衡。

1 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连续多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十个百分点,经济水平稳步提升,但是自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表现为GDP增速逐年下降,老龄化现象越发明显,人口红利消失,资源稀缺性日益显现。近三十年积累下来的发展遗留问题日趋恶化,以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作为支撑的工业企业难以生存,靠引进投资和增大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持续,传统的政府财政投资刺激经济的方式不能有效解决我国当前的发展问题。

境内消费增速明显下降,而国内居民境外旅游等消费却大幅增加;外需减少导致部分出口企业产能过剩,而部分产业却依然产能不足,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的矛盾越发明显,因此需要寻找一个新的路径,化解产能过剩,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力,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2 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分析

2.1 经济规模扩大造成的回落

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为契机,中国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这两项生产要素加上国内廉价劳动力,工业企业蓬勃发展,低成本吸引了更多外资,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借助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会,出口总额大幅上升,此后10年内经济总量陆续超过了意大利、法国等发达国家,并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以出口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使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借鉴欧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可以得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规模成反比,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此番GDP增速放缓属正常现象。

2.2 生产要素供给变化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增长率下降,从2010年起我国的人口红利消失,沿海地区已经从“民工潮”变成“民工荒”,工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大大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开发利用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但是從2001年~2008年,国际天然气的价格增长了将近5倍,2001年~2013年NYMEX原油价格同样大幅上升。随着开采的进一步扩大,化石能源的稀缺性越来越显著,也进一步促使价格上升。我国的耕地面积原本就很有限,随着开发程度的加大,土地价格也逐年上涨。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这三项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使生产成本增加,我国相对于东南亚国家的优势也渐渐缩小。

2.3 产业结构变化

农耕、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在农耕社会,经济主体为第一产业,即以农业为主,大量的资源和劳动力耗费带来的经济增长却相当有限。进入工业社会之后,机械化生产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引入尖端科学技术,第二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国民经济也随之飞速提升。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会催生第三产业,包括建筑、运输、金融及其他服务业,观察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也验证了这一理论。

3 供给侧改革的内容

供给侧改革是优化经济结构,调整生产要素的配置,目的是在提升经济增长数量的同时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改革的主导者——政府和主体——企业。

3.1 主导者——政府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需求作为引导供给的手段,而市场可能存在失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则在于,在市场失灵时,政府能对经济作出有效调控,以制度创新作为主导“,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合理产能分配、优化产业占比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应做好“放手”和“抓手”“。放手”的关键是要减少行政干预,降低制度成本,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和金融体系改革,进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改革和创新。“抓手”则是对市场的监管要常抓不懈,有效治理假冒伪劣产品、知识产权侵权、恶意扰乱市场秩序和非法集资等破坏市场有序性的行为。

3.2 主体——企业

企业的改革目的是适应市场需求,甚至引导市场。改革的重要手段是创新,主要领域是产品层面和管理层面。核心技术是企业的根本所在,放眼世界上的大型企业,无一没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以苹果为例,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以尖端科技走在行业前列。而可靠的质量和品种的多样性则更能博得消费者青睐,个性化、多元化的设计更符合中高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在管理层面,合理的管理体系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更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经不适用于当代企业,以化妆品行业为例,高端化妆品的大量成本支出为销售费用,其用于广告宣传的费用占比非常大,支出中的大部分都用于品牌形象的塑造。即使是智能手机行业的佼佼者——苹果公司,每年也会在新品上市时召开发布会,以扩大宣传。

4 各行业的发展路径

4.1 房地产业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均衡现象,以北上广为代表的沿海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二三线城市库存积压严重,市县级城市房产规划不合理。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房才有家”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一个健全的房地产市场对于民生问题影响重大。户籍制度改革和房地产改革应该同步进行,有效监督二三线城市的设计规划,降低购房门槛,加大购房补贴,切实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抓,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结构优化,从而有效减少库存,化解产能过剩。

4.2 金融业

我国的金融业起步虽早,但制度尚需健全,结构亟待优化,在整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面临着严峻挑战。金融业是这个经济运行的核心,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其具有的垄断性、高风险性和高负债经营性,因此只有建立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才能真正达到去杠杆的目的。正确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淘汰“僵尸企业”;合理预估企业发展潜力,支持中小企业;完善信贷机制,鼓励民营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发展技术创新的新型企业。合理配置资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以正确发挥金融业枢纽的重要地位。

4.3 制造业

改变以规模经济和廉价劳动力为支撐的发展模式,与国际国内相关企业合作及重组兼并,研发中高端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重视产品质量,贴合消费者需求,从简单的批量生产逐渐过渡到个性化定制。企业管理方面,改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固有思想,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打造品牌形象,有效利用各种新媒体资源。

4.4 农业

我国多年的人口数量庞大造成了农业的极端发展,粮食作物过剩,而饲草料作物种植稀少。在供给侧改革下,农业更应该实现饲草料、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均衡发展,有效利用耕地资源,因地制宜,实现土地使用的最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化肥农药使用,以绿色产品为主导,减少低质量农产品,增加高质量农产品数量。完善价格制定机制,增强农作物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5 结语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兼顾数量和质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坚持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和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真正达到优化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剑.论创新驱动理念下的供给侧改革[J].中国流通经济,2016(5).

[2] 孔祥智.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改革,2016(2).

[3] 李智,原锦凤.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供给侧改革方略[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

[4] 孔祥智.为农、务农、姓农——从山东实践看供销社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J].中国合作经济,2015(9).

[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R].北京:中国经济月报杂志社,2015.

[6]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15年统计数据[R].北京:中国人民银行,2015.

猜你喜欢

生产要素发展路径供给侧改革
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分析
“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作用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出版产业供给侧改革初探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省级电网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策略探讨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