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探析

2017-07-12谢婷婷

戏剧之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芭蕾舞剧民族化舞剧

【摘 要】“芭蕾”作为地地道道的舶来品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几乎晚于西方三百多年,但自它传入中国以来,中国芭蕾舞剧却以独有的中国民族特色为其赢得了国际芭蕾舞界的目光。目前,面对当下中国民族舞剧普遍欧化的现象,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主流趋势则显得意义非凡,这也引发了舞蹈界人士的关注和思考。本文从题材选择、动作编排、音乐舞美多个方面,对芭蕾舞剧的民族化特征进行具体剖析,以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关键词】中国;芭蕾舞剧;舞剧;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7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69-02

芭蕾舞作为西方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在20世纪初登陆中国,至今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伴随着中国社会大环境的变更,中国芭蕾舞剧也历经磨砺,先后经历了探索时期、文革时期、复苏时期和繁荣时期四个阶段。这期间,中国芭蕾舞剧无论从题材、主题、动作、风格、人物还是音乐、舞美等方面,都传达出强烈浓厚的民族韵味。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原创民族舞剧的陆续登场,使得中国舞剧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和新时代的特点,这也更加引发了舞蹈界人士对于中国当下芭蕾舞剧民族化走向及定位的思考。

一、叙事题材的中国视角

西方芭蕾舞剧艺术诞生于宫廷,因而传统的芭蕾舞剧在选材上也较为局限和单一,几乎逃脱不过“公主”、“王子”、“仙女”等此类形象的设置。当芭蕾舞剧踏入中国的土地之后,受到环境和受众群改变的影响,创作者首先就得以中国化视角对芭蕾舞剧的叙事题材进行改造和选择。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雄厚的文化积淀,能从中摄取的舞剧创作素材自然也丰富多样,就现当代创作的中国芭蕾舞剧作品而言,大部分的题材主要来自于对中国的戏曲、神话传说、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真实(历史)事件等的改编,原因在于这些题材具备了舞剧该有的“剧”的性质,它们富有的故事情节能够直接为整个主题内容搭建骨架,使得舞剧具有可舞性。同时,摆脱“王子、公主”式的欧洲风格,而用西方芭蕾跳中国题材,也更符合本土观众的审美逻辑,从而奠定良好的观众基础。

五十年代初,芭蕾舞剧《鱼美人》的成功,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中国民族芭蕾舞剧探索的大门。它取材于传统的中国神话故事,并且广泛吸收了中国民间舞蹈素材,其民族化的理念对后来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题材的民族化直接影响着主题的民族化,在此之后的《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堪称经典之作,不仅在选材上极具中国特色,更适时地在革命时期展现出了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改革开放时期,大量取材于文学著作的优秀民族芭蕾舞剧涌现出来,如《祝福》、《林黛玉》、《雷雨》、《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这为新时期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带来了新的生机。90年代到新世纪初,一批充满现代气息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在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如《二泉映月》、《黄河》、《大红灯笼高高挂》、《梅兰芳》、《春之祭》等,再到近两年的《八女投江》、《长恨歌》、《西施》、《鹤魂》等都各具特色,创作者们以中国故事为根基,拉近了芭蕾这个所谓的“舶来品”与中国观众之间的距离,勾画出了当前新时代中国芭蕾舞剧的多元化蓝图,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審美意蕴和精神内涵。

二、舞蹈语汇的中西合璧

传统古典芭蕾舞剧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尤其是对于脚尖鞋的开发和运用,将芭蕾舞与其它舞种明显地区分开来,并且舞剧在动作编排上也遵循着特定的规律。如舞剧中男女主人公的双人舞有其专门的表演程式,通常采取“慢板—变奏—合舞”三段式进行。再如穿插于各舞段之间的哑剧动作,每一种哑剧手势都代表着固定的含义等等。可见,古典芭蕾舞剧的动作要求绝对的统一和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是一大挑战。因此,经过编导们的打碎再糅合,创作者在充分尊重芭蕾舞剧创作规律及表演规范(其主要标志为足尖鞋的运用)的基础上,对舞蹈的动作语汇进行了中西合璧,将传统的芭蕾舞剧动作与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动作交叉融合,以其具有中国特点的芭蕾舞蹈语言体系,来促使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走向成熟。以《红色娘子军》为例,这部经典芭蕾舞剧大量运用了中国古典舞技巧以及黎族民间舞元素,如第一场中,琼花运用了“小蹦子”、“点步翻身”等技巧,再如第二场中五个青年跳的黎族“钱铃双刀舞”等等。

除此之外,动作语汇传达出的中国风也是芭蕾舞剧民族化的重要特征。上文提到,西方古典芭蕾舞剧中各舞段间总会程式化地穿插哑剧动作。而在中国芭蕾舞剧中,这一“固定式”的模块似乎显得并没那么“固定”,甚至很多舞剧中完全摒弃了这种模式,转而用更加民族化、现代化的动作语汇加以替代,也同样准确地传递出了编导意欲传递的信息,同时还避免了演员过于欧化的状态表情,使得舞剧在动作风格上呈现出中国文化才有的高度写意性。如苏州芭蕾舞团原创舞剧《西施》(李莹、潘家斌编导),第一幕第四场中西施初见吴王,编导在此摒弃了传统芭蕾舞剧中人物相见时生硬的哑剧形式,而让西施如同潺潺涓流的背景音乐一般飘进吴王的视线,这不仅符合西施的人物形象,更勾画出吴越之地的江南气韵。

三、音乐舞美的民族情调

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芭蕾舞剧来说,音乐在情节推进、人物情感、气氛渲染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方芭蕾舞剧以交响乐为主体,充分显示出舞剧交响乐的戏剧性张力。而中国芭蕾舞剧由于人物形象和表现内容的民族化,自然也使得音乐要与之相契合,这就要求舞剧音乐中必须加以民族化的处理。正如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作曲家陈其钢大量地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京剧乐曲的素材,让唢呐、锣鼓、二胡等民族乐器与大提琴等交响弦乐共同演奏,尤其是舞剧的开头与结尾,均以悠长凄婉的京剧唱腔制造悲情基调,强烈尖刺而直戳人心,由此获得了独具特色、切合主题又极具戏剧张力的声响效果,带给观众传统而革新的审美体验,极大地彰显出整部作品的民族化韵味。又如舞剧《白毛女》的音乐创作极富特色,其中除了《北风吹》、《扎红头绳》等原歌剧中的经典音乐外,还以秦腔、河北梆子、华北民歌等为元素,创作出多段全新的音乐,恰到好处地将情感的表达发挥到了极致,令人动容。

如果说音乐为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提供了听觉导引,那么舞美设计就为舞剧的民族化拓宽了视觉境域。舞台作为芭蕾舞剧完美呈现的唯一实体空间,决定了它必须构建一个与作品表现内容相一致的虚拟情境。《西施》中,舞台背景用十九块可移动的大屏风,拼凑成时而三面环绕时而支离破碎的“山河家园”,可当它变换为浓墨重彩的红莲时,它又成为“美人西施”的符号性象征。《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开场的44只大红灯笼瞬间点亮浓烈的中国特色标识;“新婚初夜”的满台大红布覆盖成为性欲暗示的中式隐喻表达;“棒打鸳鸯”更是对封建时代无情鞭挞的绝妙痛诉……这些只有在中国文化中才被赋予的民族化标签,都深刻地强化了民族芭蕾舞剧的鲜明风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一门外来的艺术形式,若想在一个新的国家得以生存并长久发展,必须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民族化进程。所谓中国民族芭蕾舞剧,绝非单纯意义上指的“上身民族、下身芭蕾”的嫁接产物,而是包括了舞剧各类组成要素和创作技法等的中西融合。中国创作者要始终坚持民族化导向,在探索和求新的同时也要进行回顾和总结,不断校对方向,这样对于中国民族芭蕾舞剧的创作走向和定位,才能日渐迈向清晰与成熟。

参考文献:

[1]王克芬,隆荫培主编.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2]许薇著.舞剧叙事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陈瑞.当代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4]贾超.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特征分析[J].戏剧之家,2015(10).

作者简介:

谢婷婷,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芭蕾舞剧民族化舞剧
百科全书舞剧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舞剧《瑞鹤图》剧照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花木兰》剧照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舞剧《红高梁》——一种对于生命的诉说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
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央芭蕾舞团